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語“?(夢想)”的植物隱喻認知分析

2016-10-21 10:54金文植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韓國語隱喻植物

[摘要]認知語言學認為, 隱喻是人類的基本認知方式,是人們談論和思維抽象概念的認知工具。本文以概念隱喻理論為依據,收集韓國Trends21語料庫中“?(夢想)”的植物隱喻,對這些隱喻進行詳細的歸類和分析,從認知角度探討植物作為始源域向“夢想”目標域的映射過程并分析這些韓國語植物隱喻表達式的經驗基礎及其認知特點。

[關鍵詞]韓國語 ? 植物 隱喻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091-02

一、引言

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指在現實想未來的事或是可以達到但必須努力才可以達到的境況。因此,夢想是人類心理活動的重要方面,也與認知有密切的聯系,對夢想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類心理結構和認知方式?!皦粝搿睆谋举|上說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夢想具有無形性和模糊性,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談論夢想時,更多的時候會使用到概念隱喻機制。

植物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它不僅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所必需的物質和能量,而且也為這些生物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一個適宜的環境。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它對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由于植物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常利用植物來隱喻人、事、物、情感等較為抽象的概念。本文收集和整理韓國Trends21語料庫中韓國語“?(夢想)”的植物隱喻,梳理并分析韓國語植物隱喻所體現的認知特點。

二、韓國語植物隱喻

1980年,認知語言學的奠基人Lakoff & Johnson以《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開創了現代隱喻研究的新途徑,認為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修辭手段,還是一種思維方式——隱喻概念系統。從結構上看,“隱喻是兩個概念域之間的映射”。Lakoff認為理解涉及兩個認知域:始源域和目標域。概念隱喻就是以一個認知域的經驗來理解另一個認知域的經驗,始源域的部分特點被映射到目標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因此,“隱喻的實質是用一種事物來理解和經驗另一種事物”(Lakoff&Johnson;,1980:5)。

我們日常生活中談論夢想時,更多的時候會使用到概念隱喻機制,本文討論其中的植物隱喻。植物的一生是由許多不同的發育階段組成的,這些發育階段有規律的、順序的發生過程就組成了植物的生活周期。比如對被子植物而言,當種子遇到適宜的萌發條件時,就會萌發成為幼苗,并經過營養生長發育成為具有根、莖、葉分化的植物體;但生長到一定階段以后,一部分頂芽或腋芽便不再發育為枝條,而是轉變為花芽,并發育形成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由此由營養生長進入到生殖生長。當花粉和胚囊發育成熟后,經過傳粉、受精,產生合子,合子進一步發育形成胚。與此同時,胚珠的其他部分也伴隨胚一同發育,從而形成新一代的種子。這樣,就完成了從種子到種子的循環,這一循環就代表了被子植物一個完整的生活周期。①這個過程可以分為植物種子的休眠與萌發、植物的營養生長、植物的生殖生長、植物的衰老和死亡等4個階段。韓國語中常以植物生長過程來認知人們對事物發展認識的心理過程,即善于從植物身上發現與人類對事物認識的相似之處,從而隱喻思想活動等抽象領域。漢語中的“希望之星”,常對應于韓國語的合成詞“???”,是由“?(夢想)”和“??(樹)”復合而成,該詞在Trends21語料庫中也較常見。在這種隱喻模式中,“植物”這一源領域的本體知識,如植物的器官(根、莖、果等)和植物的生長周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枯萎) 被映射到了“?(夢想)”這一目標域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

三、韓國語“?(夢想)”的植物隱喻分析

人類的認知活動根植于日常的身體體驗,而植物在人類生活中又起著重要作用,也就成為最常見的隱喻源之一。通過對語料庫的檢索發現,韓國語日常語言中“?(夢想)”的概念化方式中相當一部分是通過植物隱喻來實現的。通過對搜集的語料分類分析,我們可以從植物的生長過程和植物器官、人類的栽培活動等幾個方面來解析韓國語“?(夢想)”的植物隱喻。

(一)種子的生根、發芽

植物的種子成熟后,經過休眠,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胚根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發育形成根系。胚軸和胚芽生長發育形成地上部分的莖和葉,組成枝繁葉茂的植物體。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中,根是種子植物的重要營養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使植物體固著在土壤中,并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類。Trends21語料庫中以生根、發芽為始源域的“?(夢想)”的植物隱喻具體如下。

(1)

a.???? ??? ? ??? ???? ??? ?? ?????.

b.?? ??? ?? ?? ?? ??? ??? ??? ??? ??? ??? ?? ???.

c.?????? 40? ??? ?? ???.

d.??? ??? ? ?? ??, ?? ?? ??? ????? ??.

e.??? ?? ??? ????.

以上例句都是源于“?(夢想)是植物”這一概念隱喻,均把“?(夢想)”的特征與“植物”的生根、發芽特征對應起來進行描述。例(1a),(1b)中以“??(?) ???(生根,扎根)”、例(1c),(1d),(1e)中以“???(萌芽,發芽),??(發芽),???(發芽)”分別對應夢想的基礎、起因及開端。語料收集過程中還發現,“?? ?? ?? ??”等一些表達方式中“?(夢想)”可以直接用“??(種子)”來隱喻。正因為如此,“? ?? ??? ?,? ?? ??? ???”等表達中人類的播種等栽培活動,即“??(種植), ???(撒播)”也能與“?(夢想)”同現并構建夢想的概念。

(二)植物的生長

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植物由小小的種子發育而成,幼苗破土而出,形成莖、枝、葉和根,組成了植株。植物不斷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從土壤中吸收水和植物必需礦質養分,生長壯大。例(2)為Trends21語料庫中以植物的生長為始源域的“?(夢想)”的植物隱喻表達。

(2)

a.?? ?? ?? ???? ?? ?

b.???? ???? ?? ???? ???? ??? ???? ?? ????? ???? ?? ?? ??? ??? ????.

c.??? ?? ????“?? ??”

例(2a)中“???? ???(茁壯生長)”,(2b)中“?? ???(長一拃)”,(2c)中“??(噌噌長)”均與“?(夢想)”同現,以植物的生長情況來描述實現夢想的進展。植物生長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甚至導致植物的莖枝斷裂。如收集到的語料中有“??? ??? ?? ?? ??? ???”,這一表達中 “?(夢想)”與“???(被折斷)”構成主謂關系,表示“?(夢想)”如同植物的莖枝搬被折斷,蘊含著夢被破滅之意。

(三)開花、結果

植物的生殖生長以各種繁殖器官的形成和發育為標志,一般說來,植物開始抽苔或形成花芽后,即代表由營養生長轉入了生殖生長。成熟的植株花朵綻開,即開花。我們經常用“開花”來比喻出現好的事物或局面,“花”代表最興盛、最具生命力的階段, 不管是外觀還是其內在的生命力都是最興盛的時候。植物的花朵還肩負著植物傳宗接代的重要任務,開花的目的正是為了繁衍后代,產生種子。果實是植物的花經過傳粉受精后,由雌蕊的子房發育而成的器官。例(3)為Trends21語料庫中以植物的“開花”“結果”為始源域的“?(夢想)”的植物隱喻表達。

(3)

a.????? ?? ???? ?? ?? ???? ???? ?? ????? ??? ?? ???.

b.?? ??? ?? ??? ????? ??? ?? ???.

c.??? ?? ????

d.???? ?? ?? ??? ?? ? ??? ?? ??? ?? ???? ?? ??? ?????"? ???

e.“?? ??”? ?? ???

例(3a-b)中“?(夢想)”分別與“??(花開), ???(開花,綻放)”等動詞同現,例(3c-e)中“?(夢想)”分別與“????(成熟), ??? ??(結果實), ???(成熟)”等動詞或詞組同現,均以植物的開花、結果來表達夢想的實現。

(四)枯萎、凋謝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現象,植物的衰老是指一個器官或整個植株的生命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翱荨北硎局参锸ニ?、沒有生命力,例(4)為Trends21語料庫中以植物的“枯萎、凋謝”為始源域的“?(夢想)”的植物隱喻表達。

(4)

a.????? ??? ??? ?? ???? ?? ???? ????? ??? ? ?? ???.

b.11? ?? ??? ?? ????? ??? ?? ?? ??? ????.

例(4a-b)中“夢想”與動詞“???(枯萎、凋謝)”同現,強調夢想的衰弱或破滅。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各種外界環境條件:如日光、空氣、水分、溫度、營養等等。這些條件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但是不一定能全部滿足植物在各時期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植物生長過程中不斷進行調節補充。人類的這些植物栽培活動為始源域的韓國語植物隱喻表達還有“? ?? ?? ???”“?? ?? ??”等,其中的“???(基肥)”“???(栽種)”等詞匯表明這些表達式中“?(夢想)”依然以植物這一始源域進行概念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夠看到借助始源域(植物)映射到目標域(?-夢想)過程中的相似特質,我們可以生動、清晰地了解“?(夢想)”所包含的一系列特點。植物隱喻中從植物到“?(夢想)”領域的映射,起源于我們對植物生命過程的認知。這個生命循環與理想從萌生 、進展 、成熟到消亡的發展階段不謀而合,提供了人們認知夢想的原型(見表1)。

表1 “夢想”的植物隱喻映射過程

始源域(植物) 映射 目標域(?-夢想)

種子的生根、發芽 → 夢想的基礎,起因,開始

植物的生長 → 夢想的進展

開花、結果 → 夢想的成熟,實現

枯萎、凋謝 → 夢想的破滅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韓國Trends21語料庫中關于“?(夢想)”的隱喻表達進行詳細地歸類分析,從認知角度探討植物作為源域向“?(夢想)”目標域的映射過程并分析這些韓國語植物隱喻表達式的經驗基礎及其認知特點。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植物的生長階段與人類的夢想同樣是動態發展的過程, 而夢想的發展正好與植物的不同生長階段相對應。人類的夢想與植物的生長有如此多的相似點, 這也為諸多植物隱喻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與合理性。通過討論,我們可以發現看似任意的、孤立的韓國語“?(夢想)”的隱喻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并且這些植物隱喻共同構成了我們對“?(夢想)”進行概念化的隱喻系統的一部分。

注釋:

①楊繼等編著.植物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7):125.

【參考文獻】

[1]金文植,韓國流行歌曲情感隱喻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15.

[2]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羅曉燕,葛俊麗.植物隱喻映射下的漢英情感敘事[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4]文旭,葉狂.概念隱喻的系統性和連貫性[J],外語學刊,2003(03).

[5]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6]楊繼等編著.植物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韓國語隱喻植物
韓國語“容入-離析”關系表達及認知語義解釋
愛的隱喻
韓國語 "V+ " 與漢語"V+死了"對比研究
韓國語中的敬語表達方式總結
論隱喻理論構建的參照維度及連續統
概念隱喻新類型中的認知機制探討:共現性還是相似性
哦,不怕,不怕
基于隱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慣用句
將植物穿身上
植物罷工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