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中的人文化教學

2016-11-23 00:05劉春桂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工具性語文課人文精神

劉春桂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教書育人,更應該深刻領會“以人為本”的精神實質,并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切實實施。因為語文這門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既要注重其工具性,又要注重其人文性。特別是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師,更要努力去關注學生身心發展,以學生為本。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到以人為本呢?以下是我的幾點淺顯看法。

一、確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闭Z文課本的篇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無不富于人文精神。它們不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立足課堂,進一步把人文精神貫穿在教學的始終,方能使課堂散發人性之美。

一個具有人文素養的人必定把“生命”看成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從而珍惜它,謳歌它。在教學時,我們應努力讓學生在閱讀理解中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建立他們“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世界。傳統的教學在知識傳授上往往過于注重語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在教學手段上則經常采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或者老師引導學生質疑,再由學生回答的方法。然而,這種“為學習而學習”的“師本位”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本身就忽略了對學生的關懷,忽視了對個體發展的關懷。要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我們的課堂教學首先應該是人文的。閱讀是一種自主的、多元的行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閱讀感受,正是“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種林妹妹”,教師怎能限制學生的所疑所惑、所感所悟呢?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可以提問,可以說說自己的感想,還可以回答別人的問題……總之,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怎么說都可以,教師不界定對錯,只引導評價好壞,一方面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另一方面讓學生從老師的的評判中體味到如何抓住重點。如何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如何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在教學《雪孩子》一課時,有學生就這樣說:“我明白了睡覺時不要把柴堆放在火爐旁邊不然會著火的”(很好,懂得了一個安全知識);雪遇到熱會化成水,水會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形成云“(不錯,學到了一個氣象知識):還有的學生注意到插圖非常漂亮,細心的孩子甚至發現圖上”“雪孩子融化時,連小鳥都哭了”(多么善于觀察?。。?。

這樣,在暢所欲言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被語言文字所呈現出來的情景打動:為失火時小白兔仍渾然不覺而焦急萬分,為小白兔最終獲救感到歡欣鼓舞,也被雪孩子的勇于獻身深深感染,從而感受到生命的寶貴,甚至開始思考生命價值之所在。把語文課從以往較濃的思想教育中解脫出來,“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還語文課的真實面目——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精神。

二、賞識學生,幫學生樹立并展示自己的信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心中有了想法之后,教師要鼓勵他們勇敢地說出來,要抱著欣賞的態度看待每一個學生的發言,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有信心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一環尤其需要人文關懷,教師要兼顧優生差生,力爭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各抒己見。

如教學《想別人沒想到的》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想別人沒想到的。在學生理解了課文之后,針對課文后面泡泡里的話:“我也想到過別人沒想到的事”。我設計了課外延伸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思維,說說:如果讓你畫風,你將如何畫呢?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這時,有個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也舉起了手,我把機會給了他,他猶豫地站起來,紅著臉結結巴巴地說:“如果讓我畫風,我會……我會畫……?!庇捎诰o張,思考得不成熟,他忘記后面自己該說的話了。此時我并不急于讓其他學生發言,而是耐心地鼓勵他說:“別緊張,慢慢說,你畫的風一定是別人沒想到的?!边@一句評語,大大增加了這個學生的信心,最終他思考的角度很獨特,并完整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受到了大家的贊賞,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從這位學生發言時投入以及自信的神情中,我想他一定會享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這樣,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也富有創意地結合起來了。

三、以創新精神為本,盡情展示人文之美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創造是每個人身上所潛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時刻要擴張、發展、成熟,而且一旦有了某種機會就會主動自我表露。沒有閱讀創新能力的訓練,閱讀教學就失去了它的人文光彩。如《司馬光》一課,課文接尾寫“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苯又?,我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想象,假如,你是當時在場的小朋友,看到缸里的小朋友得救后,你會怎么說?怎么做?讓大家話說《缸里的小朋友得救后……》。有的說:“謝謝你,司馬光。謝謝你救了我,你剛才叫我不要爬假山,我就是不聽,今后我再也不趕了(懂得了安全性)?!庇械恼f:“我真笨,只知道喊喊叫叫,卻不知道想辦法救人。(懂得遇事不要慌張)”有的說:“司馬光,你真行!以后我要向你學習(懂得遇到危險,要動腦筋,想辦法)。有的說:“我們剛才只要把花園的那根長木棍撿來,把木棍放進缸里,把水缸撬倒,有可能水缸也不會破,又可以救人(懂得想出辦法,既能救人,又不破缸,真是一舉兩得)。這種海闊天空的想象,展現了學生純潔、善良的心靈,在創新活動中閃現著人文精神的美麗。

作為教師,要把人文素質的養成滲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和社會實踐中,在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貫徹人文精神,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充滿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滿創造力、想象力的語文學科真正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學科。

猜你喜歡
工具性語文課人文精神
可怕的語文課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共生——核心素養下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培養
語文課里掙分忙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語文課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從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讀《林黛玉進賈府》
語文教學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尋找歷史的縫隙——關于“人文精神討論”的述評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