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四平市中學學生跳遠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

2016-10-21 10:54劉欣芝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科學運動損傷預防

劉欣芝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以及統計法,對四平市第三中學、四平市第十七中學、四平市第十四中學、四平市師大附屬中學等幾所學校的120名跳遠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跳遠運動損傷下肢關節損傷出現機率最多,踝關節損傷出現機率僅次于下肢關節損傷;產生原因主要有運動量安排不合理、準備活動不正確、熱身不徹底等。根據損傷產生規律,提出預防運動損傷的幾條建議,為保證科學的訓練以及訓練方法的正確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運動損傷 跳遠 科學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136-02

跳遠是一項技術性高、節奏感較強的一項綜合性運動,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4部分組成,助跑的高速度、起跳的高強度、落地的極強緩沖讓這項運動的損傷幾率大大提高。本文通過對四平市第三中學、四平市第十七中學、四平市第十四中學、四平市師大附屬中學等幾所學校的跳遠運動員損傷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根據所有調查信息及部分資料分析得出結論。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四平市第三中學、四平市第十七中學、四平市第十四中學、四平市師大附屬中學等幾所學校的120名跳遠運動員(被試均為男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吉林師范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上查閱、搜集中學生中學學生跳遠運動損傷有關的大量文獻資料及研究成果,進行整理歸納,為本篇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對四平市第三中學、四平市第十七中學、四平市第十四中學、四平市師大附屬中學等幾所學校部分男運動員進行問卷調查,對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96份,其中有效問卷190份,有效率95%。

3.統計法

對于問卷發放及回收所得的數據,運用excel對主要數據進行統計整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跳遠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發生時間和情況

120名學生共發生210次運動損傷,損傷發生率為100%,人均1.75次。其中,從損傷時間看,產生損傷次數最多是訓練結束階段,為41%。其次是訓練開始階段,為30.5%。再次是訓練過程中產生損傷的次數,為28.5%(見表1)。

通過觀察發現由于運動員的結束放松工作沒有做好,所以導致損傷的人數較多。由于身體較為疲勞,技術動作脫節、變形,進而導致運動損傷時有發生,進行超負荷的運動量過大,運動員運動過后興奮性高,身體的疲勞程度表現不明顯,沒有意識到疲勞的危害,導致運動損傷的人數較多。綜上所述:運動員的損傷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運動員的訓練方法不科學導致的各種損傷的機率大大增加。

(二)運動損傷的分類

根據運動員損傷的程度以及治療后的結果共同的出結論。跳遠運動損傷的病程分為: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和急轉慢性損傷。

從表2可知,急性損傷98人次,占總調查人數的46.7%,可見急性損傷所占比重較大。慢性損傷68人次,占總調查人數的32.4%,慢性損傷是由于急性損傷后逐漸積累所致。如慢性損傷過多,在以后的訓練中有可能引起急性損傷,進而影響運動成績。急轉慢性損傷44人次,占總調查人數的20.9%。

跳遠的運動損傷程度及部位,與跳遠力量有關,學生長時間進行練習,超負荷運動容易導致急性損傷。跳遠對速度的要求也較高,速度對肌肉群的要求也很高,持續練習容易導致運動疲勞,產生急轉慢性損傷。

(三)運動損傷易傷的部位

由表3我們可以看出,踝關節損傷最多,達42人次,占總數的20.0%;踝關節在跳遠中是最易損傷關節,而且損傷后恢復慢,易復發。其次是足部38人次,占總數的18.1%,足部是重要的著力點,足部骨結構復雜易損傷;膝關節損傷36人次,占總數的17.2%,膝關節損傷是因為緩沖動作不到位,動作不協調所致;腰部損傷32人次,占總數的15.2%,腰部損傷只要是中學生腰腹核心力量不足,空中搌腹和收付動作不連貫協調所致;脛骨損傷26人次,占總數的12.3%;股后肌群損傷24人次,占總數的11.4%,脛骨損傷和股后肌群損傷主要是腿部力量欠缺,左右腿發力不均衡;其他部位損傷12次,占總數的5.7%。由于跳遠項目對腿部力量和柔韌性的要求高,下肢各部位損傷出現多,達166人次,占總數的79.1%。

由于跳遠踏板的一瞬間地面對腳部的緩沖很大,導致踝關節損傷出現人次最多,達42人次,多為韌帶扭傷、撕裂傷。踝關節的生理結構比較特殊,所以跳遠時,由于足內旋內翻、外旋外翻以及縱向和直接暴力引起踝部韌帶閉合性損傷是比較常見的,外側踝高于內側踝,在外力作用下,由于沖擊力較大,踝關節易出現向內翻轉,導致踝關節外側韌帶產生扭傷、撕裂傷等。

膝關節損傷36人次,占總數的17.2%。膝關節是人體結構中最為復雜的一個關節,易損傷,不易恢復,它由股骨下端關節、脛骨上端關節及髕骨關節及雙側半月板和十字交叉韌帶共同組成。膝關節損傷的原因是由于膝關節的突然彎曲或伸直導致膝關節韌帶的拉傷或撕裂;上體與下體在起跳瞬間動作的不協調導致脛骨和股骨的突起從而擠壓半月板致使半月板受損。

腰部損傷32人次,占總數的15.2%。腰部損傷是由于發力的瞬間注意力的不集中、用力的時候身體姿勢的不正確等。教練員在學生起跳的瞬間,應指導學生提高注意力,搌腹收腹動作要完整,協調性要好,從而在運動發生時有效減少腰部運動損傷的發生。

脛骨損傷26人次,占總數的12.3%。脛骨損傷指脛骨骨膜發生損傷或病變,一般認為是局部組織過度負荷所導致的。由于起跳時用力瞪地的作用很容易導致脛骨損傷,所以在蹬地起跳的瞬間要注意對脛骨的保護,盡可能少做蹬地的練習和在比較硬的場地進行踏跳的練習。

股后肌群損傷24人次,占總數的11.4%。股后肌群損傷是由于長時間、大強度地進行跑、跳的訓練引起的股后肌群的拉傷、撕裂或者乳酸的堆積。例如長時間的訓練、大強度的訓練、動作的不協調等都會引起股后肌群的損傷。主要癥狀為疼痛無力,活動功能受限等。

(四)運動損的傷類型調查

跳遠運動容易發生運動損傷類型主要有四種:扭傷、拉傷、挫傷和勞損。從表4可以看出,拉傷出現最多,共74人次,占總數的35.2%;其次是勞損64人次,占總數的30.5%;由于跳遠的運動特點,拉傷和勞損的出現次數較多,局部肌肉負荷過重,從而形成肌肉勞損。挫傷30人次,占總數的14.3%;扭傷24人次,占總數的11.4%,由于反復進行試跳或短程助跑等專項訓練頻率過高,肌肉疲勞所致;其他損傷類型18人次,占總數的8.6%。

(五)由于運動員在最后起跳時的用力,很容易導致跳遠運動員發生股后肌群的拉傷

跳遠運動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產生跳遠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有準備活動不正確、運動量安排不合理、疲勞、技術動作不正確等。表5顯示,準備活動不正確為52人次,占總數的24.8%;準備活動是指人體在運動之前為了讓身體盡早進入狀態,而采取的一種手段。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都必須根據項目的特點來進行,在做準備活動的時候教師或教練要做好指導監督的工作,使學生或運動員不至于在準備活動期間偷懶或出現錯誤動作?;顒訒r間不宜太長或太短,一般不超過15分鐘。

運動量安排不合理為54人次,占總數的25.7%;疲勞造成運動損傷的有48人次,占總數的22.9%;技術動作不正確造成運動損傷的有36人次,占總數的17.1%,發生運動損傷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技術動作掌握的熟練程度不高,技術動作熟練程度高,形成動作自動化,就會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反之,出現錯誤動作,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心理狀態不好和其他原因造成運動損傷也各出現6人次,各占總數的2.9%,中學生心理尚在發育期未有完整的心理構建能力,在比賽的環境壓力下,心理狀態不理想是正常的,隨著比賽的經驗增多,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會逐漸加強;場地等客觀原因造成運動損傷的有8人次,占總數的3.8%。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跳遠運動損傷大多數是由于運動后的放松工作沒有做好,從而引發的運動損傷。

(2)根據跳遠運動的特點下肢關節損傷出現較多,踝關節損傷出現人次最多。

(3)跳遠運動損傷的產生原因主要有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量沒有針對中學生的身體情況,安排不合理、技術動作熟練度不高等。

(二)建議

運動損傷對學生或運動員的危害和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危害學生或運動員的身體健康,還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或運動員的學習和運動水平。

1.為避免疲勞和訓練過度,從而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教師和教練員要根據每個學生或者運動員的實際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運動訓練的負荷,這樣也能從很大程度上減少學生或者運動員在運動中或運動之后發生運動損傷的幾率。

2.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加強基本動作練習

重視準備活動是防止各種傷害事故發生的有效手段。對準備活動進行嚴格控制,并使運動員從思想上認識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使準備活動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3.要注意興奮點的轉移和加強訓練管理

在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要結合專項特點優先發展力量素質。對于一個學生或者運動員來說力量是運動的關鍵,即使一個學生或者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再好,如果他的力量素質不行的話,就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成績。但是力量素質也不是評定一個優秀的學生或運動員的唯一標準,如果一個學生或者運動員除了力量素質以外別的身體素質都很差,單憑一項力量素質也是不行的。

【參考文獻】

[1]黃學輝.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4):153-01.

[2]張旭東,楊忠玉.對常見的運動損傷與恢復性練習的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04):133—03.

[3]謝仁桃.田徑教學中同伴教育對預防運動損傷的干預實效[J].體育學刊,2010(01):63-03.

[4]劉仿婭.中學田徑訓練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4):79-02.

[5]李廣周.運動損傷的心理致因及心理干預措施[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9(03):155-03.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科學運動損傷預防
科學奇聞60秒
科學大問號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運動損傷的臨床應用意義探究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