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2016-12-14 00:15歐陽鵬婷
藝術科技 2016年10期
關鍵詞:高校教學綜合素養拓展訓練

摘 要:鋼琴課程是高校聲樂藝術教學的基礎課,也是需要學生通過有效練習打下堅實基礎的課程,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發展。在當前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著學生數量增多、水平參差,以及課堂缺乏變化、教師水平有限等問題,需要進行合理的拓展訓練。本文對高校鋼琴教學的拓展訓練進行了策略性思考與實踐探索。

關鍵詞:鋼琴教學;拓展訓練;高校教學;綜合素養

0 前言

近年來,隨著學校教學資源的不斷優化,高校鋼琴基礎課教學迎來了新的轉折。作為聲樂藝術學習的基礎課程,高校鋼琴教學需要著眼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對于高校鋼琴教學的理論及實踐探討,前輩諸家已多有涉獵,本文將從鋼琴技藝、教師、學生等三個方面,對此再次進行分析。

1 當前高校鋼琴教學現狀分析

1.1 高校擴招情況下的集體課教學

在高校擴招情況下,對于鋼琴教學實際上帶來了一些直觀可見的影響的。首先就是擴招帶來的大量生源,使鋼琴課程不得不從以往的一對一或一對幾的單一教學轉變為集體課教學的組織形式。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得教師不再能夠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是要逐漸探索出面向班集體的教學形式,這種形勢下,教師更多地關注到的只是學生的技能,而對于蘊藏其中的情感投入、創造力以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都不能給予更多的關注。甚至對于學生彈奏時簡單的指法錯誤都不能及時的糾正。當然,這種做法的優勢就在于對于一些知識性的內容講解清楚,大班授課能夠使學生更具競爭意識,更為集中精力的進行學習,并且有可以探討的對象。

1.2 教師鋼琴教學經驗有限

當前高校選擇的鋼琴教師,多數都是來自于師范院校的畢業生,盡管這部分教師有著較高的理論水平,但在鋼琴教學中難免會有些淡薄。鋼琴本身就是一門技術性學科,需要彈奏者有著較長時間的練習,否則只能算作會而不精,而且鋼琴本身是一門具有強烈個性特征的藝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彈奏特色,但如同有些人成為了彈奏的大師,有些人始終默默無聞,區別就是能夠成為大師的人都是激起了人們的共鳴的。鋼琴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得師范院校的教師的弊端充分暴露。大部分師范院校的教師與大學的教師一樣,都是聲樂藝術的附庸,而且師范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學生教學技巧等綜合課程的學習。因此,既有嫻熟的鋼琴演奏實力,又具有教學能力的少之又少,這也是當前高校鋼琴教師選擇的困哪原因。由此引發的另一個問題則是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組織形式單一,缺乏變化。

1.3 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

當鋼琴教學成為個高校的教學學科后,便很明顯的呈現出中理論輕實踐的傾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在高校大環境下,本身學術氛圍就較為濃厚,教師也偏向于學術派,在這樣風氣下,學生的學習重心自然發生著偏移。除此之外,鋼琴教學本身也并未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不僅受限于校園的鋼琴器材,學生練習的機會減少,還缺少表演機會,鋼琴雖然被稱為樂器之王,但大部分發揮作用于伴奏等,既能給聲樂演唱伴奏,又能給其它樂器演奏,但鋼琴本身單獨演奏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因此,在教學中,理論的部分明顯高于實踐。

2 探究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意義

2.1 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鋼琴學習作為藝術門類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更為深層次的要求,當前高校鋼琴課程受到時間及教師精力的限制,更多的關注的是學生技能方面的訓練,屬于單純地進行練習,對于學生本身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人文素養、藝術審美能力等都未能顧及到。組織展開鋼琴教學方式拓展,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藝術素養,緩解集體課教學帶來的教師精力與學生個性化發展之間的矛盾,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2 技能的全面提高

這種技能的提高,既是指學生鋼琴彈奏技能的提升,因為在教學方式拓展的過程中,教師是要想辦法彌補有限的教學資源與學生培養之間的矛盾的,也就是說,緩解的當前集體授課的弊端,從不同的角度使學生得到提升,基于此,高校鋼琴教學方式的拓展實際上代表著對學生培養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教學方式的拓展,能夠使教師更加關注到鋼琴教學本身,更多地去探尋鋼琴教學方法,發現自身的不足,能夠使教師走出理論的限制,真正地去觀察、探索鋼琴教學,豐富教學組織形式,這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3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策略性思考

3.1 從音樂技能角度進行的拓展訓練

就音樂技巧的角度,主要是學生在鋼琴演奏技巧方面的提升,這是從音樂表現力方面展開的,需要關注到鋼琴彈奏訓練、音樂敏感度訓練等,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做好扎實的基本功,是學生展開進一步鋼琴訓練以及發展的基礎。

(1)進行彈奏訓練。在進行彈奏訓練的過程中,包括指法訓練和樂法訓練等方面,基本功的練習,是要求教師能夠發揮主動性,幫助學生進行聲樂技能的訓練,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勤學苦練,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練習技巧、思路等內容傳遞給學生,例如帶來學生唱樂譜。唱樂譜是鋼琴彈奏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方式,通過唱樂譜可以使學生更為輕松地掌握節奏,唱樂譜、唱指法,不僅能夠使學生在靴子過程中記住這些內容,還可以使學生形成自身的節奏,在演奏過程中不慌不忙。在練習過程中,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問題及方向。

(2)進行音樂敏感度訓練。在教學中,注重過程的體驗,既彈奏過程的體驗。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進行策略性思考,對學生進行音樂敏感度的訓練。所謂敏感度實際上也就是學生的樂感,看似摸不到、拿捏不清,但實際上卻是需要給予關注的,因為這正是音樂學習中需要關注到的。增強學生的音樂敏感度,源于日常大量的練習與欣賞,鋼琴作為一項高雅藝術,盡管鋼琴本身能夠為許多樂器或者聲樂演唱配音,但真正能成為鋼琴大家的寥寥無幾,也就是說能夠真正掌握鋼琴奧秘的人少之又少,教師要培養學生對鋼琴帶來的音樂敏感度,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

3.2 從學生角度進行拓展訓練

從學生角度展開的拓展訓練,主要是針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言的。學習鋼琴演奏,本身就是要求學生對自身的實力進行全面的提升,包括欣賞藝術的審美能力、人文素養、創新精神等,這是最基本的幾個方面,不僅需要在課堂中教師進行引導,還需呀學生在日常練習甚至生活中進行感悟。

(1)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鋼琴作為一門藝術,在我們彈奏鋼琴的過程中就已經是在創造美了,因此想要更好的學習鋼琴、彈奏鋼琴,就要能夠發現美。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無論是音樂中的美還是生活中的美、圖畫中的美、文字中的美,教師要盡量將美的內容帶給學生。在課堂中的無意提及,或者專門的進行有關“美”的內容的講解,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更多時候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而非刻意能夠實現的。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也是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的必要基礎。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意識在學生的鋼琴學習,或者說在學生的藝術學習中都占有著重要作用。單反藝術門類的學習,最終的落腳點都集中于學生的創造,鋼琴彈奏的技巧都是一定的,但是有些人成為了一代名家,有些人卻始終不被接受,反觀不同的人,我們又能發現他們彈奏的不同之處,這就是創造。只有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才能使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得到進一步的成長,而不是拘泥于模仿。[1](下轉第頁)(上接第頁)鋼琴演奏需要個性,也體現著個性。

(3)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學生學習好鋼琴,還依賴于一定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的提高,能夠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方式有許多,例如在學習貝多芬的曲子時,教師可以將《貝多芬傳》推薦給學生,使學生真正走進大師的世界,與曲子的作者實現精神的交流。在日常學習中,鼓勵學生多讀書,全面提高人文素養。其實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并不僅是要增強學生文化知識等,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情懷。人文素養的提高,能夠使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及感悟發生變化,能夠更為深沉內斂的觀察這個世界,也更能夠培養出敏感的內心。在面對樂曲的時候,透過音樂語言去感悟其內在的精神,與曲作者或者與未來的聽眾達成共鳴,通過樂曲傳遞出感情。[2]

3.3 從教師技能方面的分析

從教師技能方面的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擴展,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課堂組織形式的轉變,最終實現學(下轉第頁)(上接第頁)生鋼琴學習的全面提高,既是對學生學習的改革,也是對教師的改革。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大班授課與小組學習的統一。在教學組織中,教師還是要面對傳統的“小規模授課”,向此時的大班授課的轉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盡量克服這方面的困難?,F在較為成功的教學模式,基本集中于大班授課與小組互助學習的有效結合。這種教學方式的步驟主要包括如下,教師先將理論的、技巧性的內容進行集中的講解,先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接下來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不同小組的學生分別進行練習與互相幫助,對于有些學生自己獨立拿捏不準的內容,可以通過小組互助學習完成,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彼此之間有所依賴,又將學生有效地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單位,方便教師的進一步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每組都可以選出各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習作為組長帶領學生聯系。教師在分別抽時間對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檢查與指導,相當于各個擊破,既緩解了教師集中的教學壓力,又能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教師的指導。[3]

(2)轉變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觀念,一直都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關鍵,之所以在此處單獨列出,就是想指明當前教師教學觀念中的誤區,進而進一步做出應對策略。在當前情況下,教師要意識到鋼琴學習還是要落實到實踐及舞臺中的,這與高校教學重學術輕實踐的現狀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教師要大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創造舞臺表演的機會。除此之外,教師一定要關注到的就是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這些看似與鋼琴學習的理論無關,與學生所學內容無關,但實際上會影響著學生日后的成長以及更進一步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逐漸認識到,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不是課本,教師需要研究的也是學生,而不是教材。[4]

4 結語

事實上,對鋼琴教學方式進行拓展的思考與實踐,其目的就在于轉變現有教學觀念,實現鋼琴教學的突破性發展。而對于鋼琴教學,真正的發展在于學生的專業技能——理論與實踐來年各個方面、綜合實力,或者說是學生做事與做人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的拓展,都是有方向的拓展。

參考文獻:

[1] 任淑婧.認知心理學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11(6):116.

[2] 胡敏.淺談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金田,2013,16(9):229.

[3] 候麗麗.高校鋼琴教學與課程改革散議[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3(4):159-160.

[4] 李瑩.高校鋼琴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2):164-165.

作者簡介:歐陽鵬婷(1984—),女,湖南郴州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高校教學綜合素養拓展訓練
關于未來“會診化”高校教學模式構建
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開展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童詩”也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