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及出路

2016-12-14 09:30馬妍麗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0期
關鍵詞:出路學生管理困境

馬妍麗

摘要:學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關系著高校的教育質量和發展,還關系著學生未來的就業成長,但隨著近些年我國教育機制的不斷變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面對這些新情況,如何規范學生的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者應重點思考的。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困境;出路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b)-0000-00

社會主義發展離不開人才建設,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就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但由于我國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尤其是對于學生管理工作更缺乏成熟的理論和經驗,因此面對這種困境,只有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才能促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1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

1.1管理觀念陳舊

如今高校學生以九零后為主,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個性鮮明,然而長久以來,我國的高校學生管理一直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并沒有依據學生的特點做出改變,只是實施強制性的、壓制性的管理方式,這就是明顯的管理觀念落后,在這樣的管理觀念下所實行的管理不但扼殺了學生的天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最重要的就是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進而對學校管理產生抵觸。所以傳統的管理理念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教育發展,不僅不能滿足學校的學生管理需求,也不能滿足學生的成長,因此在未來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只有實時的根據外界環境進行管理,才能為當代大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展示平臺。

1.2管理方法單一

當代大學生所接受到信息來源很多,這就促使學生的思維多樣化發展,這也就是從無形之中為管理工作帶來困難,而這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學生管理方法單一,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的變化[1]。首先現下的很多高校教學都是采取學分制度,因此學生學習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班級課堂,這就是使原有的集中式管理轉變為分散管理,因此單一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于當下的廣大學生群體。其次傳統的管理模式約束力較強,而當下的大學生受世界潮流的沖擊,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都發生的巨大的變化,那么勢必會與單一的學生管理產生沖突,因此綜合這些因素不難看出,當下的學生管理方法需要很大的改進。

1.3管理隊伍不健全

除了管理因素以外,管理隊伍建設也是當下學生管理工作中所面臨的難題。首先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高校擴招力度不斷加大,這就致使學生迅速增長,而相應的師資隊伍卻沒有跟上,在最新的數據調查中顯示,如今高校的學生與輔導員的比例可以達到1:180,由此可見高校管理人才面臨嚴峻缺失。其次在現有的管理隊伍中,管理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很多管理者都比較年輕,因此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經驗,同時由于師資不足,很多學生管理者都是從其他崗位中轉任過來的,因此對于工作狀況不夠了解,管理力度也無法提升。

1.4網絡信息時代對思想教育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成為學生主要接受信息的來源,可以說網絡不但改變了學生的生活方式,對學生的思想觀念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在網絡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學生的語言方式、學習方式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而這也就為傳統的學生管理帶來了極大地沖擊,首先網絡信息具有快速、敏捷和開放的特點,這就使得學生對于學校的權威性產生了質疑,同時在網絡普及的社會條件下,學生可以借助網絡所獲取的資源越來越多,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能夠獲得信息和渠道已經不占明顯的優勢,這就使德育和思想政治信息淹沒在了網絡信息世界的海洋之中,而取而代之的是兇殺、暴力和色情的信息,這不但阻礙了學校教育者的信息傳遞,也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網絡是一種虛擬且隱蔽的信息滋生環境,很多社會中的不良組織,會利用網絡的隱蔽性,蠱惑學生參加一些虛假的營銷、宗教、政治組織,這不但污染了學生的思想教育環境,也使一些學生沉溺于網絡不能自拔,而這都從一定程度上對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困難。

2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困境的出路

2.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首要任務就是轉變管理理念,只有確定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才能從學生的角度實施管理工作。首先管理者要深入到學生之中,了解學生對于學校管理工作的看法,進而通過學生的問題反饋,改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2]。其次明確的告訴學生他們學習生活中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使學生自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能盡到自身應盡的責任。最后是當下的大學生多以獨生子女為主,因此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進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2自主管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發揮學生主體的能動性,使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管理,是提高學生參與熱情,轉變單一管理模式的做好方法。在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中,也存在學生管理模式,但這種管理模式,學生只是處于一種從屬地位,很難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真正意義。因此在未來的高校管理中,只有不單純的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體,才能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針對于此,筆者認為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可以實行以學生工作為指導,以班主任、輔導員為調節,形成以學生為自治中心的教育管理方式,在這種教育管理方式中,學生即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通過這種角色上的轉變,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制能力,學生也會在管理常識中得到鍛煉,進而明確自身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感,同時通過學生自主管理的方式,也是高校民主管理的一種體現,通過學生之間的思想工作,學校管理者更能夠探聽到學生的思想動態,這不但有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輸,也是真正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2.3加強管理隊伍建設

面對高校管理人才隊伍缺失問題,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例如學習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3]。其次引進專業管理人才,進行合適的崗位配備,不但會使高校的管理工作職業化、規范化,還有助于學校管理水平的穩健提高。最后是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通過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使管理人員積極的投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來,同時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當發現管理人員工作有所懈怠時,對其進行懲罰,進而通過管理隊伍的強化,為學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切實的保障。

2.4利用現代化技術實施學生管理工作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教育也受到了網絡時代的沖擊,這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遇,學生管理者完全可以充分的抓住網絡信息技術高效敏捷的特點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通過為學生建立數據檔案管理庫的方式,收集學生的信息資料,利用計算機管理技術對學生進行時效監督,不但可以解決學生管理中的問題,還可以減緩管理工作者的壓力,進而使管理工作者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掘更多的科學管理模式,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同時學校也可以利用網絡環境中的通訊條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載體,加強對學生的思想追蹤,不但可以加深管理工作對于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同時也可以增進導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進而為學生推送更多有益于學生身心的教育文化,提高學生對于網絡環境的正確認識,構建信息技術下的高校學生管理。

3總結

隨著時代的變革,社會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面對這些現實因素,高校只有轉變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法、強化師資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走出當前的管理困境。

參考文獻

[1] 沈春華.淺析高校學生班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教育學院學報.2016(02)

[2] 王星發.新形勢下學生管理的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3(34)

[3] 張洪敏.淺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及其改進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3(06)

猜你喜歡
出路學生管理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國文學教學為例談如何提高師范學校課堂教學質量
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探微
基層民事檢察監督工作的困境與出路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關于刑法中因果關系的認定出路分析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