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本校實際,關愛特殊家庭學生

2016-12-12 11:25黃美玲
考試周刊 2016年93期
關鍵詞:特殊家庭不良情緒

黃美玲

摘 要: 本文立足漳州五中學校實際,探索行之有效的針對特殊家庭學生開展的特色教育,以使特殊家庭學生在溫暖、健康、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 特殊家庭 德育對策 不良情緒 跟蹤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在這種社會形勢下,涌現出各種各樣的家庭。有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有的父母離異、有的家庭非常貧窮、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等。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進入學校,無疑給學校的教師帶來德育上的一些新問題。因此,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已成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面臨的急需解決的新課題。

漳州五中地處漳州老城區,是一所初中、高中、職高三合一的學校,學校采取多樣化的辦學模式,由于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因素,學校的生源很多來自外來務工家庭、離異家庭、問題家庭。學校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學生的行為養成,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和創業精神的培養,重視教育中和家庭的溝通。但是,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生活態度消極、學習惰性嚴重,內心自卑,對學校和老師的教育存在抵觸和反感情緒。經過調查,這部分學生大多來自特殊的家庭。

何為特殊家庭,以筆者在一線工作崗位上的觀察看,大致有五種家庭:一是教育上的簡單粗暴;二是放任不管,任學生自由發展;三是寵愛甚至于溺愛小孩,對小孩的要求都予以滿足;四是父母外出務工,小孩留給隔代的老人教育;五是父母離異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

針對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我們以學校的班級為單位,對特殊家庭的學生進行摸排調查,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性格特點,了解他們的成長背景,通過大量的了解,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特殊家庭學生感受到老師真摯的愛,使他們在溫暖、健康、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經過調查研究,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淡化特殊家庭的“特殊”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特殊家庭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樣人格都是平等的,渴望受到平等的對待,那么教師在對這些學生實施教育時,就要淡化教師的權威,尊重他們的人格,感化他們的心靈。從心理上要關愛他們,重視他們,關注他們,厚待他們,重視啟發式教育,采取他們內心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一般來說,這些學生在長期的學校教育中總覺得和別人有較大的差異,但同時他們自尊心極強,容易對老師的批評和指責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所以老師和這類學生溝通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很容易使師生關系陷入僵局,其中最重要的是堅持平等原則,放下教師架子,和學生進行朋友式、談心式的教育,切忌對特殊家庭的學生采取特殊簡單的方式,不宜把他們從班級中孤立起來管理,而應把這種教育默默融于平常教學和管理中。

二、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

特殊家庭的學生很容易產生不良情緒,但又不知如何排解,不相信老師,不愿意和老師傾訴,對于這些學生,老師應用情感擁抱他們,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要知道愛是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深入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內心訴求,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捕捉教育契機,尊重信任他們,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使這些學生真正感到教師對他們無私的愛護和真摯的關愛。

三、用溝通架起信任的橋梁

這些學生的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長期的環境和各種因素下產生的,老師應深入仔細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及時和學生個別溝通,忌直接批評、開門見山,忌用“屢教不改”、“不可救藥”等語言傷害學生;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登門家訪,忌上門“告狀”,高高在上,“得理”不饒人,直搗“黃龍府”。要賞識他們,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到自己有潛力,體會到教師的關心,從而使他們對學習充滿熱情。

四、開展圓夢幫扶行――學生成長導師制

漳州五中以機制為先導成立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式的“圓夢幫扶行——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小組;首先選拔合格導師與班級的困難學生“結對子”,并要求導師對每位學生建立成長記錄檔案,追蹤學生成長軌跡;每周至少與結對學生談心輔導一次,對學生反饋問題的及時幫助解決;與受幫扶學生家長進行聯系,適時進行家訪等。通過實施師生結對子這一策略開始,結對教師堅持對結對學生從思想上進行引導、學業上進行輔導、心理上進行疏導、生活上進行指導,并對優秀生進行培優,對中間生實行激勵推進,對后進生進行全方位的幫扶制,使他們從生活、學習、情感、心理等方面健康發展。

五、對特殊學生進行跟蹤管理

統計好各年級的特殊家庭學生,并建立檔案,做好各年級各學科的特殊家庭學生跟蹤,在檔案上及時記錄存在的問題及本階段工作取得的成效。通過對他們的跟蹤,有利于及時發現并反思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總結教育工作中的經驗并加以推廣,方便制訂下一步的計劃和措施,努力做好特殊家庭學生的德育工作。

總之,通過立足本校實際,探索特殊家庭學生教育的德育對策,可以引導他們建立科學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幫助他們體驗到安全感、幸福感和滿足感,讓他們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相信老師,化敵對排斥為友好,使特殊家庭學生在漳州五中溫暖、健康、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董廣生.問題的背后——中國“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長經歷述實.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江琴娣.特殊兒童家庭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猜你喜歡
特殊家庭不良情緒
小學低年級班主任與特殊家庭溝通問題探析
淺談小班幼兒不良情緒成因及對策
南京市勵志學?;@球隊運動員賽場不良情緒的成因及情緒控制的訓練方法分析
人性化護理模式對胃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不良情緒的影響效果及臨床應用價值
弱勢群體與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結構式心理護理對鼻出血患者療效及不良情緒的影響
情志護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不良情緒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特殊家庭學生教育方法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