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跨學科視域下視覺傳達設計創新教育研究

2016-10-21 10:54劉金萍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多學科視覺傳達交叉

劉金萍

[摘要]本文針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目前的現狀,在分析其學科特征的基礎上,分別探討了多學科交叉的必要性以及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多學科交叉融合合作方式,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視覺傳達設計應用型人才,從而更好地適應且推進我國的經濟、科技等綜合國力的發展。

[關鍵詞]視覺傳達 設計 多學科 交叉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198-02

設計伴隨著人類的誕生而出現,最初是以人類生物性與社會性的生存方式而存在的。隨著時代的變遷,視覺傳達設計經歷了從工業化到信息社會的發展。21世紀的今天,由于信息載體的不斷擴大,視覺傳達設計變得無處不在、無所不需。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現狀及概念

(一)現狀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信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更新,特別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來,世界各國風格各異的視覺視覺設計作品蜂擁而至地充斥到中國市場,使人目不暇接。面對如此激烈的商品服務市場競爭,中國的視覺傳達設計如何在國際舞臺競爭中能夠贏得一席之地?作為國內本土設計師,更多認為是多維借鑒、反思。需要不斷積極學習注入設計新理念、新手段、新材料等設計的新鮮血液,才能有所突破,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情趣,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因此,針對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同樣更需要進行新的認識,尋求新的發展。

(二)視覺傳達設計概念

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可以理解為,設計師作為信息發送者利用視覺符號傳遞信息的設計。它主要是依靠人們視覺器官捕捉信息進行交流,通過視覺語言進行表述傳播。世界范圍內不同國界、不同地域種族、不同語言的人們,憑借視覺媒介傳達信息的視覺共識,進行不同文化之間跨越共融、情感意識之間的交流溝通,突破了語言不通文字不同的障礙,從而產生理解互動效應。

因此,視覺傳達設計可以劃分為“視覺符號”“傳達”兩個基本概念。其中,視覺符號主要是指人們的視覺器官在一定視覺范圍內所獲取到的能夠表現事物性質的符號,比如電視藝術、攝影藝術、各類藝術設計及各種文字等均能夠依靠眼睛捕捉信息,因此都屬于視覺符號。另外所謂傳達,可以簡單理解為視覺信息的發送者利用視覺符號向接受者傳遞信息的過程,主要包括個體與個體之間傳達、個體內部的傳達兩種方式,比如人與環境之間傳達、人體內部信息傳達??梢源笾聞澐譃?個程序,分別為“誰”“信息”“向誰傳遞”“影響效應”。

二、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特征

視覺傳達設計學科可以歸結成為一門綜合學科,即交叉學科。所謂綜合學科是采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將特定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一種交叉學科,也稱為邊緣學科,其學科特點具有系統性、綜合性、開放性等。因此視覺傳達設計是以科學為基礎,以技術為手段,以視覺符號為形式,以信息傳遞為目的,強烈刺激視覺感官,從而獲取無時無處不在的大信息量。換句話說,視覺傳達設計具有時代性和豐富內涵性,利用視覺媒介傳遞信息給受眾,其專業領域是與時俱進的,是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材料的出現、新能源的開發應用等不斷改變替代的,同時與心理學、營銷學、人機工程學等其他領域相互交叉,逐漸形成一個相關領域之間相互協作的設計新領域。

(一)外延的多學科交叉“三超”特點

視覺傳達設計這門綜合學科,其外延具有多學科之間相交叉的“三超”特點:與書法、繪畫等學科相交叉的超學科特點;與工業產品設計、雕塑等學科相聯系的超平面特點;與嗅覺、味覺、觸覺、聽覺相結合的超視覺特點。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人們碎片時間的增多,人們越來越多利用移動終端獲取重要資訊。比如當下比較流行的手機移動端APP界面設計,在手機顯示屏幕上輕微觸摸,就能夠看到重要簡短的文字內容、恰當的圖形表現元素、APP動態效果與音樂視頻融合表現方式,綜合利用目前聲光電技術集于一體。

(二)內部的多層面復合特點

視覺傳達設計這門綜合學科,其內部也具有多層面復合特點:憑借形態獨立性作為分類原則將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的應用領域進行分類,分為綜合性和獨立性兩類。其中獨立性指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綜合性設計指企業形象識別設計即CIS、展示設計等;另外,憑借設計的要素如點線面及工藝手段作為分類原則將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的作品結構進行分類,分為插圖、文字、版式設計等。

三、多學科交叉融合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必要性

(一)交叉學科的研究影響

交叉學科研究主要是指為了解決較復雜的科學技術問題或社會問題,跨越不同研究領域,打破不同學科之間的界線,不同學科之間相互滲透而進行的一種科學創造性活動。交叉學科研究近年來取得了較大成就,已經成為社科研究領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也同樣影響到教育教學研究領域。

(二)綜合性特征的要求

視覺傳達設計作為綜合性學科,其綜合性特征自然也要求其人才培養的目標,即與多學科交叉融合、內部多層面復合要求具備的良好的堅實基本功底。如果僅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往往很難解決綜合性特征所需必備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所以,只有必須具備豐富深入的相關跨學科知識和技法,熟練掌握扎實的基本功,才可能在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的基礎上建立起相對完善整體視覺傳達設計知識框架。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必須不但廣泛深入涉獵文字、圖形、色彩等設計元素語言,還要涉及設計心理學、設計材料學、設計倫理學、設計營銷學等相關學科。因此,在研究分析當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其學科特點及交叉學科的研究對于教育領域的重要影響,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四、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多學科交叉合作方式

(一)固定形式的多專業多學科融合——Workshop學分制

固定形式的多專業多學科之間的融合,主要是以Workshop的形式,并且作為一門選修課程被分配一定的學分,從而實現多專業多學科之間的交叉合作研究。Workshop形式優勢是:1.主體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師生,與此同時廣泛吸收其他相關學科的師生加入到Workshop,共同探索學習研究,進行跨界合作。2.Workshop形式由于具備適當的學分被分配給學校選修課程,所以其他相關跨專業學生可以根據擅長喜好自主選擇參加學習,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不同專業學生通過Workshop形式平臺共同研究學習,可以最大限度豐富其專業背景。3.不同專業背景教師通過其平臺,更加豐富了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素養,從而可以更好地投入教學科研工作。4.教師將考核的標準定位在完成課題項目數量等級質量、個人的學習課時和突出貢獻等方面,判定學生是否能夠最終順利得到學分,其標準為是否能夠高質量、高標準、合格完成課程任務。同時,學分判定標準的設定,學生可靈活地加入或離開Workshop,有利于創新設計和多角度思維的拓展。

(二)固定目標的多專業多學科融合——研究課題項目的合作

固定目標的多專業多學科之間的融合,主要是以合作課題項目為中心目的,實現了打破不同學科之間的界線,有利于團隊內部成員的協調合作、資源的優化共享、信息的有效傳遞。由于以完成課題項目為最終目標,因此課題項目組人員在成立初就基本確認形成,后期整個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成員變動相對穩定,基本保證沒有過大的變化,團隊成員的穩定性得以充分保障。此外,團隊的整體規模的大小,要依據不同的具體目標和實施條件作為標準,比如小規模的小型團隊可以組合成為互助小組,中等規模的中型團隊可以組合成為相對固定的合作中心,大規模的大型團隊可設立學科廣泛設備齊全的合作機構。不同的團隊形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效應,確定成立何種規模和形式的合作團隊,主要將研究的目的、經費、時間等作為判斷依據。

(三)設計專業內部的融合——導師制或工作室制

設計專業內部的融合,該形式主要是源于西方美術教學的體制,在我國藝術專業也由來已久。這種教學體制主要要求在師生兩者之間建立積極的導學關系,依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以課題項目研究為主和以學術講座為輔充分結合的方式,具體指導其學習、思維和生活,真正做到更好地實施貫徹全面、全方位的現代育人教育理念。此外,由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內容具有一定的感性特點,某些設計理念設計思維的傳授,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充分地進行針對性強的個別示范、具體輔導。導師制或工作室制的形式的實施,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講師、教授、學科帶頭人等在同一個環境下,共同參與一起研討同一課題,創建了教與學、學與學互動的“交叉往復”的教學新氛圍,能夠有效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好第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習興趣、加強教學效果及團隊合作的培養目的。

(四)更廣泛的融合方式——開放性合作模式

開放性的合作模式作為更廣泛的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合作:1.校際合作。指的是兩所以上數量的高校,分別在教育教學、教研和科研等方面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院校的學科優勢,重新優化整合為有效的學術資源,共同努力、共同投入,以此達到一定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的實現。2.校企合作。指的是通過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充分合作,企業獲得所需人才的捷徑,學生獲得技能提升,高校獲得整體發展,實現三者之間的優勢互補、互利互助、共生共贏。3.網絡合作: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網上所提供的巨大信息資源,拓寬了知識視野和思維方式。通過網絡的溝通交流,可使多學科之間合作更便捷,同時可沖破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系統地整合更加廣泛的學習資源。

五、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不斷進步,我國當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教學,能夠重視多學科之間交叉融合的教學理念,達到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這是培養適合時代發展的優秀設計人才的重要途徑。要加強學科交叉合作,努力培養良好的視覺傳達設計復合應用型人才,從而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陳嘉.多學科融合的設計教育研究[D].湖南大學,2007(05).

[2]吳偉.視覺傳達設計的多元化和個柱化[J].藝術百家,2003(03):90-92.

[3]吳偉.從學科個性談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培養——與大師零距離對話的感悟[J].藝術百家,2004(03):120-122.

[4]杜洪竹.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新發展[J].設計論壇,2009(02):32.

[5]王彥發.視覺傳達設計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tatu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education, in its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features, respectively discuss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necessity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educ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era development of compound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alents,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and promote our country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Key words: Visual communication;Design;Multidisciplinary;Cross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多學科視覺傳達交叉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關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思考
淺談字體設計在商業運用中的創新與表達
鶴文化視覺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連數
連一連
地方高校多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實驗中心的構建與實踐
連星星
基于多學科的應用型“數據結構”課程體系建設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