?

淺探《安恩與奶?!返墓陋毿耘c同一性

2016-10-08 13:47呂剛
考試周刊 2016年74期
關鍵詞:同一性孤獨主題

呂剛

摘 要: 本文從安恩本該關心奶牛的精神情感,但不理會奶牛厭煩集市這一細節入手,通過安恩和奶牛的細節描寫還原安恩的真實心理,揭示奶牛與安恩的同一性。安恩只是想接近市井生活,享受人世的熱鬧,雖然這個要求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但善良的安恩害怕對別人造成打擾,自尊心極強的安恩害怕別人知道自己這一卑微的要求,受到別人的嘲笑和排斥,極力掩藏自己的孤獨寂寞的精神傷疤和尋求精神慰藉的真實動機。

關鍵詞: 《安恩與奶?!?主題 孤獨 同一性

只要天不下雨,85歲老人陳振斌定會早早出門,上街溜達。出門在外,他坐得最多的是公交車。上午10點半,陳爹又登上了公交車。12點半左右到達終點站,陳爹還坐在車上。司機好心提醒:“爹爹,到站了,要下車了?!边@時,陳爹吐出三個字:“還沒到?!彼緳C猜想陳爹可能是坐過了站,便啟動車子上路。下午3點,汽車再次回到了終點站,司機上前詢問:“是找不到家了?”陳爹的回答仍然是:“還沒到?!庇腥藛枺鹤卉囀菫榱耸裁茨??陳爹用筆劃出兩個字:說話。陳爹坐的不是公交車,是寂寞。

——摘自2013年12月12日《三湘都市報》

看到這條并不鮮見的新聞時,我的心頭忽的想起牽著孤獨的奶牛在集市散心的安恩?!栋捕髋c奶?!返闹黝}一般理解為人類對動物的關懷,從關懷動物的肉體到更關注動物的精神世界。絕大多數參考資料都認同這個這一“顯性”主題,但也有部分讀者提出質疑。筆者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卻體味到安恩身上掩藏著一股比上文中的陳爹更孤獨的悲涼。

一、令人費解的矛盾

“那頭奶牛依偎在她的身邊,頭蹭著她的肘部,神情厭煩,腿腳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動著嘴唇不斷地反芻”。那頭奶牛雖然和她相互依偎,但奶?!吧袂閰挓?,“腿腳僵硬”。很顯然,奶牛并不喜歡這個在“人”的眼里看起來非常熱鬧的地方。關心奶牛的安恩視奶牛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當然會非常關注奶牛的感受。安恩本意是想帶奶牛到集市散心,怎么會意識不到奶牛的“神情厭煩”、“腿腳僵硬”?她怎會不帶奶牛立刻離開?這顯然與關心奶牛的精神情感這一主題相悖。這讓我們不得不猜想:年邁貧窮而孤獨的安恩與奶牛相依為命,因不堪凄涼孤寂的生活而結伴來到集市,享受人間的熱鬧排遣晚年的孤寂。

二、安恩的內心世界

“她牽著那頭孤獨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邊,也許是太靦腆羞怯,也許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為何“靦腆羞怯”?為何又“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靦腆羞怯”而又“引人注意”這一矛盾心態,是揭開安恩這一人物形象內心世界的總鑰匙。

外貌形象是人物精神世界的外顯?!八砩洗┲鴺邮嚼系粞赖呐f衣服,可是很干凈……”作者運用白描式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一個自尊而莊重的老農婦的形象。如果她僅僅是帶奶牛到嘈雜而骯臟的牲口交易市場散心,那么她本可以不用穿著得如此干凈整潔、如此正式而莊重。她的精心裝扮與嘈雜骯臟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她的精心裝扮中可以看到安恩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她不僅自尊,而且希望這個世界尊重她的存在。她希望與這個世界發生某種聯系,她不想被這個世界拋棄。她太孤獨了,她希望這個世界在意她。

她也很在意這個世界?!八驹谀抢?,豎起耳朵凝神傾聽雜貨攤上飄過來的音樂聲,也不時抬頭看看身邊熙來攘往的人群和買賣交易的牲口”。她此時關注的不是孤獨的奶牛,而是在關注這個“熙來攘往”的人世,“豎起耳朵凝神傾聽”這人世間的聲音。馬兒為何嘶鳴?船夫吆喝什么?馬戲班上演什么節目?小丑又在喊叫什么?這些安恩都不關心,她在意的是嘶鳴聲、吆喝聲、鼓聲咚咚聲、高聲喊叫聲一切“有聲”且“有生”的東西,她在安閑地、旁若無人地享受這陽光下人世間溫暖的喧鬧。

乃至在她“不屑的斜視了一下”屠夫的藤杖,轉過臉去,“發現了什么使她感到興趣的東西”。這一切都表明她內心隱藏著深深的孤獨,希望得到這個世界的慰藉。

安恩只是想融入市井生活,“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希望人們關注她,享受人世的熱鬧,雖然這一切人間的喧嘩在普通人看來是極其稀松平常的,這個要求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但善良的安恩害怕對別人造成打擾,自尊心極強的安恩害怕別人知道自己這一卑微的要求,受到別人的嘲笑和排斥,所以“靦腆羞怯”地極力掩藏自己的孤獨寂寞的精神傷疤和尋求精神慰藉的真實動機。

近“市”情更怯,不敢“應”來人。在普通人看來,帶奶牛來集市散心是可以正當言說的理由,但安恩總是千方百計掩藏難言之隱。錙銖必較的商販前來問詢時,她如果僅僅是帶著奶牛來散心,大可不必如此謙恭,更不必做出“把鼻孔擦個不?!边@個表示內心緊張不安的標志動作。緊跟著的那個人“死乞白賴糾纏著要做成這筆買賣”,安恩本應感到十分厭煩,但只是“搖搖頭”。折回來的那個人,“出了一個大價錢,那誘惑力簡直令人難以抗拒”,但安恩除了用非常堅定的口氣回絕外,異乎尋常的“有些窘迫不安”,人們的質疑詢問離她內心的隱秘更近了一步,她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當受到“站在這里就為了拿大伙兒開心”的質問時,安恩“氣憤的說不出話”,但如果僅僅是帶著奶牛散心,那么神色不應該“有些慌亂”,很顯然人們的質問觸及了她的難言之隱。如果僅僅是帶著奶牛散心更不用“睜大了眼睛,用懇求的眼神看著那個人”,她就完全可以將理由平和地說出,而不必如此卑微。這一系列反常的舉動都指向那個想掩藏孤獨寂寞的精神傷疤和尋求精神慰藉的真實動機。

三、安恩與奶牛的同一性

那么,奶牛僅僅是安恩去集市安享喧鬧的道具嗎?抑或奶牛僅僅是安恩相依為命尋求精神慰藉的對象嗎?作者在開頭用兩段精彩的素描,分別展現了安恩與奶牛的形象,我們分明看到安恩與奶牛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這是一頭很好的牲口,毛色鮮亮,連半根雜毛都沒有”,“這是一頭健壯結實的奶?!?,但她有著心酸的往事:“它產下了小犢,然而連看它們一眼舔它們一下都沒有來得及便被人帶走了。這以后便吃著粗糲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獻出來?!睙o論安恩如何不舍,貧窮的安恩只能將它送進屠宰場。安恩的命運又何嘗不是?她年輕時一定也勤勞能干,她會耕種養殖,她能織衣染布,可能有一段美好的情感(在丹麥,青年男女互贈木屐表白愛情),可能還有一男半女,然而這一切都像那頭奶牛一樣都被拿走了?,F在她老了,雖然她依然勤勞、善良、自尊,但生活留給她的只有凄涼孤獨的晚景,還有與她相依為命的奶牛。安恩與奶牛的命運何其相似。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斷章》)“是你看風景,還是看風景人在看你”?是明月裝飾了你的窗,還是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莊周夢蝶,“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這一夢,撲朔了周與蝶的分別,迷離了物與我的界限。是孤獨的奶牛依偎著孤獨的安恩,還是孤獨的安恩撫慰著孤獨的奶牛?孤獨的安恩,孤獨的奶牛。孤獨的奶牛,孤獨的安恩。安恩就是命運悲慘的奶牛,奶牛就是浸透孤獨的安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該篇小說為諾貝爾得獎之作。名著總是以有限的文本形式引發人們無限的內涵解讀。名著的永恒魅力之一就在于其此。

猜你喜歡
同一性孤獨主題
圈套里的個性化講述
淺析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的策略
論馬克思的人與自然同一性和非同一性思想
不同監控視頻角度同一姿態的同一性研究
從《山河故人》看賈樟柯的變化與堅守
巖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談
近十年武俠電影主題的新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