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教學策略 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2016-12-01 10:15田秀俠
新課程·中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田秀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不斷深入,初中歷史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多樣化,課堂上展開有效的教學,能夠在第一時間內讓學生與老師之間互動,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高效率地完成學習難點,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由此可見,課堂教學中有高效性的實踐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實現教師在課堂上的高效率,作為初中歷史老師,應巧設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打造初中歷史課堂的高效性。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策略;高效課堂

新課程的有效改革和實施,使我國的教育呈現出了一個日新月異的畫面,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高效學習已成為教師的重點內容。新課程對初中歷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是教師都要面臨的問題。課堂的有效教學就是要求歷史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理解課堂知識,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努力提高歷史教學水平。

一、轉變教學模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課堂中的組織者,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老師教學的積極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決定著教學質量。以往的課堂上老師是主宰整個課堂的,學生的任務就是認真聽講,老師畫出重點知識,學生課下背誦,往往學生對知識很難理解,因此在加深記憶的時候也很困難。因此,有一部分學生難以融入課堂中,逐漸地降低了對學習歷史的興趣,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是讓學生學會靈活掌握知識,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來分析和理解知識,老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針對過去枯燥的教學,教師要建立師生之間互動的融洽關系,讓學生進行自主探討知識,互相說出自己的意見,共同吸取對方的優點,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讓我們的歷史課堂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豐富化,從而能夠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關鍵。

二、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它是具有延伸性的,具有文化的傳承和文明的軌跡。那么,我們更應該學好歷史和了解歷史。學生在學習時興趣是首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如今,許多學生喜歡看一些歷史小說、歷史電影和電視劇,卻很難融入老師的課堂中,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引導學生的興趣,并且將學生的這些興趣發展為愛好,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把電視、電影和課本中的相關內容結合起來,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徑地向學生傳遞信息。提供給學生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使枯燥的歷史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老師讓學生觀看當時開國大典的真實畫面,結合實際課文中的知識點,了解中國是如何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從而能真正站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情感上得到了共鳴。

引導學生熱愛歷史,享受學習歷史給我們帶來的感受,使學生能把學習歷史當成一種愛好。又如,在學習“紅軍長征”中,老師讓幾個學生來進行角色扮演,根據課本中的知識來設計長征的路線,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其中,體會和深化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每一件歷史事件和每一個歷史話題都能成為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了歷史課堂的高效性

三、巧妙指導,善于總結

作為初中歷史老師,我們的責任是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使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要抓住教學方法的指導,正確去引導學生如何學習,使學生更加靈活、個性化的發展,鼓勵學生善于找出問題,并且及時去解決問題,掌握正確的方法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課堂上老師扮演著“導演”的引導性角色,而學生是課堂上的中心角色,老師盡可能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來完成所學的知識內容。對于難點和重點,教師要與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不斷去帶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完全融入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歷史老師也要適當地給學生總結一些規律,以便于學生記憶,增加課堂上的趣味性。例如,在講解兩次世界大戰的對比,中國與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對比,中國近代三次革命的不同等。把一些同一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事件總結歸納起來,比如,1945年發生的事件有:蘇、美、英雅爾塔會議、中國共產黨“七大”召開、日本無條件投降、聯合國成立等。通過有趣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點加深印象。歷史事件學生無法感受當時的情景,教師在備課中盡量采用情景教學,巧妙設計一些當時發生的場景,使學生能夠真情地融入當時的歷史事件中,感受歷史人物的心理活動,逐漸地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提高了歷史課堂的高效性。

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課后總結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程度做一個總結,也是對教學質量的一個總結。老師可以借助最后15分鐘總結一下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讓學生頭腦中呈現一個清晰的思路,對于一些重要的難點有自己的意見,老師指導學生找出答案。通過課堂上有效的教學,讓學生養成用自己的話把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總結出來,讓學生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逐漸提高歷史水平。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巧妙利用教學策略,是歷史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功,作為一名歷史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思想、新方法,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探究和摸索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策略,激趣增效。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課堂氛圍中,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謝春榮.努力提升歷史課的有效教學[J].考試周刊,2008(52).

[2]羅貴福.淺談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未來英才,2015(17).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