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堂教學結尾的藝術

2016-12-23 17:57徐啟春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年22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藝術

徐啟春

【摘要】良好的開端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良好的課末設計在學習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再次激起學生的思維高潮.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做好課末設計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結尾;藝術

常言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入固然重要,設計得巧妙,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那么,良好的課末設計,可再次激起學生的思維高潮,如美妙的音樂一般耐人尋味.設計得好,能產生畫龍點睛,余味無窮,啟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總結,這樣不僅能鞏固知識,檢查效果,強化興趣,還能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活躍思維,開拓思路,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在熱烈、愉快的氣氛中把一堂課的教學推向高潮,達到了“課結束,趣猶存”的良好效果.

一、總結式結尾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結尾方式,一節課教學結束時,教師運用準確精練的語言,對教學內容和重點做提綱挈領的總結和歸納,意在讓學生由博返約,綱舉目張,在學習的結束階段再次強化教學要點,從中找出規律,上升到新的認識,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如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練習課”后,老師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通過本節課的練習,我們知道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時,要先觀察每組中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再采用合理、簡便的方法來求.”這樣的結尾,抓住教學重點和知識的主要特色進行高度概括,加深學生的印象,起到強化和深化的作用.

二、懸念式結尾

有些知識塊往往要分幾個課時來教,而上、下節課教學內容聯系又非常緊密,教師就可以利用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和學生的好奇性,在上一節課的結束時針對下一節課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造成懸念,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藝術效果.如教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知識后,在進行課末總結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進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時,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計算比較簡便,也就是除數的個位上的數是1、2、3的,通常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除數個位上的數是7、8、9的一般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如果除數個位上的數是4、5、6的,用什么方法來試商比較簡便呢?”這個問題是下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前一節課的結束時提出問題,不但預示了下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對學生的預習有一定的定向作用,而且使前后兩節課過渡自然,銜接巧妙,做到了講授內容前后呼應,效果較好.

三、延伸式結尾

所教內容學完后,不是馬上結束教學,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展,使之成為聯系第二課堂的紐帶.這樣,既能使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又能使學生所閱讀的課外讀物與本課內容密切相連,拓寬知識,擴大視野.例如,教學“年、月、日”知識后,老師做了如下延伸:你知道嗎,為什么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這個閏年是怎樣定出來的呢?我們所經過的一日時間,是怎樣定出來的?請同學們課后讀讀課外讀物,了解更多知識,相信大家一定會很快地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束語,從課內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閱讀,使課內和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學生運用已知去獲得本知,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四、探求式結尾

探求式結尾就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內容時,把學生感到模糊的或容易引起意見分歧的問題有意識地留到最后,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分析,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最終得出結論,統一認識.這樣結尾,能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吸收轉為主動探索,以達到促進學生思維的鍛煉、學會明辨是非能力的目的.

五、對比式結尾

有比較才有鑒別,對比式結尾,就是在一節課教學的結束階段從內容結構、形式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側重地把本節課內容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對照比較分析概括出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把握住特點,總結出規律,加深了解所學知識.如:學完用算術方法解和用方程方法解應用題的知識,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后,老師組織同學們進行分析、討論:用兩種方法解應用題時,它們的區別在哪里?學生在四人小組討論中,根據自己的解題經驗,各抒己見,對問題進行梳理和概括,最后取得統一的結論: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生對于用算術方法解和用方程方法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更清楚,選用解題方法更靈活,牢固地掌握知識.

六、滲透式結尾

小學數學教學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與知識、技能的教學有機結合,把數學知識的掌握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恰當地聯系起來.將有意識的教育寓于無意識的受教育之中,做到在知識教學中自然、適時、適量地滲透.如教學“年、月、日”知識后,結尾這樣設計:時間就像日歷一樣撕掉一頁就不會再回來,說明時間是十分珍貴的,那么同學們要怎樣對待時間呢?又如教學“元、角、分”知識后,設計的結束語是: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它們之間是十進關系,還學會了兌換人民幣.結合學生實際,自然得體,力求滲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常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描龍畫鳳,貴在點睛.數學課堂教學結尾遠不止這幾種方式,而且往往是綜合運用幾種方式,但不管采用何種方式,數學課堂教學結尾的任務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概括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強化難點,總結規律,使學生對全課的教學內容和知識要點獲得明確清晰的印象;二是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思維,引導他們對有關內容的聯想和思考,使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把課堂總結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給學生留下一個能激發興趣的懸念,使課的開始引人入勝,結尾扣人心弦,整個教學過程協調完美.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藝術
紙的藝術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簡談數學課堂中的啟發式教學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