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擬實驗教學在金融課題中的應用

2016-12-05 18:10付云
時代金融 2016年29期
關鍵詞:模擬教學實驗教學金融

【摘要】模擬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中的重要途徑,遵循現代高校金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模擬實驗教學和虛擬仿真教學也已引入到教學體系中。貨幣銀行學作為金融學專業基礎理論課,具有授課普遍、載體明確、知識具象比例高等特點。本文就以貨幣銀行學課程實驗教學為例,結核教學經驗介紹模擬實驗在金融教學課程中的應用。不同于其他學科,由于貨幣銀行以貨幣及其經濟流轉過程為媒介,因此本人針對其顯示可操作性比較強,建議其運行綜合實踐教學,比如課堂實物認知+實驗室流通模擬操作的操作方式。

【關鍵詞】模擬教學 實驗教學 貨幣銀行學 金融 貨幣符號

一、金融專業實驗室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貨幣銀行》是泉州師范學院金融學院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在我院各金融專業會計學、金融工程學等金融類學科作為公共課教授,在我院的課程中舉足輕重,涵蓋了經濟系、會計學、工商管理系等多個專業。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貨幣銀行學多以課堂授課為主,并未開設專業的實驗室,對于貨幣及其貨幣經濟活動的知識的了解,學生也主要來自課本和老師的傳授,偶爾會有一些貨幣幣種的實物認知,但了解有限,如果按傳統的教學模式講授,勢必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本人結核教學實踐,結核綜合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探討課程內容改革,較好的提高了教學效果。貨幣銀行學綜合實驗教學法主要是以理論知識為基礎,輔以恰當的多元實驗手段,形成合理的實驗環節,以模塊化為載體構建“分層次、多模塊,必修與選修結核,課內與課外結核”的綜合實驗教學體系,可以更好地體現“貨幣銀行學”課程的學科特色,并能更好地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中,我總結了教學中的不足,以及我對這門課程的一些思考。

二、《貨幣銀行》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注重理論和說教,對學生技術和技能的培養不夠重視

《貨幣銀行學》內容主要是三大塊:貨幣、銀行及金融市場,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與變化。例如:在銀行方面,大家一致認為我國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而實際上,國有商業銀行在不斷地改革,中國農業銀行已經成功改制成為股份制銀行,過去的弄訊與誠實信用合作社,現在很大部分改成農村和城市地方性的商業銀行。由于我國長期實行分業經營的政策,銀行業務僅僅限制在零售業務上,而禁止幫助大企業和銀行發行證券、自行買賣證券、買賣外匯或者幫助客戶買賣外匯的投資銀行業務,這樣的銀行業務是很不全面的,在國際上也是非常缺乏競爭力的。隨著我國金融政策和金融改革由分業經營相混業經營的轉變,商業銀行也開始向投資銀行轉型,銀行業務就由零售專項批發零售并重。但是,以往的教科書和教學人員并沒有隨之完成這種轉變。

(二)實驗教學環境局限于課堂,缺乏對貨幣實物及交易環境的塑造

貨幣銀行的核心內容是貨幣供給和需求,更注重行業實訓內容、金融工具,例如本票、匯票、支票、股票和貨幣的交易環節以及由利率的決定而產生的對宏觀金融經濟現象的解釋和相應的政策建議,而在現實實驗教學中,教師更注重課堂知識傳授,大部分教師的實驗教學集中與課堂小實驗和理論,往往忽視了這些理論的實踐,導致學生只能從敘述當中了解但卻從未見過這些實物,更沒有實地實踐的機會,不知道企業什么時候需要申請匯票,怎么辦理匯票結算,中間需要注意什么等等。加之,市場目前針對貨幣銀行學的專業教學的實訓室建設多沿用傳統金融實訓環境,采用傳統授課和貨幣認知,缺乏實訓設備、數據資源、運行機制等創新需求,實習基地和金融模擬實驗室的資源不足,缺少貨幣交易環境等配套的專業環境,無法滿足專業教學對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實際操作與技能的培養因此,實驗實訓結果并沒有有助于課堂教學,理論也不能聯系實踐使學生無法掌握崗位技能。

(三)實踐教學氛圍比較沉悶缺乏趣味

《貨幣銀行學》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也是一門具有很強實用性的課程,其技術型、技能型和趣味性卻不濃。教授過程若只以教講解為中心加部分貨幣實物教學,并不能引起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已經對整門課程的了解,在脫離真實金融機構運行環境的條件下,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商業金融機構的真實業務操作,實驗顯得毫無意義。

三、貨幣銀行實踐教學方式的改革

(一)精編實驗教材,機動課時,針對我校學生的特點編制教材

首先,改革傳統的刻板教材,以角色帶入的方式,通過游戲通關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實驗課程的編制。融入現代銀行、基金、保險、現金業務的流程和特性制定各實驗的實驗主線,突出實用性,理論的夠用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形象鮮明的主線闡述貨幣銀行學的一般原理、性能、作用和業務延展,加上自由開放的討論方式,使得晦澀的課程更具有吸引力。目前,泉州師范學院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包括經濟系、會計系等不同專業,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實驗教材的興趣、理解程度不一,既有文科又有工科,所以需要對教材進行現代化的編制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培養階段上獲得相應的教育。將貨幣認知、貨幣流轉等通融知識作為實物教學類教材,可以制成《貨幣銀行學實物通冊》,作為教材人手一份;將貨幣流通環節作為實驗知道類叢書進行策劃與精編,并制定《貨幣銀行實驗室通用手冊》,以現實中貨幣銀行學的經濟流通過程為主線進行游戲性拆解和編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通關體驗,從而在了解貨幣流程的整個過程個各種形式以及各個環節。

其次,整個課時的設計以綜合實訓中心為主,按照單元和故事線進行分部,實行“集體授課+興趣學習”的方式,相應的,實驗課程分為固定場地和自由選擇兩部分。在集體授課環節,以系為單位進行不同實訓室的課時設置;在課余和空殼時間,可將實訓室對外開放,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實驗。在學院所有擔任《貨幣銀行學》里的每個模塊—銀行、信用與金融市場,教師對每個模塊進行討論及交流,建立集體備課制度,每學期開學前組織老師共同備課。根據各個老師的專業特長,留用30%自主性教學內容供教師自由發揮。根據我院的具體要求及不同專業的教學要求,編制大環節下的分解教材。

(二)推行實驗生活化教學模式,借助以虛擬銀行為中心的綜合實訓基地打造實驗環境

為了更好的將進行《貨幣銀行學》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操作技能,無論從實驗課的形式還是軟硬件環境都要進行塑造。

1.推行“課訓一體化”的生活化實驗形式。即在課堂等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目的的課堂等場所,增加實物實驗教學的比重,將實驗生活化。為了增加授課過程中的趣味性,克服沉悶,將原有的講授式課堂授課的基礎上增加實物教學,例如:在貨幣這章的學習中,可以向學生展示貝幣、布幣、刀幣、環幣、銀元、民國紙幣、一至五套人民幣等,使學生更加形象地掌握貨幣發展的歷史脈絡,也可以較好的實現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了解貨幣——貨幣銀行的歷史由來、演變以及作用和影響。

2.在原有金融實訓室的基礎上,打造虛擬銀行,創造仿真實訓環境。并在實訓室內設置銀行柜臺、大堂經理、客戶經理等業務模擬教學設施;開通銀行仿真工作系統,如:現金結算、外匯、個人網銀、企業網銀、信用卡等業務實操實驗教學;銀行個人信貸、公司信貸等業務務實實操實驗教學;P2P等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或知識模塊實訓教學;保險理賠、互聯網保險等業務實訓教學,虛擬銀行配置如下:

(三)推行實地實踐+案例教學法

《貨幣銀行學》的課程中有的章節需要學生參與討論,如: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貨幣政策、金融創新等熱點問題。教師可以在介紹完基礎知識與基本概念之后,布置課后作業,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在課后查找資料,做成PPT,下次課專門進行展示以及討論。每個組選一個或兩個學生上講臺展示他們的成果,展示完畢后,有其他組的學生對他們的PPT進行提問,問題由這一組的成員回答,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發言的情況計入平時成績。學生通過課堂討論,不但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學生組織材料的能力,還鍛煉了他們的口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組織學生去銀行等商業機構進行實地考察和實習,近距離觀察貨幣流、融通以及保險、理財等現實操作,并與商業機構聯合舉行答疑等環節,通過對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及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調查走訪,獲得第一手資料;了解結算業務主要是掌握銀行結算原則、銀行結算紀律、銀行結算責任和主要結算方式運作等內容。加深學生對銀行貨幣學知識的了解和觀察,并對未來所從事的行業有一定的了解,逐漸進入企業角色。

參考文獻

[1]龐景特.談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00,(9).

[2]楊能生.教育過程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J].科學論壇,2007,(6).

[3]李平.低碳經濟的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

[4]孫梅.財會專業課分層教學改革嘗試[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5]高文.現在教學的模式化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付云(1988-),男,漢族,福建人,現為泉州師范學院經濟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模擬教學實驗教學金融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模擬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醫學模擬教學在麻醉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P2P金融解讀
金融扶貧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