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2016-12-14 09:50周志文董秀麗苗薇薇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創設教學法

周志文++董秀麗++苗薇薇

【摘 要】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與普通院校有著明顯區別,所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答問的過程中增強了對思政課的興趣,進而增強了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問題教學法主要由創設問題情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個主要方面組成。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實踐

目前高校在校生多是90后,他們個性張揚,思維活躍。思想政治理論課“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實效性。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筆者近幾年嘗試在思政課中運用問題教學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下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下簡稱《概論》課)教學為例說明。

一、問題教學法的含義

“‘問題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問題的‘情境,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即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以‘問題解決者的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盵1]問題教學法主要由創設問題情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個主要方面組成。

二、問題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一)創設問題情境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在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讓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懂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盵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索的欲望,是問題教學法實施過程中的首要環節。創設問題情境的形式多樣,試舉幾例如下。

1.以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為著力點來創設問題情境

《概論》課要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如果以“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為著力點來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往往會比較感興趣。如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中,可簡要介紹毛澤東、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生平事跡,并提出問題:你是如何評價××偉人的?從××偉人身上你學到了哪些東西?再譬如在講“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時,可讓學生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特別注重實事求是。

2.從社會熱點中創設問題情境

對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特別是社會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教師要以積極態度正面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問題,不回避學生提出的困惑和尖銳的問題。例如在講國際戰略時,可提出問題:釣魚島問題,中國可采取何種方式應對?在講“構建和諧社會”時,可讓學生討論中國農村城鎮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及目前中國個人收入差距較大的原因及對策分析。問題回答完后,教師要及時肯定和支持正確的思想和觀點,對那些經過思考回答有創新、有思想的學生予以表揚、獎勵,不正確的要進行指正,正確引導。

3.通過視頻、案例、圖片展示等創設問題情境

《概論》課有許多好的視頻、案例和圖片可以展示給學生,在展示之前或之后,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如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可以播放視頻《復習之路》第一、二集,播放之前布置如下問題:近代中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為什么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在第七章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中,給學生展示改革開放30多年變化的圖片后,提出如下問題:改革開放的利與弊?!耙龑W生從正反、利弊、成敗、優劣等多側面、多角度地分析問題,使其看到事物的發展趨勢和前景,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盵3]

4.從理論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中創設問題情境

對于《概論》課,每位任課教師都深切感受到諸多理論與現實的矛盾,這些矛盾可以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如在第六章社會主義本質這一課中,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共同富?!?,可眼下中國個人收入差距、區域差距、城鄉差距都挺大,那么共同富裕到底能不能實現呢?可讓學生討論: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根本目標能否實現?這個論題之下可以設置如下小論題:你是怎樣理解“共同富?!钡??如何理解鄧小平提出的“共同富?!彼枷??中國為什么要提共同富裕?如果能夠實現共同富裕,需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對于這個論題學生有爭議,他們會各抒己見,激烈辯論,在辯論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培養了良好的思維能力。

(二)提出問題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本脑O計并提出問題是問題教學法實施的重要環節。筆者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提出問題。

1.教師提出問題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他反對那種單純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法,并使用問答方式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4]筆者依據《概論》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課程重、難點要求,把課程內容整合為13個專題,每個專題又設計1—2個副標題,副標題是教學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每個專題可設計3—5個具體問題,教學活動主要圍繞這些具體的問題展開。各專題如下。

專題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為什么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為什么兩大理論成果是一脈相承的?專題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近代中國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為什么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專題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之比較。專題四,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總任務——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根本目標能否實現?專題五,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改革開放30多年的變化及利弊分析。專題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中印兩國現代政治制度之比較。專題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如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如何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專題九,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前中國個人收入差距較大的原因分析和解決路徑。專題十,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柴靜調查:《蒼穹之下》的啟示。專題十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臺海問題前景展望。專題十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中國對釣魚島問題可采取何種方式應對?專題十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和依靠力量——為什么說反腐倡廉建設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2.學生提出問題

美國學者魯巴克提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發問?!眴栴}是思維的動力,問題是創造的萌芽,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起點[5]。教師不僅要帶著滿口袋問題走入課堂,還要在遵循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喚起學生發問、提問的積極性。教師還要對現有問題的答案有所準備,同時須有被學生問題問倒的準備[6]。學生提出的好問題,教師一定要點名表揚和鼓勵,或者計入平時成績,這樣有助于學生樹立自信和獲得成功體驗,而且還能激發其他學生進一步表現自我的欲望和尋求問題的激情。另外,教師一定要認真篩選、歸納、分類并總結學生的提問。

(三)分析和解決問題

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認為:“一切科學討論從問題開始,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狈治龊徒鉀Q問題可有多種形式,如辯論、分組討論和個體回答等。

1.辯論

例如在講“社會主義改造”部分時,可提出辯題:建國初期,是否有必要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在講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時,可就“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根本目標能否實現”這一問題,發動學生進行辯論。辯題要提前告訴學生,事先確定好正反選手、主持人、評委等人員。

2.分組討論

事先分組,確定組長,每組以6人為宜。如果是大班教學,學生人數太多,可以每次指定2—3個小組討論,制定并宣布討論規則和評分標準。論題和規則至少提前一周告知學生,教師引導學生課下查閱資料,然后在組內進行討論,最后形成討論提綱,選定代表參加大班課堂討論。教師在討論過程中主要起協調和引導作用,要鼓勵學生發言,對于發言精彩的學生要及時表揚,要善于總結歸納學生的發言要點,最后引導學生發現新的問題或留下繼續思考的問題。

3.個體發言

這種方法大多數情況下是教師邊上課邊提出問題,不需要學生課下準備。問題的提出要掌握合適的時機??鬃诱f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弊詈檬窃趯W生“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之境界下拋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討論。

三、問題教學法實施應注意的事項

(一)問題設置遵循的原則

問題設置要遵循思想性、科學性、現實性、坡度性、興趣性等原則。問題在精不在多,要少而精,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討論時間。

(二)教師要提高自身業務能力

從創設問題情境,到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每一步驟都要求教師具備更為廣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敏捷的思維能力、更高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良好的歸納總結能力等,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升自己。

(三)問題教學法必須輔之以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

問題教學法不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體系,它在創設問題情境、發現和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把各種各樣傳統的、現代的教學方法包容進來,對它們進行合理的分解和重新組合,從而獲得運用任何單一教學方法都難以比擬的教學效果[5]。然而問題教學法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必須輔之以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講授法、案例分析法、視頻觀感法、角色扮演法和多媒體教學等。

【參考文獻】

[1]李紅梅.采用“問題教學法”激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J].教學研究,2003(03).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

[3]彭付芝.“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討論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05):44-47.

[4]王天一.外國教育史(上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5]涂剛鵬.問題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實施——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8(12):182-183.

[6]張楚廷.大學里,什么是一堂好課[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03):73-76.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創設教學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假弱”教學法你用了嗎?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