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中的情境創設

2016-11-28 12:22蔡方
求知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情境導入有效教學小學語文

蔡方

摘 要:有效的教學情境導入要極具生活性,重視形象性,問題有內涵,還要簡潔明了。教師通過情境架起一座橋梁,使得學生能實現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情與理性以及舊知與熟知的溝通和轉化,從而使學習和理解變得容易和有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導入;有效教學;合理創設

一、必不可少的教學情境導入

知識是每個人健康發展的精神食品,但你不能以單調乏味的方式來理解消化知識,尤其是面對小學生的時候,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性的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需要把知識融入一定的情境當中。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導入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教師的常規教學工作之一,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便是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

筆者認為有效的教學情境導入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征。

1.極具生活性

創設教學情境時,既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又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只有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真切地認識到知識的價值。有效的教學始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而學生的經驗又包括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因此教學活動的起點應是挖掘和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

2.注重形象性

情境創設時要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聯系起來,使其具有形象性。我們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導入,要能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得到豐富,從而促進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為了使它能有效地激發和引導學生產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超越自身的經驗局限和時間空間的限制,情境的創設也應是形象具體的,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能推動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發展。

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是實際活動和具體的事實。他們對教學中的游戲活動比較感興趣。如,《田忌賽馬》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兩組撲克牌比大小,三局兩勝就算贏的游戲的形式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文本視界,給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再如,二年級上學期《識字3》的教學,我發給每組學生1支毛筆,讓他們摸摸看看,對毛筆有個真實的感知。孩子們對毛筆十分好奇,接著讓學生對毛筆的構造進行討論和闡述,得出了毛筆的構成:竹竿下接著軟軟的毛。竹字頭下放個“毛”, 筆字就造出來了,學生對此印象深刻。

3.問題有內涵

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導入一定是有內涵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設置問題,使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成為學生感知的思維對象,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沒有問題就難以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就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主動深入思考。

4.簡潔明了

并不是搞活動、提問題、進行對話就是有效的教學情境導入,簡潔明了地由題目引入,直接揭示課題,也不失為一種簡潔有效的教學情境導入。

例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的教學導入活動中,教師可以直接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比缓笞寣W生圍繞課題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遇到的問題。同時大家也提出了新問題:父親跟母親分別在什么情況下這樣說的?巴迪對兩種根本不同的評價有什么反應?母親和父親說的話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三、合理適度地創設情境導入

情境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征的實際事物或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情境架起了一座橋梁,使得學生能實現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情與理性的溝通和轉化,從而使學習變得容易和有趣。

情境只是學習的憑借或工具。若學生已進入抽象思維,那就不用什么東西都回到形象上去。如果事事都回到形象上去,反而壓制了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情境是為教學服務,是為有效教學、優質教學服務的。

參考文獻:

[1]林崇德.品德發展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鐘啟泉,崔允漷,張 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情境導入有效教學小學語文
情境導入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的“情境導入”藝術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情境導入的應用
數學課堂的導入技巧研究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