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2016-12-08 22:22楊艷
考試周刊 2016年91期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楊艷

摘 要: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因為小學生知識水平的匱乏,導致教師一些教學方法難以在課堂應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課程改革盡一份力量。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 有效教學 教學策略

信息社會,國家對信息技術的教育越來越關注,教育部也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予以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如何提高小學生信息技術課堂教育質量,成為眾多教育者們關注的問題,因此對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策略的研究,有利于小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理論基礎薄弱。

當前,不少學生和老師都有這樣一個想法:所謂信息技術教育,其實就是電腦課,需要在計算機面前進行上機的實踐操作。所以,上計算機的理論課時,同學們和老師的興致都不是很高,甚至有的學生覺得理論課占用了太多時間,覺得這些知識沒有意義,不屬于計算機課程的內容。

(二)設備匱乏,學生水平差異較大。

經由相關數據調研發現,目前不少學校均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就是學生人數與計算機數量不匹配的問題,所以常常出現一機多人的情況。同時,在班級里,學生之間信息技術水平的差異較大,掌握得好的學生覺得知識深度不夠,而掌握不好的學生難以接受新知識。如此就造成了課堂上學習的兩極分化,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可能會產生驕傲的情緒,而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就會有懈怠的心理,不利于整體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課堂上缺乏小組合作與交流。

新課程中重點提出了小組合作交流,指出這種方式針對性強、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保持學生獨立自主的思想上,與周邊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對方的優點,彌補各自不足。然而調研發現,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卻變成了部分學生承擔起所有學習任務,不利于其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信息技術課堂上,小組合作交流未能有效展開。

(四)學生沉迷游戲,無心聽課。

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實踐操作時,小學生由于愛玩的天性,一進入機房就迫不及待打開電腦玩游戲,將教師課堂的講解及要求當做耳邊風。教師結束講解,布置任務讓其進行實踐操作時,又無從下手,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針對學生理論基礎薄弱這個問題,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對信息技術的課程和目標有大體的了解,讓孩子們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由于小學生對電腦這一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因此,每一節信息技術課都是學生翹首以盼的。正因學生對這門課十分喜愛,我們絕對不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這些乏味的操作系統、軟件操作等知識強行教給他們,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將一門充滿興趣的學科演變成一種學習的負擔,進而引發學生的反感,這樣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在明確了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的之后,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講出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者游戲教給學生,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當中慢慢學到更多的知識。實踐中我們通常采用理論知識與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授課,這種方式所取得的效果令人滿意。

(二)建立學習小組與異質小組,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建立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帶動基礎差的同學,一起提高。一機多人的教學現狀,也為學習合作小組的建立奠定了現實基礎,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即是一臺計算機所包含的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可以將同學們依照計算機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分級:學習較好的,學習普通的,學習較弱的。按照基礎薄弱程度進行分組,力求均衡,即基礎扎實的與薄弱的各選一人合為一組,基礎一般的則按照自愿原則兩人合為一組。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組內采取互幫互助的合作方式,組間則采取競爭的學習方式,自主設計組名,并根據各自的組名在教師機上設置一個共享平臺,從而使學生對組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其次,建立異質合作小組,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級教學。異質合作小組建立的關鍵是,將班上的同學按照能力傾向、學習水平、性別、個性特征等方面的種種差異對異質合作小組進行組建(人數約為5人左右)。在教案設計時既要有適合優生的更深層次的任務,讓他們深入研究,又要有適合基礎薄弱學生的淺層次的任務,并給予具體操作步驟和方法的指導。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使每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力。

(三)提高小組合作交流效率

要提高小組合作交流效率,防止“小組合作”變為“小組聊天”,可以采用以下兩個措施:第一,培養得力的小組合作組長。在依照個人的實際情況組建好學習合作小組之時,依次在小組中選拔一位基礎較好的學生作為組長,課前及課后時由組長負責相關疑難的解答。部分基礎薄弱的同學們難以理解教師上課的內容,此刻小組長的作用就可以發揮出來,充當的是教師的角色,有利于小組合作交流效率的提高。第二,實行檢查評比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內部的學習,并對每個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掌握,做到公平公正,同時選出學習效果最好的小組和最優輔導員。在教師的整體掌控下,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好處和集體的力量。

(四)寓教于樂。

孩子們都是喜歡玩游戲的,這個是天性使然,如果教師強制禁止,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師可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玩耍時學到新知識。

首先,老師們要做好思想教育,讓孩子們相互監督??梢酝ㄟ^反面題材對孩子們進行適當的引導,如過度電子游戲對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的不良影響,等等。必須加大課堂檢查力度,重視課后監督,充分發揮每個小組長的作用,通過組長帶頭,小組內相互提醒、相互監督的方式杜絕玩游戲。

其次,教師可以篩選有益的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獲取知識。電腦游戲其實可以作為孩子們了解信息技術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依照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篩選出一部分有益于孩子們熟悉課程知識,了解信息技術的游戲,主動給學生一些益智游戲,比如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練習鼠標操作的小游戲,中年級則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提高打字速度,等等。如此既可以保持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調動更多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三、結語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及深化,信息素養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中的意義重大。所以,改革信息技術教育,建立高校課堂,是信息技術教育努力的方向。為孩子們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同時結合教學實際,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更新,進而使得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提高,對我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進行全面推進。

參考文獻:

[1]姜再志.小學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簡單做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2]王惠.關注童性——實現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支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S1).

[3]楊美玲.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自主課堂的活動設計[J].學周刊,2014(07).

[4]徐平.淺議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提高[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1).

猜你喜歡
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淺談創客教育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