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現實思考

2017-01-14 19:39張曉莉遲浩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4期
關鍵詞:異化勞動異化本質

張曉莉+遲浩

摘 要 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狀態下,勞動者同自身勞動產品、同勞動本身相分離、相對立的關系,被馬克思概括為“異化勞動”。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驚天秘密。資本主義世界勞動異化的存在是源于私有制的存在,而我們當下也存在異化現象,比如明顯的消費異化現象,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能歸咎于私有制,之所以消費領域會出現異化現象,是由于人們過度地追求物質,在物質世界迷失自己,失去自我。人要想回歸自我,回歸本質,關鍵在于在紛繁復雜的物質世界把握好一個“度”。能把握好這個度,那我們是自由的、快樂的;反之,一旦超越了這個度,我們就會感到不自由、不快樂、甚至痛苦不堪。

關鍵詞 人 本質 勞動 異化勞動 異化現象

作者簡介:張曉莉,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助教,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遲浩,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004

一、馬克思“異化”理論的溯源

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將馬克思一生的研究成果概括為兩大發現:一為唯物史觀,一為剩余價值理論。恩格斯高度評價了馬克思的這兩大發現。在唯物史觀方面,恩格斯認為,就好比達爾文發現了物競天擇、生物進化的自然界規律,馬克思發現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在剩余價值理論方面,恩格斯認為馬克思發現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驚天秘密。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當中初步闡述了其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生產力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同上層建筑、社會存在同社會意識這“三對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后者均反作用與前者,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物質屬性。剩余價值理論則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即極其隱蔽的、建立在對工人剩余勞動剝削基礎上的、建立在工人異化勞動基礎上的、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勞動創造價值的殘酷剝奪。

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的研究起點就是“勞動”,而剩余價值理論的核心則集中體現為工人勞動的異化。

提到“勞動的異化”或者叫“異化勞動”,首先要弄清楚是“勞動”的概念。恩格斯將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形容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這一文件——《提綱》當中包含的,恩格斯給予超高評價的所謂馬克思的天才 “新世界觀”,指的就是馬克思的實踐觀,也就是馬克思的勞動理論?!短峋V》和《形態》一起被公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唯物史觀創立的基本標志。

這里馬克思所謂的“實踐”即勞動,馬克思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勞動,也就是改造世界的能力。正如馬克思在《提綱》的第十一條當中說的那句經典:“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人之所以為人,不在于人可以直立行走,不在于人具有語言,亦不在于人能夠思考,因為許多動物也可以做到直立行走,也具有屬于它們彼此溝通、交流的特殊“語言”,甚至有些動物也可以進行簡單的思考。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他具有勞動的能力、實踐的能力、能動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而這正是動物所望塵莫及的。馬克思認為勞動即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的本質,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

那么,又要如何來定義或者說解釋“異化勞動”呢?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異化勞動”這個概念?!爱惢瘎趧印庇直环Q之為“勞動異化”。馬克思用這個概念來概括和解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制度下,勞動者自身同他們所生產的勞動產品、以及他們所進行的勞動本身相互分離、相互對立的狀態。

既然勞動是人的本質,那么人在勞動中應該是自由的、是享受的、是樂在其中的;并且他們對自己通過這種自由、自覺的活動——勞動,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應該是滿足的、熱愛的、自豪的。為什么又會出現“異化勞動”呢?

原因在于,在私有制條件下,本來應該作為人的自由、自覺活動行為的勞動發生了“異化”,也就是說,在以私有制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社會,發生了“異化”。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勞動者和自己的勞動產品之間的異化;其次,勞動者和自身勞動活動之間的異化;再者,人和自己的類本質之間的異化,即人與自身自由自覺的活動及其所創造的對象世界之間的異化;最后,人和人之間的異化。

(一)勞動者和自己的勞動產品之間的異化

在通常的情況下,勞動者通過自身自由自覺的活動,即勞動,對生產資料進行加工,從而生產出勞動產品,這些勞動產品本來是屬于勞動者自己的,是可以自己享用的。而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的所有制是屬于資本家的私人占有的,因此通過自身勞動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不屬于勞動者自己,而是屬于資本家,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他們生產多少勞動產品,勞動者只能拿到僅僅維持生計的、極小的一部分勞動成果。也就是說,他們生產的越多,他們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在這里,勞動者對自己的勞動產品不是滿足、熱愛、自豪,而是不滿、厭惡、甚至憎恨,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因此說,勞動者與自己所生產的勞動產品之間的關系是分離、對立和相異化的。

(二)勞動者和自身勞動活動之間的異化

正如前面提到的,勞動,就是人類的或者說勞動者的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類的本質。作為人的本質,那么人在勞動中應該是自由的、是享受的、是樂在其中的。而事實上,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者,在勞動的過程中,卻并不自由,并不快樂,更談不上享受。恰恰相反,他們是痛苦的、不自由的、壓抑的、受束縛的。他們通常是收到資本家們的要求來生產某種或者某些勞動產品,從而進行某一項勞動。這就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者所進行的勞動并不是其自由、自覺的選擇,而常常是為了生計的、被迫的、無奈之舉。因此勞動者同自己的勞動活動之間的關系是分離、對立和異化的。

(三)人和自己的類本質之間的異化

所謂“類本質”就是人之為人的本質,也就是勞動、自由自覺的活動。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者,與自身所進行的勞動活動、勞動產品是相異化的,也就是說,勞動者作為人,同自己自由自覺的活動及創造的對象世界相異化、相對立、相分離,因此,也就同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了。

(四)人和人之間的異化

當人同自身所創造的勞動產品、勞動活動以及自身的類本質相對立的時候,必然的,也會同其他人相對立,也就是人和人之間的異化。

就像馬克思在《手稿》中描述的那樣:“勞動為富人產生了奇跡般的東西,但為工人產生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但為工人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造了美,但使工人變成了畸形?!睔w根結底,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之所以發生異化,其根源和罪魁禍首在于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制。

二、當下異化現象的現實思考

在生產資料是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不存在勞動異化的。但是,在某些領域卻存在著個別的異化現象。舉例來說,現在社會上存在著一種消費異化現象。我們用的手機,作為通訊工具,本來是為我們服務的,是被我們消費的。而現在卻有人被手機消費、甚至被手機奴役。隨著某國外手機品牌不斷推出新產品,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直到現在的第七代……每一次新產品的發布,國人都排長隊爭相購買,甚至為買價格昂貴的新產品而去“賣腎”……因此,有人戲稱該公司的第六代手機產品為“腎6”,實在是讓人唏噓。還有女士的包,本來就是一個日常用品,現在卻變成了攀比和炫耀的利器。甚至有人不惜天天泡面、饅頭、咸菜,為的就是省下錢來買個名牌包。更有甚者為了一個奢侈品牌包,不惜出賣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成為了包的奴隸等等,這些消費異化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三、人的本質的回歸

私有制的存在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勞動異化現象的存在,但是目前社會存在的消費異化現象,則是由于人們過度的追求物質生活,在物質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我。

眾所周知,人的本質是勞動,是一種自由、自覺的活動。通過勞動,我們生產出物質產品來滿足自身的生活需要。所以說適度的對基本物質生活的追求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把握好這個“度”。這個“度”如果把握好了,我們的生活就會是自由的、享受的、快樂的;反之,這個“度”一旦被超越,我們就會感到不自由、不快樂,甚至是桎梏的和痛苦的。

注釋: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61.

參考文獻:

[1]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http://baike.so.com/doc/5442854-5681204.html.

[2]中央編譯局譯.德意志意識形態.人民出版社.2003.

[3]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http://baike.so.com/doc/2147785-2272493.html.

[4]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三版).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異化勞動異化本質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回歸本質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童年的本質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WUU——讓“物”回歸其使用本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