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

2016-11-16 16:18強錦江
新一代 2016年15期
關鍵詞:讀圖圖像能力

強錦江

摘 要: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地理學科的特色??v觀多年來的地理高考試題,大有“無圖不成題”之勢。因此,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績的一個重要環節。地理教學中應強化學生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地理教學;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培養

地理圖像是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重要特征,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讀圖能力的培養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讀圖能力已成為高考地理重要的考核目標之一。在高考地理中,正在不斷加強對學生讀圖和析圖能力的考查,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地理試題都會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十分注重并采取相應措施大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夯實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讀圖分析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和高考地理試題中出現的地理圖像主要有地形圖、剖面圖、示意圖、地理統計圖、景觀圖和地理漫畫等,這些圖像類型中蘊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但不同類型的圖像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首先,要使學生理解地圖所包含的要素。分析地圖的關鍵,是找出地圖中的有效信息資源,要對地圖中的圖例和注記的含義熟悉掌握,從而才能進行地理知識的遷移,理解地圖內容的含義。例如,在地理教學中,根據等高線的圖形以及顏色了判斷地圖總各個區域的地貌類型、分布范圍以及地形的起伏變化等信息資料。所以,地理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理解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這樣才能為學生學習地理、正確讀圖打好基礎。

其次,要對地理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名詞熟練的掌握和理解。對于容易混淆的地理名詞,老師要解釋各個名詞的含義,讓學生加以理解,從而區分并記住這些地理名詞。如在學習“氣旋與反氣旋”“高壓與低壓”“冷鋒與暖鋒”等知識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找出這些專業術語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進行歸納分類和對比,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除此之外,要使學生完全掌握地理詞匯的含義,就要使學生明白詞匯的來源和形成的原因以及詞匯的特點,并且聯系生活實際來解釋和闡述。比如,亞熱帶季風氣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它的形成原因,來使學生對詞匯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只有熟悉掌握地理專業詞匯,才能夠使學生讀圖分析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二、掌握讀圖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和技巧

學生在平時讀圖的過程中,除了要背熟地名,能夠做到在地圖上迅速指出正確的地理位置,同時學生要根據地圖上標注的各種顏色來判斷地理問題和解決實際的地理問題。比如,以西北地區地圖的解讀為例。老師首先在課堂上出示西北地區圖,讓學生根據地圖的圖例等與教師一起用語言描繪出西北地區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重要的山脈、河流以及它們分布情況、大致的海拔高度、氣候特點、河流名稱及其流向、大致水文和水系特征等等地理信息。同時,根據西北溫帶及暖溫帶的荒漠地區和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的地理位置以及東西自然地理環境方面所存在的差異,居民點的分布情況以及分布規律、農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以及交通狀況等信息,讓學生進行比較,用讀圖得出的結論與地理教材中對西北地區的敘述是否一致。這樣的方法,可以是師生共同讀圖,教師先行示范,學生跟著模仿,不僅能夠使學生記住地圖的各種信息,而且對學生準確快速地從地圖中提取、儲存有效的地理信息非常有利,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教學效果。

三、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及析圖能力

讀圖能力的關鍵是完整而準確地獲取地理圖像中的有用地理信息,并調動相關知識對所獲取的有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最終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或位置特征)、變化規律、組成結構、形成原因或與其他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為更好地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使學生能較順利地讀懂各種地理圖像,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不同類型的地理圖像,有意識地設計出系列問題來引導學生讀圖,引領學生正確的讀圖方向,以免學生不知如何入手,或者出現在讀圖過程中“胡思亂想”、偏離主題的現象。例如,對于地圖可設計“在哪里”(位置、范圍)、“有什么”(地理事物)、“怎么樣”(分布特征)、“影響或意義如何”(與其他事物的聯系)、“形成原因”等問題;對于統計圖可設計的問題有“是什么”(地理事物或要素)、“有多少”(總量及變化量)、“怎么變化”(變化趨勢或規律)、“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形成原因”等。讓學生通過讀圖回答這些問題,一層一層地引導學生把讀圖引向深入,一方面把地理圖像中蘊含的地理信息完整而準確地提取出來,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會對信息進行加工、重組和取舍,實現由圖到文的順利轉換,并運用所學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逐步提高讀圖析圖能力。

四、充分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增強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多媒體教學可以將一些地理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使文字知識圖像化,實現文圖轉換,既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又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解城市天氣受鋒面天氣系統的影響時,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鋒面過境前后及過境時的天氣變化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結合多媒體特有的聲音效果,不僅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還能讓學生充分理解整個變化過程,掌握知識要點。通過這種形象的文圖轉化,可以將與地理相關的基本規律、基本原理等以動畫的形式牢牢地印在學生的大腦中,這樣就在教學生形成心理地圖的同時,間接地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圖教學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讀圖能力是高中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能力是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要求。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必須不斷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通過地圖充分掌握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實現地理綜合素養的提升。

猜你喜歡
讀圖圖像能力
改進的LapSRN遙感圖像超分辨重建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有趣的圖像詩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讀圖
讀圖
讀圖
遙感圖像幾何糾正中GCP選取
趣味數獨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