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動三聲”:我所理解的物理好課

2016-12-21 11:37卞志榮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摘 要】一堂好課需要在預設問題、提出問題、生成問題等環節環環相扣,相得益彰;一堂好課就是互動的課堂,不僅是語言的互動,更重要的是思維的互動;一堂好課需要呈現出不同的聲音。先進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學技術只有內化為課堂教學藝術才能演繹出一堂“教得巧妙、教得有效、教出美感、教出特色”的好課。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好課觀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54-0024-02

【作者簡介】卞志榮,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無錫,214101)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日前,在一場校際教研交流活動中,江蘇省南通中學的朱華老師開設的“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新授課,受到了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筆者想借對這節課的點評,談談我所理解的一堂好課。

一、教學過程中的“三動”

一堂課的質量絕不是僅僅看教師教的如何,而是要看學生學得如何。學生在課堂中的“三動”(心動、行動與互動)是衡量課堂質量的重要指標。為了充分而有效地促進學生“三動”,朱華老師采取了多種教學策略,體現了教師對課堂調控的藝術和智慧。

1.新課引入讓學生“心動”。

讓學生“心動”是指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一份對新知的渴望和興奮進入新課的學習。這種“心動”的激發,在新課引入環節體現得尤為明顯。一節課的引入方式可能有多種多樣,達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本節課最常見的引入方式有復習引入法、實驗引入法、剖析課題引入法、魔術法等。朱華老師采用的是視頻引入法,通過播放阿拉斯加美麗極光的視頻,在學生欣賞和興奮之余,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極光產生的原因?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要!此時教師話鋒一轉,要解釋美麗極光形成的原因,必須先學習“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導入簡潔,切入正題快,使得學生在“心動”中帶著問題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2.實驗教學讓學生“行動”。

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科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按照實驗操作者的不同,一般可以把高中階段的物理實驗分為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演示實驗一般由教師操作,將實驗過程在現場或以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實驗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實驗室中自己動手操作的實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朱老師設計了一個利用洛倫磁力演示儀的演示實驗。但做了如下的改進:

首先,演示實驗要達到預期效果,需要便于學生觀察,即可視度要好。而實驗室中的洛倫茲力演示儀在白天實驗時卻存在可視度不佳的問題。朱老師巧妙地對該實驗的可視度進行了改進。做法之一是在洛倫茲力儀外面自制了一個暗箱,迎面可以開關;做法二是用攝像頭將里面電子運動的軌跡傳輸、投影到大屏幕上,便于全體學生觀察。

其次,將教師演示變為學生演示。讓學生一邊講解一邊操作,不僅使實驗更具說服力,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機會,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實驗,使學生的能力在實驗中得以提高。

最后,每一步實驗觀察與要探究的問題緊密結合,用問題驅動學生仔細觀察和積極思考,有效地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全程參與,避免了以往進行演示實驗時,學生做的做、看的看、玩的玩的低效做法。其所設計的討論問題如下。

(1)不加磁場時,電子束的徑跡如何?(結論:不加磁場時,徑跡為一條直線。)

(2)給勵磁線圈通電,電子束的徑跡又會怎么樣呢?(結論:電子的徑跡是一個圓。)

(3)保持勵磁線圈的電流不變,改變電子槍的加速電壓,軌跡怎樣?(結論:加速電壓越高,半徑越大。)

(4)保持電子槍的加速電壓不變,改變勵磁線圈的電流,電子束的徑跡如何變化?(結論:電流變強,半徑變小。)

(5)為什么加大電子槍的加速電壓,半徑變大?為什么加大勵磁線圈的電流,半徑變???

經過上述的舉措,有效地提高了演示實驗的教學效率,也使得學生在其中行動起來,從“要我學”走向“我要學”。

3.預設問題促使學生“互動”。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和出發點,有問題才會去思考;有問題,思維就有了方向,思維才有動力。朱華老師將本節課值得探討的問題設定為預習問題和課堂探究問題兩部分。

預習課案探究問題設計:

[問題1]利用已有的知識與方法思考下列問題:(1)當帶電粒子平行射入磁場時做什么運動?并說明理由(重力不計);(2)當帶電粒子垂直射入磁場時做什么運動?并說明理由(重力不計)。

[問題2]氕、氘、氚的混合物經過同一加速電場由靜止開始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轉電場里偏轉,它們是否會分離為三股粒子束?請通過計算說明。

[問題3]氦核(2He)經過某一加速電場由靜止開始加速,加速電壓為50000V,求氦核能獲得的動能為多少電子伏特?如果要使氦核獲得更大的動能,試提出一條建議。

課堂學案探究問題設計:

[問題1]當帶電粒子垂直射入磁場時做勻速圓周運動(重力不計),如何改變軌跡圓的半徑?請通過計算說明。

[問題2]用什么裝置可將氕、氘、氚這群同位素粒子分開呢?請在圖1中畫出你的設想?

[問題3]為了能讓帶電粒子獲得更大的動能,能否提出一些科學設想?請在圖2中畫出。

[問題4]回旋加速器的D型盒中為質子源,D型盒間的交變電壓為U,靜止質子經電場加速后進入D型盒。D型盒的半徑(即最大軌道半徑)為R,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質子質量m。求質子經過回旋加速器加速獲得的最大動能為多大?(質子的電荷量為e)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獲取和運用各種信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師預設好問題無疑是給學生指明了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方向,師生、生生共同圍繞問題展開雙邊活動,提高了課堂探究效益。

二、課堂氛圍中的“三聲”

“三聲”即笑聲、贊嘆聲、驚訝聲。課堂氣氛也反映了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有笑聲的課堂,教學效率會更高;有驚訝聲的課堂,教學質量一定高;有贊嘆聲的課堂,教學一定有創新之處。師生配合默契的課堂自然是笑聲不斷的,學生在快樂中主動學習。學生對教師的驚訝之舉,如課堂引入時播放的美麗極光,朱教師掀起洛倫茲力演示儀的“蓋頭”時,學生發出了驚訝之聲等。課堂中有教師對學生學習進步和取得成績的贊美,有學生對教師精湛教學技藝的贊美,有學生對同學學習創新的贊美。當學生由直線加速器設計出回旋加速器時并能提出諸如帶電粒子的速度不斷增大,它在磁場中每轉半圈的時間如何變化,為了保證每次帶電粒子經過狹縫時均被加速,使其能量不斷提高,對狹縫處加的交變電源的交變周期有什么要求,等等問題時,贊美之聲化作教室里的掌聲不斷,催發師生共同進取和創造的激情。

綜上所述,筆者所理解的一堂好課的特征如下: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用“問題導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適度點撥激發學生深入思考;通過讓學生做實驗、講實驗、設計實驗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全程參與,在合作中學習,在互動中進行思維碰撞,生成思維新質;在課堂的各個環節注重了學生學習內驅力、學習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和生長。這一切,營造出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師生在其中共同成長。

猜你喜歡
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高中物理解題中推理法的應用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未來教室:高中物理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高中物理實驗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新課改下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