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實現小學應用題教學生活化

2016-11-24 13:55張素平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應用題小學數學

張素平

摘 要: 數學知識學習最終要落實到實際應用上,應用題是一種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有效形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學習是較枯燥的,要消除學生這種看法,教師就要努力采取有效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生活與應用題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創設問題化教學情境,提供一些與他們生活相關的素材,以實際活動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為學生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生活化

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數學課程標準》給我們指明了正確的道路:“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睂τ趯W生來說,興趣和信心是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因素,是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積極、主動探索欲望的根源所在,因此,教師要采取有效組織和引導的形式,將所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及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現實作用,感受到數學的樂趣所在,最終達到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針對應用題教學進行了生活化探究,有了一些體會和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創設問題化教學情境,將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激發出來

從心理學范疇來說,如果學生感性輸入的信息與他們的認知結構存在中等程度的不符,他們的興趣就會呈現最大限度的增長。在進行一般應用題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購買一些常用的學習用品,并以此作為應用題的材料。我們可以這樣向學生提問:如果你有××元錢,需要買某些文具,能買多少個?文具的單價是多少?當學生提供必需的信息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編應用題。

又如學習幾何類應用題時,我們可以結合實際為學生創設這樣情境:大家都有自己的房間嗎?你們想把自己的房間設計得更美麗一些嗎?現在有一套新房需要設計師,你來試試吧。它的廚房地面長4米,寬是2米,所買瓷磚都是邊長為8厘米的。請你幫忙算一算,總共需要多少塊瓷磚?

進行分數類應用題學習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知識,筆者將我校六年級學生的體育測驗達標數作為參考標準:六(1)班有31人達標,六(2)班有29人達標,六(3)班有32人達標,如果讓你做體育老師,你會讓哪個班的學生參加教委組織的達標復測呢?很多學生不經思考就選擇了達標人數最多的六(3)班,但是,很快他們就推翻了自己的結論,發現不僅要看達標人數,還要將班級總人數考慮在內。于是學生結合班級總人數算出班級達標率的百分比,并選出達標百分率最高的班級。在計算過程中,學生對百分數的理解得到有效提高,明白百分數應用的意義所在,為將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為學生提供與生活相關的素材,使他們更好地理解題意

有些學生會覺得數學枯燥乏味、難以理解,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數學學習與實際相脫離。因此,教師要選擇一些學生感覺非常熟悉和親切的生活題材,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才會較為輕松,體會到生活是數學的來源,生活中處處都能看到數學,經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學生可對應用題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如學習百分數的應用題時,筆者為學生準備了一些銀行的利息單,并讓學生計算,如果存入1000元,存款期為一年,一年后連本帶利得到多少錢?此類問題學生在家庭中經常會見到,理解起來沒有什么難度。當學生初步掌握百分數應用題的計算方法時,筆者就讓學生自編一些銀行利率的習題,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利率、本金、利息的概念,這些問題也會變得具體而清晰。

三、展開豐富多樣的實際活動,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逐步加深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到數學在現實中的意義,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或生活經驗,為他們創設豐富多彩的實際活動,當學生的知識能夠運用到現實中,他們對數學的體驗就會更豐富。復習平均數的應用題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問題:平均數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能用它們解決哪些問題呢?學生經過調查和實踐給出很多不同的答案。

1.計算幾組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可以用到平均數。如第一組有14個學生,做對了52道題;第二組有12個人,做對了50道題;第三組有12個人,做對了54道題;第四組有16個人,做對了54道題。根據這些數據就能得出平均每組做對(52+50+54+54)÷4=52.5道。還能得出全班平均每人做對(52+50+54+54)÷(14+12+12+16)=3.88道。

2.計算平均每月的電費金額。學生將自己家每月的電費單子統計出來,先算出全年的電費開支總額,再用總額除以12,就能得出每月的電費平均額。這樣,學生就會對節約用電有較為深入的體會。

3.在“獻愛心”活動中,全校共240人,籌得善款1200元,就可以算出平均每人捐款5元。

這些活動都是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能夠得到更好的運用和發揮,課堂教學目的更容易達到,復習課收到良好的效果,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促進學生探索精神的形成

新課標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發展作為教學根本,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并引導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對未知世界進行想象和探索。

如學習統計應用題時,筆者在實施教學的一星期之前為學生布置了一份搜集數據的作業,搜集完畢后制成統計表,并結合所得信息說出自己的看法。學生制作的圖表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統計本地區的計算機臺數,有人統計本地的小汽車數量,還有人統計本地外出務工人員的數量。統計完成畫出圖表后,根據自己的圖表信息提出若干個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學生能夠將相差數、倍數、百分數等知識應用起來,豐富了知識結構,使他們對統計類應用題有了較深的理解和體會。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如果教師能夠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就能看到學生無窮的潛力。學生對知識的運用不是單純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處事能力等,都會相應地得到提高,都會為學生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鴻亮.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思考和實踐.廣西教育,2015,17.

[2]羅布.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探索和分析.大東方,2015,12.

[3]萬舒心.如何走出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困境.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7.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應用題小學數學
應用題
有限制條件的排列應用題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應用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