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筋”的工匠精神

2016-12-23 02:09高峰
現代企業文化 2016年1期
關鍵詞:家族企業保時捷技工

文/高峰

“一根筋”的工匠精神

文/高峰

南京有工廠引進了德國最先進的工業設備,但卻未能生產出和德國一樣的產品,其中的“秘密”就是人的問題。德國產業制造里有一批“工匠”即熟練技工,這些技工對產品硬件的精度、尺寸的配合、磨具的溫、濕度都能精妙把控,生產出的產品質高價貴、行銷全球。而反觀中國,以前的“八級老師傅”所剩無幾,光有設備不能成活。

當許多國內企業迷上互聯網思維之際,做快做大,唯“快”字當頭;而工業4.0的創始國德國卻一直秉持“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的哲學

保時捷是較年輕的家族企業,1936年成立,已傳至第三代。仍以斯圖加特為研發和生產中心,在企業現代化的廠區仍保留有紅磚老廠房,據保時捷的工作人員介紹,那是他們傳統的標志,也是家族企業哲學所在。據觀察,保時捷有三條哲學。

品質精神。這里組裝一部車只需9小時,后序檢測調適需要5天,出廠則需要數月。保時捷的訂單最快也需3個月,有些配置高的甚至需要提前一年預訂。盡管需求旺盛,但該企業并不急于擴張。

不盲目擴張。保時捷保持著細水長流的生產節奏:從來未有所謂的淡季,即便金融危機時也不淡。介紹人員的解釋是,保時捷的需求是不會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因為這個群體不差錢。不輕易急速擴張、不愿加班,與其說是德國家族企業的特點,不如說是德國企業的普遍特點。

精益精神。保時捷售價每部12萬歐元起,屬汽車中的奢侈品??蛻粢话愣际窃谫徺I第二、第三輛車時才選保時捷。人們購買的與其說是一部車,不如說是精益求精的哲學:你開的是一部藝術品,或者某種駕馭人生的態度。據介紹,保時捷的技工至少要培訓三年以上,上崗前還要集訓兩三個月。為避免單調,各工種之間可以調換,這需要技工是全面手。其中老技工的技藝是核心競爭力。

德國制造之所以能成為品質標志,是工匠精神、家族傳承和現代科技形成的鐵三角讓德國制造立于不敗之地,立于互聯網的風口不曾動搖。所謂互聯網思維不過是手段,最終目的是能讓產品行銷全球、企業基業長青。

不熱衷于上市

德國為什么能成為歐洲經濟發展的引擎?回答是:因為德國的股市不發達。

這個回答實在有點出乎意料。德國98%都是中小企業,因為德國的股市不發達(全德國不過800家上市公司),他們很難在把公司做好之后立刻拿去上市,圈錢退出,因而不得不做更為長遠的發展規劃。而這些中型企業中,有很多都是家族企業,他們比較“一根筋”,信奉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經營哲學——“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們不會純粹追求利潤,也不擅長資本運作,更是從來沒想過上市。而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德國股市的不發達。不過,也正因為資本市場不發達,許多德國企業,尤其是家族企業,都會老老實實地把產品做到最好,把管理做到最好,反而讓德國的實體經濟變得特別強大。

目前,對中國企業影響最大的可分為美國模式和日德模式。美國模式以連鎖模式和互聯網模式為主,做快做大,上市擴張,以盡快占領更多市場份額為目的,手段是價格戰、營銷戰和資本運作。與此相對的是日德模式,與其家族企業和民族性高度相關,本分、執著、技術控、完美主義,區別于美國的高速擴展模式、上市模式,因此在日德鮮有超級互聯網公司誕生。

美國模式對中國企業影響甚巨。集中的表現就是“唯上市論”,導致的隱憂正在成為問題。好像一上市,企業的問題就一了百了。對照當前上市的浮躁之風,日德家族企業步步為營的做法更有借鑒意義。

德國企業為什么不熱衷于上市?因為德國企業中92%都是家族企業,有些是業界翹楚,有些是“隱形冠軍”,比如化工醫藥界人們耳熟能詳的拜耳、漢高、默克……家族企業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念舊”。

家族企業會把員工及其忠誠、技術、生產工藝都保留在企業內。不會像一些大公司那樣,為了更低價的勞動力成本遷廠或將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外包。即使在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候,也不輕易裁員,許多員工在這些家族企業中一干就是一輩子,甚至三代同在一家企業的也不在少數。而企業一上市,一切都將為之改變。為業績擴張,為業績遷廠,為業績裁人,而且按上市條例,企業必須公開專利技術……

上市重要,還是將企業打造成命運共同體重要?金錢能長久維持一個命運共同體嗎?錢聚人(心)散的現象在中國企業中并不鮮見。

德國制造能行銷全球

德國版工業4.0的基礎是其精益制造。換句話講,是德國制造“+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工業4.0首先要求你的2.0、3.0要扎實,扎實的工業基礎,扎實的企業制度,扎實的技工隊伍?!暗聡圃臁背蔀榱速|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德國人生產的圓珠筆摔在地上10多次,撿起來依然可以用。

據媒體報道,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某記者問彼得·馮·西門子:“為什么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呢?”回答是:“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是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庇浾叻磫枺骸捌髽I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答:“不,那是英美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一是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是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而不是什么利潤的最大化?!?/p>

務實耐用曾經是“中國制造”的標志,無論是曾經的中華老字號還是“永久”“飛鴿”等“上海制造”。只是這些“傳統美德”在企業做大做快的過程中丟掉了。瘋狂的股市,最終需要堅實的產業來支撐?!把伞惫蓛r再攀升,也要回到企業競爭力的基本面上來。

中國經濟的轉結構、上檔次需要基本面上的改觀,這個基本面就是中國制造的智能化和精益化。其中,品質主義和工匠精神是需要把持不變的精髓。

猜你喜歡
家族企業保時捷技工
保時捷Taycan
山海間,享受純粹的駕駛樂趣 保時捷Taycan
從技工到英雄
家族企業創新:前因、調節與結果
家族企業公司治理對其現金持有量的影響探討
對新時期技工院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考
傲氣凜然 保時捷718 CAYMAN
家族企業的“感情困境”
聽說你們想開保時捷?所以我來了
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