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導學案”的運用

2016-10-31 05:28潘麗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關鍵詞:課堂實踐導學案高中數學

潘麗

【摘 要】 我國不斷推行新課標改革,目標是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不僅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根據近年來對教學實踐的探索,現已形成許多新的教學法,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和采用。其中“導學案”是備受教師喜愛的教學方法之一。本文重點分析“導學案”在高中階段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情況,剖析存在的相關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使“導學案”這種教學方法能在教學中更好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務。

【關鍵詞】 導學案;高中數學;課堂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及教師對新的教學方案的深入認識,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應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地位,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追求知識的欲望,高中時期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升學壓力較大的階段,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探索更有效和合理的授課方式,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就高中數學這門課程來說,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學習有一定難度,數學教師授課時也會帶來相應障礙,如果仍然采用教師不斷講,學生只是靜靜接受這樣傳統的授課方式,不但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學生感到高中數學這門課程極其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改進教學模式,“導學案”是一種有效的授課方式,在課堂中實施此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對實現數學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分析導學案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一)導學案的內容與形式不合理。

由于導學案被教師廣泛采用,因此導學案的編寫形成了一些具有較大參考價值的模板,這些模板得到教師的大力推廣,但是,實際運用過程中有的教師只是機械修改部分內容,如修改標題、學習目標、學生過程及教學重難點等[1],導致導學案在編寫方面呈現形式極其單調和呆板的局面,對于高中數學這門學科而言,編寫導學案時沒有根據具體知識點做出相應改變,也沒有突出重點。如當高中教師編寫蘇教版第二章第二節指數函數的導學案時,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改變教學目標與方法,將指數函數與第一章函數的相關概念保持一致性,使導學案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具體知識的特點。

由于導學案形式單一化,帶來很多重復的導學案,高中數學導學案內容缺乏創新性。另一種情況是許多數學教師按照之前寫教案的模式編寫導學案,將教學知識中的重難點直接寫進導學案,將導學案變成習題冊,使導學案的功能沒有體現出來。除此之外,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隨意性,沒有根據高中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要求考慮。

(二)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由于高中數學教師編寫導學案時存在隨意性,從而導致數學教師在導學案中設置的問題與學生實際情況不一致,同時教師也沒有很好地掌握學生對課本的預習情況,致使數學教師的授課與學生所學出現背道而馳的現象。實際數學課堂中,對于年紀較大的教師來說,難以改變自己的教學習慣,盡管編寫了實際導學案,而實際數學課堂中仍按照原來的方式,帶來“教而不導”的情況[2]。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他們雖然在數學課堂中充分尊重導學案,但是他們嚴重依賴導學案,沒有將教材的作用發揮出來,出現教師積極地“導”而沒有“教”的問題。再者,課后反思的重點是數學教師對課程內容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總結,但是許多數學教師都忽略此環節,使導學案的反饋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現。

二、解決導學案在高中數學課堂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一)加強導學案的編寫技能。

首先要求高中數學教師積極學習數學課程的新標準,充分理解內涵。其次,制作導學案時,要結合實際數學知識點合理安排教學策略。最后,注意在導學案中安排適當的課堂總結,增加課后作業的編寫,通過具體分析高中數學知識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編寫合理的導學案。如編寫關于圓錐曲線與方程的導學案時,首先從總體上分析本章包含的具體內容,包括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找出其中包含的重難點,然后對每一個內容進行分解,其中橢圓是基礎知識點,要重視對它的教學,為后面兩個知識點的教學奠定基礎,最后安排實際授課時間和課堂反思。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對本章內容有了總體把握,然后進行合理分解,使教學過程脈絡清晰且條理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二)教師要積極發揮導學案的作用,指導學生學習。

導學案將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3],達到教與學雙向促進的目的。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前引導學生預習相關知識,將學生的疑惑記錄下來,再在課堂中導入內容,重點講解,積極引導學生討論問題,最后對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講解。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性,而且給教師的教學提供的方向,使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符合高中學生接受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導學案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盡管實際高中數學課堂運用中依然存在不足之處,但不能否認它在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接受能力方面具有的重大作用,實現高中學生不同等級的學習要求,從而將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這都得益于導學案在學生預習、課堂表現、課后反思和作業等環節的綜合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要積極彌補其不足,努力探索出更科學的導學案,使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更高效。

參考文獻:

[1]黃旋.高中數學教育如何走出知識的局限構建新型培養模式[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10:160-161.

[2]郭夢婷,何斌.基于“微課導學”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設計——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9:85-88.

[3]韓艷艷.基于導學案的學生分層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以《演繹推理》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258-259.

潘麗

【摘 要】 我國不斷推行新課標改革,目標是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不僅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根據近年來對教學實踐的探索,現已形成許多新的教學法,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和采用。其中“導學案”是備受教師喜愛的教學方法之一。本文重點分析“導學案”在高中階段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情況,剖析存在的相關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使“導學案”這種教學方法能在教學中更好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務。

【關鍵詞】 導學案;高中數學;課堂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0.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及教師對新的教學方案的深入認識,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應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地位,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追求知識的欲望,高中時期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升學壓力較大的階段,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探索更有效和合理的授課方式,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就高中數學這門課程來說,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學習有一定難度,數學教師授課時也會帶來相應障礙,如果仍然采用教師不斷講,學生只是靜靜接受這樣傳統的授課方式,不但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學生感到高中數學這門課程極其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改進教學模式,“導學案”是一種有效的授課方式,在課堂中實施此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對實現數學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分析導學案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一)導學案的內容與形式不合理。

由于導學案被教師廣泛采用,因此導學案的編寫形成了一些具有較大參考價值的模板,這些模板得到教師的大力推廣,但是,實際運用過程中有的教師只是機械修改部分內容,如修改標題、學習目標、學生過程及教學重難點等[1],導致導學案在編寫方面呈現形式極其單調和呆板的局面,對于高中數學這門學科而言,編寫導學案時沒有根據具體知識點做出相應改變,也沒有突出重點。如當高中教師編寫蘇教版第二章第二節指數函數的導學案時,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改變教學目標與方法,將指數函數與第一章函數的相關概念保持一致性,使導學案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具體知識的特點。

由于導學案形式單一化,帶來很多重復的導學案,高中數學導學案內容缺乏創新性。另一種情況是許多數學教師按照之前寫教案的模式編寫導學案,將教學知識中的重難點直接寫進導學案,將導學案變成習題冊,使導學案的功能沒有體現出來。除此之外,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隨意性,沒有根據高中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要求考慮。

(二)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由于高中數學教師編寫導學案時存在隨意性,從而導致數學教師在導學案中設置的問題與學生實際情況不一致,同時教師也沒有很好地掌握學生對課本的預習情況,致使數學教師的授課與學生所學出現背道而馳的現象。實際數學課堂中,對于年紀較大的教師來說,難以改變自己的教學習慣,盡管編寫了實際導學案,而實際數學課堂中仍按照原來的方式,帶來“教而不導”的情況[2]。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他們雖然在數學課堂中充分尊重導學案,但是他們嚴重依賴導學案,沒有將教材的作用發揮出來,出現教師積極地“導”而沒有“教”的問題。再者,課后反思的重點是數學教師對課程內容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總結,但是許多數學教師都忽略此環節,使導學案的反饋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現。

二、解決導學案在高中數學課堂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一)加強導學案的編寫技能。

首先要求高中數學教師積極學習數學課程的新標準,充分理解內涵。其次,制作導學案時,要結合實際數學知識點合理安排教學策略。最后,注意在導學案中安排適當的課堂總結,增加課后作業的編寫,通過具體分析高中數學知識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編寫合理的導學案。如編寫關于圓錐曲線與方程的導學案時,首先從總體上分析本章包含的具體內容,包括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找出其中包含的重難點,然后對每一個內容進行分解,其中橢圓是基礎知識點,要重視對它的教學,為后面兩個知識點的教學奠定基礎,最后安排實際授課時間和課堂反思。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對本章內容有了總體把握,然后進行合理分解,使教學過程脈絡清晰且條理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二)教師要積極發揮導學案的作用,指導學生學習。

導學案將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3],達到教與學雙向促進的目的。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前引導學生預習相關知識,將學生的疑惑記錄下來,再在課堂中導入內容,重點講解,積極引導學生討論問題,最后對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講解。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性,而且給教師的教學提供的方向,使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符合高中學生接受知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導學案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盡管實際高中數學課堂運用中依然存在不足之處,但不能否認它在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接受能力方面具有的重大作用,實現高中學生不同等級的學習要求,從而將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這都得益于導學案在學生預習、課堂表現、課后反思和作業等環節的綜合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要積極彌補其不足,努力探索出更科學的導學案,使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更高效。

參考文獻:

[1]黃旋.高中數學教育如何走出知識的局限構建新型培養模式[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10:160-161.

[2]郭夢婷,何斌.基于“微課導學”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設計——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9:85-88.

[3]韓艷艷.基于導學案的學生分層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以《演繹推理》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258-259.

猜你喜歡
課堂實踐導學案高中數學
大學英語網絡資源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學、導、用”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情景模擬在大學英語課堂實踐中的應用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