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2016-11-24 13:54張光軍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張光軍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數學對學生數學能力的要求也上升了。小學基本數學能力對學生學好數學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具體介紹了小學生應當具備哪些數學學習能力及如何培養這些學習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學習能力 培養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和發展,教育目標明確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創新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技巧的使用使小學數學課堂效率顯著提升。但是近年來,小學數學難度不斷加深,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傳統教學方式影響下,學生習慣被動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概念,使學生沒有培養起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一旦碰到學習上的難題就急于尋找老師或家長的幫助。家長們都反映老師的作業一加深難度,就成了家長們必須完成的功課,學生則在一旁看著家長。長此以往,數學課業壓力不斷加重,而學生的基礎又沒有得到夯實,對數學的畏難情緒也就逐漸加深?;诖?,如何培養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已經成為教育者們需要探究的重要課題。

一、數學學習的具體能力

1.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學科不同于語文等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要求小學生學習數學時逐漸培養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所謂邏輯思維能力就是一個人能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包括對事物的觀察、分析、推理、判斷、抽象等能力,運用科學方法,準確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一種能力。數學正是運用數量關系反映客觀事物和規律的一門學科。盡管數學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但是學生想要真正掌握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舉一反三的能力

數學題目是千變萬化的,老師能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的題目是十分有限的。這就需要學生根據所需內容進行舉一反三的推理學習。舉一反三是一種類推的思考能力,即通過固有結論推斷出類似的結果,從而解決新問題。掌握好這種能力能幫助學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可以結合老師教授的內容,對沒有碰到過的數學難題進行推理計算從而解決問題。同時這種能力鍛煉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學習中減少對別人的依賴性。

3.總結反思的能力

總結反思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一個人的記憶有其遺忘規律。當學生識記一個全新知識點后,記憶遺忘就會發生效果,而且遺忘有其特殊的規律,那就是先快后慢,學生當天的遺忘率可達百分之七十二之高,往后遺忘率慢慢降低。學習完后,對骨架支柱的內容學生不容易忘記,但是細枝末節往往容易被忽視。因此學生養成總結反思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4.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學習數學不單是為了完成作業、應付考試,真正的目的在于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結合數學原理和公式,學生能思考問題,從而解決問題?,F實生活中,科技研究需要用到數學演算,經濟變量的統計需要數學公式,拋物線的軌道確定需要數學推理等,就連日常中買菜也離不開數學運用。因此,理論聯系實際是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

二、培養數學能力的具體方法

1.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

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老師在課堂中就要根據邏輯分析具體數學問題。老師講解一道數學題時,首先要對數學題目展開分析,將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為一個個基礎問題。例如,講解較復雜的加法運算時,老師可以將他們簡化成10以內的加法運算,利用進位法計算最終結果。老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根據已知的條件,按照題意推出未知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學生已經學過的簡單內容,隨著一步步簡單步驟的堆疊推理,復雜的數學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2.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有規律性的,許多內容看似不一樣,其實運用原理一致。因此老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啟發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的學習。講課的時候,老師要注意有針對性地對相近知識點進行總結。例如,長方形可以劃分為兩個三角形,學生學習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法后,老師可以引導其用三角形的面積相加法推理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數學中許多知識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如學習找規律內容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列舉數列:1,2,2,4,3,6,4,8,5,10…想要找出這樣的數列的規律一開始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老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后給出正確的答案?;谶@種找規律的方法,再給學生布置類似例題讓學生思考解決,從而培養起學生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

3.總結反思能力的培養

老師結束一堂課后,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總結思考這堂課中所學的內容。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總結反思的能力。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上課效率較低,作業錯誤率過高或完成作業的效率較低。對于學習中存在問題的學生,老師要細心教導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之處,并說出自己認為導致學習出現問題的原因,學生開始認識到問題后,老師要指導學生自我反思:怎樣做才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同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參考意見,幫助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問題。

4.理論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夯實學生理論基礎,還要讓學生學會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學會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學習完圓的計算方法后,老師可以讓學生探究為什么在400米的跑道上,運動員的起點不一樣,但是終點卻是在一個地方,又如讓學生利用樹影長推測大樹的實際高度等。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并將課堂知識搬到實際生活中。

小學生想要學好數學,就要培養起邏輯思維、舉一反三、總結反思、理論應用于實踐等能力。老師要根據教學需求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幫助學生培養基本數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今后開展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黃豐雷.立足常規,提高數學學習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2).

[2]李靜雯.學生在課堂上“當家做主”,思維帶動能力培養[J].亞太教育,2015(32).

猜你喜歡
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淺析(二)
中學數學教學方法初探
學業導師制對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造成的影響
高中語文教學探微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