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

2016-11-28 10:08李超
商情 2016年40期
關鍵詞:稅收負擔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李超

【摘要】現如今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個人收入水平也不斷提高,愈來愈多的人成為了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針對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便相應而生,并越發受到納稅人的重視。對個人所得稅進行籌劃,合法、合理地避稅、節稅也因此顯得更加重要。本文結合個人所得稅和納稅籌劃的相關理論知識,對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納稅籌劃 稅收負擔

富蘭克林曾說:“人的一生中,有兩件事不能避免,一個是死亡,一個是納稅?!比缃?,個人所得稅在我國財政收入中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從發展的角度上看,個人所得稅是一個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的稅種。相應地,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受到了眾多納稅義務人的重視。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就是在對稅收政策和制度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個人納稅義務人的具體情況,向納稅人提供合理的納稅建議,從而使納稅人合法減輕稅負及規避稅務風險的一種實踐性很強的科學方法。以下我們從個人所得稅籌劃的基本思路著手,來探討如何針對個人所得稅的局限性來改進納稅籌劃的方案。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基本思路

(一)考慮影響應納稅額的因素

影響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應納稅所得額和稅率。一般情況下,應納稅額和它們成正比關系,即應納稅所得額越大,稅率越高,應納稅額也就越大。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取得的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后的余額。當使用比例稅率時,可以將所得進行合理的設計、安排,使其適用較低的稅率;當使用超額累進稅率時,扣除的費用越多,所適用的稅率級數也就越低。

因此,要想通過納稅籌劃來降低稅負,無非是從這兩個因素入手,要么找到合法又合理的方式來降低應納稅所得額,要么進行一系列周密的設計,讓應稅所得適用較低檔的稅率。

(二)利用不同納稅人的不同納稅義務的規定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根據納稅人的住所和其在中國境內居住的時間,劃分為居民納稅人與非居民納稅人。這兩種納稅人的稅收政策也大不相同,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無限納稅義務,就其境內和境外所得征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境內所得征稅。因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身份的不同劃分,給個人進行納稅籌劃創造了一定空間。

(二)利用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是稅制設計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貫徹一定時期一國或地區稅收政策的重要手段。國家為了實現稅收調節的功能,一般在設計稅種時,設置一些稅收優惠政策?!秱€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財政部、國稅局的若干規定,都對個人所得項目制訂了一些減免稅的優惠政策,比如對個人取得的國債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等。這些稅收優惠政策為個人所得稅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創造了條件。納稅人如果充分利用了這些政策,就能夠實現減輕稅負、享受節稅的目的。

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存在的局限性

(一)分類所得稅制,稅收負擔不公

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分類所得稅制,這樣使得稅收負擔不公。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收入的人們取得收入形式與途徑逐漸多元化,途徑的增加伴隨著隱藏收入方式的增加,因此逃避稅款就變得相對容易,稅務部門監管難度加??;然而普通工薪階層的人們獲取收入的途徑比較單一,稅款直接有單位代扣代繳,稅收監管起來比較容易,逃避稅款可能性較小。

(二)稅率設計與費用扣除標準調整不合理

我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薪薪金采用3%到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采用5%到45%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其他所得采用的是20%比例稅率,超額累進稅率的級次較多,最高一級稅率偏高,這樣不利于稅務部門的稅收征管,也不利于提高工薪階層工作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我國現行的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忽略了地區、物價、通貨膨脹等因素,我國從1994年起征收個人所得稅,當時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標準為600元,2006年起調整為1600元,2008年起為2000元,到了2011年為3500元;地區的差異、物價的波動、通貨膨脹等使得人們維持個人基本生活水平的存在一定差異,而費用扣除標準統一,其一經確定幾年不變,因此調整的不及時導致稅收負擔不公平。

(三)稅收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作為納稅義務人,沒有考慮整個家庭的基本生活開銷情況,難以體現出個人的實際負擔情況。除此之外,收入來源較多,很多隱形收入無法控制,稅務監管力度較低,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難度較大;稅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等。

三、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改進措施

(一)實行分類所得制

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可以實行混合所得稅制,既有分類所得稅制同時也有綜合所得稅制。由于實行分類所得稅制造成稅收不公,如果采用綜合所得稅制有可能使得稅源失控稅收流失,應此二者結合可以體現稅收的相對公平。同時可以減少超額累進稅率的級次,適當的降低最高一級的稅率,逐漸向國際上的“寬稅基、低稅率、少級距”接軌,從而逐漸縮小貧富差距。

(二)設計合理的稅率及費用扣除標準

設計稅率與合理的費用扣除標準,遵守量能負擔原則,即收入較高的納稅人應該多繳稅款,收入較低的少繳稅款,收入特別低的無需繳稅。但也不能太高,若太高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將大面積減少,使得稅款流失,這樣不利于增強人們的納稅意識;也不能過低,否則人們難以維持基本的生活;同時稅率的級次的劃分需細化和分類,此外也要考慮納稅人家庭的基本生活開銷情況,更加人性化的調節稅收標準。

(三)完善我國的相關的法律法規

要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稅收相關的法律法規,應加強個人收入的監控,稅務機關也要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嚴厲打擊偷逃稅款的違法行為。同時,國家相關部門應大力宣傳稅法相關的知識,使納稅人意識到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各部門要相互配合,逐漸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征信體系,營造誠信納稅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韓穎.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方案探討[J].會計師,2014,(11).

[2]李微.新政策下的個人所得稅籌劃[J].財務與管理,2013,(10).

[3]王傳奇.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J].北京大學,2013,(09).

猜你喜歡
稅收負擔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營改增對鐵路企業的影響分析
我國個人所得稅問題研究
網絡紅包之個人所得稅問題探討
中小企業納稅籌劃探析
稅務會計師在中小企業的作用及認識探究
納稅籌劃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淺析“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的稅負變化及應對措施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淺析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