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教育

2016-12-23 17:34趙淑琴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美育教學數學教學教師

趙淑琴

摘要:學校中的美育,它是通過現實美和藝術美打動學生感情,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能力的教育。

關鍵詞:數學教學;美育教學;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042

美育對美好心靈的塑造有著較大作用,而且也與提高學生創造力有密切聯系。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數學,充分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創造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做到課前挖掘教材美、課上釋放數學美、課后延伸數學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蹦敲?,小學數學如何根據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抓住小學數學美育教學的特征

在希臘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痹谛W數學教學中,只要我們稍加發掘,就不難發現數學美的重要特征。

1. 簡潔與靈巧的美。數學中簡潔與靈巧的美到處可見。如通行世界的阿拉伯數學符號,可以說是當今世人公認的最簡潔的文字,用這種文字寫出來的數和算式,不僅全世界的兒童都認識,而且它的妙處還在于用10個有限的符號能表示出無限多的數。這與作曲中憑借7個音符能譜寫出各種令人心醉的樂章一樣,是多么令人驚嘆的簡潔美!又如有些巧妙而簡潔的解題思路,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

2. 對稱與和諧的美。在小學數學中,對稱與和諧的美比比皆是,簡單的幾何圖形中的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圓等,都是具有對稱美的直觀而淺顯的例子。又如,平均分具有和諧的勻稱美。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材就是通過對圖形的平均分這種和諧的美所引起的形象思維,來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相反,任意分就會產生不和諧、不勻稱,這又反而強化了分數的概念,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分數概念中平均分的涵義。

3. 深刻豐富的內在美。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其內容高度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是它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構成了數學深刻豐富的內在美。數學中的這種內在美,不是以色彩、線條、旋律等形式表現出來,而是把自然規律抽象成一些概念、法則或公式,并通過演繹而構成一幅現實世界與理想空間的完美圖像。如在分數運算教學中,由于倒數概念的建立,除法可以轉化為乘法,乘法也可以轉化為除法,乘和除這一對矛盾于是達到了辨證的統一,充分體現了數學的內在美。

二、遵循美育的特點,科學地組織教學,是小學數學美育教學的關鍵

教學中要根據兒童心理和認識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鑒賞數學美的過程中,德、智、體、美、勞諸多方面得以和諧發展。

1. 數學過程情感化。在教學中,教師貼近學生生活,創設有趣的問題情景和愉悅的教學氣氛,讓學生沉浸其間,產生積極的情緒,形成寬松、愉快的學習心境,這是美育情感特點的外在表現。因此,教師要善于與學生進行角色和心理位置的互換,設身處地地思學生之所思,積極進行情感交流,讓學生在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中,達到與教師感情共鳴、思維共振的目的。

2. 教學手段形象化。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的?!倍尸F形象的世界,借助具體、鮮明、生動的美好想象去反映對人類和社會有需要的事物,進而引出深刻的教育,恰好是美育形象性的特征。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使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采用邊講邊畫邊演示的方式,用語言和動作引導學生注意的方向,用圖形和板書色彩的變化來突出所授知識的本質性特征和內在聯系,使學生在抽象中看到具體形象,在認識具體事物中了解一類事物具有的特征。

3. 知識獲取實踐化。美在實踐中產生,美感的獲得離不開人們的實踐。學生鑒賞數學的美,是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因此,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算一算、畫一畫,不僅有利于他們新的認識結果的構建,而且有利于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如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師引導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再觀察、研究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底和高的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去解決有關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問題。這樣,讓學生通過學習的實踐活動,去領略數學知識面的內在聯系美和應用的廣泛美。

4. 教學活動愉悅化。小學數學學習效果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興趣保持的持久程度。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形成與保持,僅靠簡單的數學學習目的教育是難以奏效的,教師必須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通過揭示數學知識蘊含的各種美和教師科學施教的藝術美,去喚起他們內心對數學知識的愛,才能使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轉變為對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三、美化教師的課堂教學言行,是小學數學美育教學的必然要求

學生的“向師性”“好模仿”決定了教師的審美修養,實際上也成了影響教育學生的一種手段。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富有嚴密的科學性、豐富的啟發性,并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特別要體現數學語言的簡煉和極富于邏輯性。教師的板書安排,每一個文字、圖像、每一個算式、法則、定理、公式,在內容上應計劃周密、目的明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清楚地反映教學的全過程,在形式上應布局合理、書寫工整、簡潔明快,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這樣可以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數學教學中的美無處不在。美育的實施,需要我們教師一定要有創新意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具備濃厚的美育意識,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語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陽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滲透到學生心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悟美、賞析美、體驗美,進而創造出美,寓教于樂,寓教于美。

猜你喜歡
美育教學數學教學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一首湘西人性美的田園牧歌
秋天在哪里
中專學校音樂教育中進行美育教學有效方法
美育教師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論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