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機制

2016-11-28 11:22龔泗琪李張兵
求知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機制大學生

龔泗琪+李張兵

摘 要:當前高校中個人主義意識傾向明顯,就業形勢嚴峻,以及長期和平穩定的環境,會影響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培育。但是,大學生不容樂觀的國家安全意識,全社會未形成強烈的國家安全意識氛圍,以及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強弱會影響未來國家安全走向等,使得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又具有緊迫性。構建國家安全威脅的引導機制、國家安全憂患的激發機制、國家安全教訓的認知機制以及國家安全教育的法規機制,可成為應對之策。

關鍵詞: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他勉勵廣大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有無與強弱,是衡量其有無愛國心的重要體現。因此,構建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機制,有利于促進青年學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愛國情感的培育。

一、影響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因素

國家安全意識是指在心理意識層面對與國家安全相關問題的歷史、現 狀、發展、規律、本質等的認知、評價和預期。影響當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人主義意識增強,個人利益優先傾向。中外文化交流頻繁使得西方個人主義思潮涌入中國,并深刻影響價值觀正在塑造中的高校大學生。個人主義強調以人為中心,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有利于激發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具有人道性與合理性。但是, 個人主義也包含有利己主義,強調個人利益、自我價值的至上性,強調以個人為本位[1]。我國市場經濟大環境與獨生子女家庭小環境,為個人主義思想生根提供了土壤,大學生容易滋生個人利益優先傾向。當代一些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甚至缺失,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全社會對集體主義教育的宣傳和引導都大大降低了,整個社會對培育青年人的集體主義精神不夠重視[2]。新時期大學生呈現一些新特點,如“自我意識增強,追求目標個性化,價值目標的功利化”[3]。

第二,就業形勢嚴峻,重點關注人生出路。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始終是社會熱點話題,鑒于經濟制度、就業保障與指導制度、教育戶籍法律制度以及促就業活動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響,高校畢業生很難滿意就業[4]。就業質量直接關系到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的大學生生計,因而職業前景成為大學生活中經久不衰的“話題”與“心病”。從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看,大學生對自己職業前景的關注與焦慮,是為了滿足低層次的生存需求,當這種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時,就不會投入更多精力關注自我實現的需求。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許多大學生寧愿花費很大精力與時間考取各項證書以期增加就業籌碼。

第三,長期和平環境,形成天下太平的慣性思維。從全球層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在“遙遠”的70多年前,此后雖然有過幾次局部戰爭,但是大規模的世界性戰爭并未爆發,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觀念深入人心。從國內層面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戰爭硝煙淡出我們的視野,隨處可見歌舞升平現象,流血與沖突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國內的和平穩定環境使得處于安逸生活中的國民和整個社會意識不到安全威脅。因此,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深受其所處社會環境影響,國家安全在其心中只是一種模糊遙遠的概念。

二、構建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機制的必要性

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彪m然我們處在和平盛世的時代,但是必須時刻保持憂患與危機意識。青年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對其進行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具有戰略意義與必要性。

第一,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現狀不容樂觀。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內涵是不斷拓展的,既包括傳統安全威脅,又包括非傳統安全威脅。雖然大學生在概念層面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對國家安全深刻的豐富內涵認知有待加強。網絡時代大學生對國家安全法律和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知之甚少,導致對自身的網絡行為是否危害國家安全、危害程度及其后果缺乏認識。當代大學生雖然有著熱忱的愛國之心,但是年輕的他們對正確的價值觀認識還不夠。況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和老師、家長交流較少,很容易被網絡影響,所以我們應當加強凈化網絡的力度。

第二,全社會未形成強烈的國家安全意識氛圍?!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每個公民都應該關心國家安危。但是公民對國家的責任不僅僅體現在國家出現危難的時刻,更應該體現在國家出現危難前對危難的憂患意識,預防國家危難比應對國家危難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與美日等國家相比,我國國民的憂患意識要薄弱得多。一方面,西方國家叫囂“中國威脅論”,使得一些國民自我感覺國家很強大,出現麻痹思想,降低了憂患意識。另一方面我們不斷倡導中國和平崛起,這種和平色彩在國際社會也許能夠起到增信釋疑的效果,但是也會降低國民對中國崛起過程中遇到阻礙的警惕性,中國是否能夠和平崛起不是自己單方面所決定的,國民必須要有和平崛起受到挑戰的憂患意識。此外,國土面積、國內穩定環境、國防政策以及公眾價值趨向等都不利于營造強烈的國家安全威脅氛圍。

第三,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強弱會影響未來國家安全走向。當代大學生將會成為未來二三十年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甚至有些優秀者將進入國家決策核心圈。在對價值觀塑造十分重要的大學階段,學生國家安全意識被打造的強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未來對國家的責任感和忠誠度,關系到國家安全發展的方向。此外,由于我國社會主義性質,西方一些極端反華保守勢力對我國社會制度極其仇視,想方設法地要進行破壞。而我國青年大學生是他們重點進行和平演變的對象,如果我們不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其政治敏銳性,少數大學生可能會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引導和蒙騙,大學生群體會被引向反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有可能蒙受巨大損失。

三、建構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機制

影響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因素復雜多樣,因此,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構建多樣化提升國家安全意識的機制。

第一,構建國家安全威脅的引導機制。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笨梢?,“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面對多樣復雜的國家安全威脅,需要構建應對國家安全威脅的引導機制,讓大學生了解各種國家安全威脅的形式、內容和危害。在國家安全的學術研究層面,有關學術機構要專門遴選一批專家跟蹤與國家安全有關的時事熱點,展開詳細研究,并做好把研究成果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給社會的準備。

第二,構建國家安全憂患的激發機制。美國作為世界頂級大國,其綜合國力強大,幾乎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夠威脅其生死存亡。但是美國人骨子里依然流淌著強烈的憂患意識。美國精英極為重視培育人民的憂患意識,激勵本國民眾居安思危,發奮圖強,從而樹立起官民強國強軍的意識。我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安全威脅挑戰更加嚴峻,更應該加強憂患意識教育。習近平曾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為了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需要有意識地構建憂患激發機制。在與國防有關的節假日期間,教育部門要統一部署形成制度,每年設定某一項或幾項國家安全危機主題,組織開展相關活動,比如辯論賽、文藝晚會、征文比賽、危機應對模擬演習等,在全國高校范圍內形成關注國家安全的憂患氛圍。當遇到傳統安全或非傳統安全威脅事件發生時,學校有關部門應實時組織相關科研領域專家,從國家安全角度,面向全體學生舉行報告會,同時學校相關社團應積極參與,開展應對所發生事件有關的活動。

第三,構建國家安全教訓的認知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歷史的教訓更應引以為戒。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在人類文明史上,古今中外許多曾經霸氣十足不可一世的王朝或國家,最終不能擺脫被顛覆的宿命,實際上,在這些鼎盛王朝滅亡的教訓中,蘊含著豐富的可以汲取的智慧。要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歷史上大國興衰的教訓足以提供鮮活的有說服力的素材,因此,高校需要構建一套國家安全教訓的認知機制。在課程層面,大國興衰等相關歷史應該進入課程教學體系,可以是國防教育課程,或通識教育課程,或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等。在性質層面,大國興衰歷史課程學習必須定位為必修課,確保足夠的教學時間,需要對大學生進行一定強度的知識灌輸,進行嚴格的考核,沒有相當程度的知識積累,相關意識的形成只能是空中樓閣。

第四,構建國家安全教育的法規機制。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畢竟不同于專業素質教育,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直接效益,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投入過多精力會占據其他活動的時間。國家安全是既模糊又遙遠的概念,在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背景下,過于強調國家安全危機意識反而會有杞人憂天之嫌,國家安全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積極性也會大受挫折。實際上,各大媒體、各級教育部門、學術機構以及各高校要形成上下聯動、多層次多維度的國家安全危機教育的氛圍,需要一個權威性的依據。在現代社會,依法教育是最權威最具人心的行為準則,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不涉及國家安全教育問題,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雖然規定學校國防教育與社會國防教育的義務,但是只是原則性的規定,沒有進一步具體的可操作細則以及監督措施。因此,國家要積極推動在國家安全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或者完善原有的一些法律,以增強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的法律權威性。

參考文獻:

[1]楊桂森.個人主義思潮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對策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5):87-90.

[2]王天兵.試析當代大學生集體主義觀的缺失與建立[J].中國高等教育, 2011(9):55.

[3]李義豐.新時期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高教探索, 2010(6):131-134.

[4]徐 靜.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制度因素及治理對策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3(9):100-104.

猜你喜歡
機制大學生
基于目前班級閱讀下幼兒多元表達內在機制的創建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淺談基于Java的異常處理機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