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教育的創新探索

2016-12-14 20:12趙海春
藝術科技 2016年10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轉型發展創新能力

摘 要:當前,社會經濟正處在轉型發展時期,高校音樂教育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本文從轉變教學觀念、調整專業設置;教師的角色定位;學生的能力培養等幾個方面對高校音樂教育的創新發展思路進行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轉型發展;創新能力

推動高等教育結構性調整,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知識經濟社會,教育的功能、作用及地位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藝術教育,尤其是地方本科高等藝術教育,必須要將目標設定在促成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上,充分、積極地增進學生的知識技能的培養與發揮,注重學生情感、智慧、價值觀和審美觀的養成和提升。[1]

1 轉變教學觀念,調整專業設置

高校要增強自己的知識創新能力與培養創意人才的能力,重視創新型人文教育,著力培育適應未來社會競爭的復合型、學習型、應用型的“通才”,培養學生成為熱愛生活、學會學習、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點中,明確要求研究制訂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啟動實施國家和省級試點,完善高等教育結構,進而形成相對完整的現代高等教育系統。[2]作為高校音樂工作者,在專業課程設置上要構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平衡的課程體系。大膽探索合并、轉化、調整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比例方式,來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努力改變長期存在的將音樂教育與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有機聯系割裂的課程構建觀,注意增加一些能引導學生關注當代社會現實,關注現代文化發展動態的學科研討型課程,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探索意識和自學能力,充分關注學生藝術洞察力和審美預見性的培養與訓練,形成音樂、藝術和文化三位一體的整體課程結構。其次,適度壓縮必修課,加大專業選修課比重,形成新的教學思路。加大與基礎教育結合緊密的課程改革力度,強化應用性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合唱指揮與視唱練耳”“形體課與舞蹈創編”“鋼琴即興伴奏”等課程增加實用性和實踐性內容,與課外文藝團體排練相結合,突出教學過程的探究性和實踐性。構建一種既不失專業特色,又照顧科際聯系的課程設置模式,利用音樂學科內部各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將聲樂與合唱整合,視唱與合唱指揮整合,鋼琴與即興伴奏整合,鋼琴、聲樂與自彈自唱整合,充分考慮各種音樂技能的綜合運用,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同時,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開設聲樂演唱與技能訓練、鋼琴演奏與技能理論課程相結合,使學生學到音樂技能的同時掌握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手段。

2 明確教師定位,強化創新教育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性高素質人才。而創新性人才是指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對知識的探索能力,通過專業知識的積累,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事業中不僅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把握機遇的能力,而且具有逆境中的忍耐力及承受力。國際教育界認為,人才創新教育的關鍵在于高素質、高度責任心的教師。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質量的高低,沒有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就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所以教師具有創新能力關乎人才創新、教育創新與國家創新。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是新時期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與保障。

當前世界各國都將音樂教育視為培養創新精神的主要方式,讓學生在欣賞、學習、實踐創造過程中產生創新思維、繼而轉化為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和學會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改革觀,充分發揮音樂在培養人的個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最大優勢,通過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創新精神,發掘創新潛能。音樂教學是一門教學藝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了解國際國內的音樂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教學動態,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創新,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創新能力,因為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因此,音樂教師要真正了解創新,進行教學改革,才能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3]作為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基地,高校音樂教師要在實踐經驗改革的趨勢、潮流和方向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不斷摸索,為現代知識經濟對人才的需求付出更多智慧、辛勞和努力。

3 開展藝術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在前社會多元化、需求多樣化的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調查顯示,凡是綜合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幾乎百分之百地一次性就業,這表明社會對人才的明顯要求和價值取向,因此,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高校必須尋求能夠培養更多更好的綜合實踐能力強的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機制。

知識經濟時代學生最重要的基礎是學會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報告中指出“……教育應該較少的致力于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多的追求獲得知識的方法,即學會如何學習”,因此高校要努力探索注重個性發展,突出創新精神的教學模式。首先,實踐形式的多樣化:從學生進校開始,每學期都安排一定的實踐課程,讓學生到中小學觀摩老師如何上好一節音樂課,使學生在藝術實踐中快速上手;實踐課程多樣化,如舞臺實踐、社會實踐、音樂實踐、教育實踐等,使學生在多元化的實踐課程中積累藝術底蘊,觸類旁通。其次,促進學生藝術實踐的理論化,讓學生參與到一些科研項目中,激發學生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像一些課題的申報,從項目方向的選定、申報和實施,到具體的研究過程,讓學生參與其中,了解、掌握科學研究過程,并進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師生共同進行論點的提出和論證、意義的闡述和展望等研究,幫助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達到豐富知識視野,為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社會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作為轉型時期的本科院校,在音樂教育的辦學理念上必須與國際接軌,在辦學質量上必須與社會接軌,面向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建立起大眾高等教育的新教學觀,培養出具有寬廣而豐富的知識面;有扎實音樂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強烈敬業精神、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宣永,凌健.大學學科組織化建設價值與路徑[J].教育研究,2009(8).

[2] 焦新.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呼喚頂層設計[N].中國教育報,2014-01-16.

[3] 王建寶.論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的先進性要求[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作者簡介:趙海春(1968—),女,廣西桂林人,研究生,副教授,廣西科技師范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音樂學聲樂演唱與教學。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教育轉型發展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