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英國政治制度特點及其政治文化

2016-10-21 10:54賀文濤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保守主義

賀文濤

[摘要]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其獨特的君主立憲制的政治制度,并且英國政治制度有它自身的特點,這種政治制度的形成也有其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影響。本文是在簡述英國政治制度的基礎上,分析英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促使它政治制度產生的文化因素。

[關鍵詞]英國 政治制度 政治文化 保守主義 自由主義

[中圖分類號]D73/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150-02

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用它的科技和文化給全球帶來了原子彈爆炸般的沖擊。英國是獨立的島嶼,與其他大陸有大海這道天然的屏障,為英國創造了一個優越的地理環境,避免了頻繁的戰亂,讓其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壯大自己。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大幅提高,與此同時英國擁有一支強大海軍,國內市場的狹小迫使它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爱敋W洲宗教機構和封建割據勢力肆虐之際,他們已經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司法陪審制和地方管理體制;當歐洲封建專制主義普遍加強時,他們又發動資產階級革命,摧毀封建主義根基”。①

要了解英國的君主立憲體制,首先就要了解英國的憲法。大部分學者都承認英國有憲法,只是有自己的特點,不像大多數國家那樣匯編成一部法律文件,而是由分散的憲法性法律、慣例等組成。國外學者稱之為“不成文憲法”“柔性憲法”。只有在認識憲法的的基礎上才能更深刻地認識英國的政治制度。

一、英國議會

議會作為英國的重要組織機構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中,逐步形成“議會至上”的原則。英國議會由英王、上議院、下議院共同組成。議會和內閣雖掌握實權,但議會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組成,其中上院是貴族院,是主要西方國家中唯一以貴族政治為基礎的政治機構。②英王無實權,代表貴族制的上議院和代表共和制的下議院經過了長時間的爭斗,權力逐漸從上議院轉移到下議院。英國議會的權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立法權、財政監督權、行政監督權和司法權。其中司法權由上議院獨有,它可以審理貴族的案件,也可以審理下議院的彈劾案。根據法律,立法權、監督政府財政和行政的權力歸屬于下議院。1911年《議會法》確認了下議院的政治優勢地位,作為一個慣例,首相必須來自下議院,內閣成員也很少由貴族擔任。③

(一)立法權是議會最重要的權力

在英國任何法律草案的通過都要經過上下議院通過和國王的批準后才正式公布于眾,產生法律效應。英國對于不同的議案有著不同的立法程序。

政府議案。在經過充分調查和研究后由政府大臣起草經由內閣同意,由政府提交下議院倡議,下議院經過一讀、二讀和三讀,最后由國王批準,成為具有權威性的法律。經過下議院審議后的草案,也要遞交上議院同樣經過一讀、二讀和三讀的程序。

私人議員議案。是由不在政府中任職的后座議員提出,同樣也要經過三讀。私人議員的議案很難通過,它的審議過程很復雜。議案的提出通常有三種途徑,分別為抽簽、不經過抽簽、十分鐘規則。雖然私人議員議案很難被議會審議通過,但也有成功案例,例如1965年的謀殺案、1967年的墮胎法、1969年的離婚法。

私議案。涉及私人、社團和地方利益的并由私人倡議的議案。它的審議與政府議案的審理程序相同,它對英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有著重要作用,但現在很少采取私人議案立法。

(二)議會的財政監督權

第一個方面是批準公共開支,公共開支包括每年立法批準的和“統一基金”兩類。后者包括王室年俸、國債利息、下院議長和反對黨領袖的薪水等。第二,批準稅收方案,根據國家的實際經濟狀況來確定稅收方案。第三,審查公共賬目,英國設有公共賬目委員會、審計總長和財政部組成的監督機構對英國的財政進行嚴格的監督,這樣可以有力地防止腐敗。

二、英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英國的君主政體歷經漫長演變,有輝煌、有衰落,一度被取消,又曾復辟和被改造。④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英國政治制度產生其特有的特點。

(一)君主制和民主制的互相結合

傳統上的君主制和民主制有著不同的涵義。君主制通常指的是君主的統治,而民主制是指由多數人的統治。理論上不存在一個國家可以同時由君主和大眾來統治。在英國的政治制度中,雖然保留了國王,但是在實際的政治中,君主也只是具有象征性的元首,沒有實際的權力。國王的作用體現在政府的各項政策法律都要通過國王來頒布,然后才可以實施,并且政策和法律的執行也要在國王的監督下進行。例如兩國簽署條約、宣布戰爭的開始和結束和任命首相等。

另一方面這些政策不是由國王單獨決定和頒布實施的,是由議會或者內閣決定的。議會的下院又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內閣由議會產生,內閣要對議會負責,是人民的代表,這體現出了人民主權的原則,可以很大程度影響著國家政策的制定。所以說英國的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制和民主制完美的結合。

(二)信奉“議會至上”的內閣制

英國議會的構成形式是由貴族組成的上議院和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下議院共同組成的。兩院都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由于英國資產階級的改革出現得較早,受到當時一些思想家的影響,包括洛克、孟德斯鳩等。他們的思想使得英國民眾對于主權在民的認識是相當深刻的。

在英國,中央政府的領導機關實際上是以英國首相為首的內閣,它作為最高的國家行政機關,內閣的組成和換屆都遵循一定的原則。首相是由在英國大選中獲得下議院多數席位的政黨或者政黨聯盟的領袖來擔任。

(三)保守黨與工黨兩黨共存

保守黨和工黨兩大黨派是目前英國政壇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政黨,可以說這兩個黨派掌握著英國政壇的舵手。除了這兩大黨外還有一些小黨,但是由于政治和歷史原因,他們都很難在現在的英國政壇上有所作為。英國議會和內閣可以說是黨派的議會和內閣,無論哪個黨派在大選中獲勝,那么這個黨派就可以控制議會和內閣。

三、英國政治制度的文化分析

英國在世界上最早開始實行資本主義,經過長久的發展,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在政治上雖然沒有成文法的頒布,但是其經過歷史檢驗的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帶給英國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政治體制也沒有太大的動蕩。形成這一獨特的現象的原因應該與英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一)英國的保守主義的政治文化對政府體制的影響

陳曉律認為:“英國保守主義是一種穩重守成的力量。它并不一味地反對進步,而是對變革的進程和程度持穩重態度。當尚存的制度能維持和繼續時,它就堅定地守住陣地,不肯變革;但當已有的體制不能夠滿足現實的需要時,它就允許某種程度的變化,并在這個新的變化的基礎上守住陣地,成為反對新的變革的力量?!雹菟哉f英國的保守主義的保守并不是絕對的保守,它的保守更多體現在對傳統的保護和對變革持一種小心謹慎的態度上。

英國的這種保守主義可以從“光榮革命”中對改革的態度看出來。伯克認為,英國的光榮革命雖然打破了保守的一成不變,但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變革,因為它不是變革,是對傳統的一種保護,是為了保護傳統而穩重地改變。英國人為了保護他們的傳統,努力地做到歷史的傳承,所以在碰到需要變革的時候,保守主義者們是猶豫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變革的結果會是怎么樣的,但是國家的情況卻到了必須要改革的時候,所以保守主義對改革的步驟和進程是持非常穩重的態度,保守主義希望變革不能過于激烈。所以說英國的保守主義并不是頑固不化的,他們對新事物的態度也不是盲目反對。他們在政治制度上的態度表現為“舊瓶裝新酒”,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新的改變,但原來的基本結構不改變,這種有保留的變革,英國的國王和貴族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據。

因此,英國民眾對于貴族的態度是不排斥,而是想融入進去,那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肯定。當全社會的人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向一個精英階級看齊,那么整個英國社會就充滿著貴族精神和精英階級,并且全社會人人都有著紳士風度。隨著民主化的發展,雖然貴族這一特殊的存在與民主格格不入,但是英國人卻接受它的存在,讓他們成為英國的象征,不再給與他們政治權力,而是成為整個英國人民的精神追求。

(二)島國的政治文化心理

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島國國家,它的領土是由大不列顛島、愛爾蘭東北部和5500多個小島構成。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也決定了英國人獨特的文化心理。這種獨特的文化心理表現在對傳統的繼承上,由于四面環海,所有英國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免于戰爭,這就導致英國人對于歷史的繼承是非常重視的。在政治上,英國人重視傳統,安于現狀。不追求大的改革,更愿意遵循傳統。英國人注意保持自身特色,不隨波逐流,自成體系,有自己的特點。

英國這種島國文化心理主要表現在政治上,特別是在政治制度上。它主要表現為:第一,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由于英國人不愿意大的改革,所以他們沒有推翻封建君主,而是另辟蹊徑地采取君主立憲,國王成為虛偽元首,只具有象征性的權力,這樣既沒有破壞傳統又進行了資產階級的改革;第二,就是議會中代表貴族的上議院的存在,充分體現了英國政治制度的一個特色,上議院并沒有實質性的權力。但是英國人允許它的存在,成為英國的一個政治機構。第三,英國的憲法是不成文憲法,這正是島國的心理文化的表現,英國人注重傳統,往往現在的一些事情都要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解決方法。這就導致英國人依靠判例、習俗和經驗來代替部分法律的作用。這種政治制度的特點正是由于英國島國文化心理的特殊性決定的。

(三)崇尚自由主義的政治傳統

自由主義的實質,就是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衛人民的福利。因此,政府的權力不是絕對的,是要受到限制的,不僅要受人民的監督,也要受到政府內部各機構的制約。⑥

英國是最早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經過資產階級革命,通過光榮革命,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群體逐步成為真正的權力的行使者。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論》中寫到王權應該是有限的,同時洛克也認為政府的權力是來自于人民的授予,通過簽訂契約人民將自己的權力交給政府,這點主要是強調主權在民,而政府只不過是為了保障人民的私有財產和人身安全的機構。在國王的權力行使上,洛克指出國王的權力應該限制在外交和行政上。國王的權力應該受到議會的制約,一旦國王不考慮人民利益施行暴政,人民有權推翻他。在洛克之后,密爾發展了洛克的思想并提出了“有限政府”這一概念,更加體現了人民愛好自由,對政府進行限制的思想。

英國的自由主義傳統使得人民享有國家的主權,同時君主的權力受到法律的限制。英國的國王和貴族階級雖然沒有了實質性的權力,但是他們卻以自己獨特的魅力,成為世界政壇的獨樹一幟的特色。英國人崇尚自由主義的傳統也締造了獨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注釋:

①閻照祥.英國政黨政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7.

②曹沛霖,徐宗士.比較政府體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78.

③胡康大.英國政治制度[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10.

④閻照祥.英國政黨政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452.

⑤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浙江:浙江人民學報,1991:124.

⑥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334.

【參考文獻】

[1]閻照祥.英國政黨政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曹沛霖,徐宗士.比較政府體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3](美)馬丁·夏皮羅.法院:比較法上和政治學上的分析(張生、李彤譯)[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141.

[4]胡康大.英國政治制度[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10.

[5]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浙江:浙江人民學報,1991:124.

[6]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334.

[7]方江海,陳朋.英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其政治文化淵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20).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的價值與局限
試論政治制度與公共管理的關系
孫吳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淺析英美法政體的異同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協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日本的“政治大國”夢注定難圓
中國治理體制的特點及其優勢
中國農村早婚問題淺析
什么是保守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