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教育生態化分析

2016-12-03 09:33賈貝貝
求知導刊 2016年30期
關鍵詞:生態化創新教育可持續發展

賈貝貝

摘 要:全球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創新教育生態化成為未來教育主流是教育體系發展的必然趨勢,創新教育生態化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教育,將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雙軌結合,提高教育者創新教育生態化意識,加強創新教育生態化課程建設,實施創新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以達到各獨立生態人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

關鍵詞:創新教育;生態化;可持續發展

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應具備創新教育、生態教育觀念,只有接受完整的生態教育的生態人才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人。教育生態化是教育歷史發展趨勢,教育的發展一定要遵從人的發展,將人和教育統一起來才會促進社會進步。生態教育關系到全民生態意識的形成,關系到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創新教育定義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創新教育的發展主要是為迎接來自世界各國的挑戰,為我國在世界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基礎上而提出來的。

二、創新教育生態化分析

1.創新教育本質分析

創新教育要具有獨特的價值,具有其他教育理念所沒有的教育優勢,指導人類科學進步,創新教育理念就是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賦予受教育人參與創新活動的能力,并且在創新教育的基礎之上培養創新人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

創新教育是在舊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發現新規律,提出新方法,創造新理論,實現新價值,不斷推進知識歷史進程。創新教育是在教學過程與現實生活中實現的。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式,運用自身的知識儲備,創造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調整知識結構,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基礎上研發新的教育成果,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創新,鼓勵個性研究。

學生可利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在自身能力范圍之內把所能利用的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利用,創造新結構,產出新事物。家庭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適時提供幫助與意見。創新教育本質的實現是使用價值的有力表現,正確認識創新教育的本質是實現創新教育的首要條件。

2.創新教育實質分析

創新教育的實質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創新教育包含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創新能力是由創新感知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想象能力構建而成。

(1)創新教育的領域。所謂創新教育,就是整個教育過程被賦予人類創新活動的特征,并以此為教育基礎,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

(2)創新教育的結構。創新教育結構從生態角度分析包含社會財富、能量、文化信息三個方面。社會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創造人人創新氛圍。學校則采用教師聘用制度,提高教師創新意識與能力,鼓勵創新行為,拓寬創新教育生態位寬度。社會財富是創新教育的物質基礎。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在創新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師作為特定的生活者,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背景創新生活物品和生活環境。學生作為未來特定的生產者擁有自身的優勢,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理念,提高創新意識,發展創新能力,營造創新環境。學生作為特定的生活者,在現實生活中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

3.創新教育全質分析

人們都應找到符合共同規律的教育,符合教育規律的教育理念才會促進可持續教育發展,推動人類歷史進程,推進創新教育生態化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積極推動國際合作,通過發起、承辦國際論壇與相關國際交流活動,為參與的教師提供了與國際創新教育交流的廣闊平臺,形成了中國和世界許多國家開展創新教育的合作網絡。

三、結語

實質形式日益趨同,本質樣式更為豐富,全質形態愈加完整多樣,是當代世界教育生態性形態全球體系化發展的完整屬性。創新教育生態化是當代教育生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緊握創新教育的實質共性、本質特性和全質屬性,使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雙軌結合,促進創新教育生態化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教育。

參考文獻:

[1]項賢明.從比較教育走向比較教育學[J].全球教育展望,2013(9): 3-10.

[2]傅松濤.比較教育學教育形態研究范式的基本依據[J].教育研究, 2012(1):59-64.

猜你喜歡
生態化創新教育可持續發展
高中歷史生態化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高等職業院?!?+n”信息化教學方式方法應用模式的研究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