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探微

2016-10-24 11:48包亞平
考試周刊 2016年80期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高中數學

包亞平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課堂教學逐漸改變拘泥于成績的舊貌,轉而以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形式開始被大家廣泛認同,讓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作者從誘導自主學習、營造合作氛圍、鼓勵深度探究三方面闡述自己在教學中對這一模式的課堂實踐。

關鍵詞: 高中數學 自主合作 教學策略

高中數學隨著教材所選知識日益增加,難度逐漸增大,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吃力,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應從學生角度出發,開展適合中學生認知規律的合作探究活動,將數學課堂打造成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最終培養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認知能力。

一、設置懸念,誘導自主學習

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中學教師的任務之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我們要做到對學生循循善誘、積極引導,爭取讓教學過程更生動、自然。在課堂教學導入和重要環節設置懸念可以恰到好處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大有裨益。

如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五《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在數列學習中,推導前n項和公式并運用其解決一些簡單問題是最基礎的知識教學,為了調動大家的思維活躍性,在課堂導入中我設計了一個生活場景誘導學生:“我們來規定一個小游戲吧,一個月內我每天給你1元錢,而你的規則是第一天給我1分,第二天給2分……以此類推后一天給的錢數必須是前一天的2倍,大家認為雙方誰會得到優惠,有誰愿意加入其中?”學生乍一聽前幾天的金額對比,心中暗喜,紛紛舉手說要參加。于是我讓大家把這一個月內要給我的錢一次寫出來,在寫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發出驚愕的聲音,發現自己可能上當了。為什么看起來都很小的一些數,相加后的結果令人震驚?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樣快速甄別?預留這么一個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我們接著要講的前n項和公式創造了很好的前提。

通過這樣的設計,誘人的設問讓枯燥的數字、符號等數學語言散發出更大的誘惑力,讓學生產生怦然心動的感覺,迫切地想知道課程后面的發展情況,自然會積極投入一堂課的學習中,相應的課堂學習效果大幅度增強。

二、開放課堂,營造合作氛圍

合作探究法是新課程強調的學習方式轉變,開放性課堂亦是新課程背景下的產物,能夠為學生創設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增強課堂的民主性和靈動性,是組織合作探究活動的氛圍保障。開放性課堂解放了中學生的思維,使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發揮自我個性,參與師生互動,為課堂增添多樣色彩。

如人教A版高中數學選修一《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對命題條件的判定是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是一項重要舉措,這一節中相近概念很多,如果直接給出充分條件、充分不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等內容極易造成混淆,所以我設計了幾個簡單場景讓大家討論一番,如“P:魚能在缸里生存”和“Q:魚缸里加水”、“P:a、b均為偶數”和“Q:a+b為偶數”這樣的兩兩命題,小組內根據先前所學知識,判定兩者之間的關系。學生很容易發現若a和b都是偶數,那么a+b的和一定為偶數,即由前一個可以推到后一個,順勢引入Q為P的充分條件;但是后面不能推得前面,這種情形叫做Q是P的不充分條件。我們適當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開展探究活動,我們從旁引導,這時學生的心理更放松,容易發揮出各自的想象力和個性化。

通過這樣的設計,和諧的氛圍為學習活動創造了輕松的環境,使他們在合作中可以暢通地交流,積極表現自我,讓合作教學開展更順利、更有效,最終實現小組成員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目標。

猜你喜歡
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高中數學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探討
新課改下高中化學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體育課堂的探究
語文課堂上如何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