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寄宿制學校如何使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2016-12-23 17:47張偉香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深度融合教育教學信息技術

張偉香

摘要:近幾年,我們進行了教育資源整合和學校結構布局調整,與調整之前相比,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形成了大量的學生在校寄宿,面對來自不同農村小學的寄宿初中生,他們的能力參差不齊,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知識積累匱乏,視野狹窄,這就使處于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應該深思如何使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從而有效地促學生成長。本文就對此作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寄宿學校;教育教學;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080

一、教師要轉變思想,提升素質

國家要實現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須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其基本特征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吧疃热诤稀笔切畔⒓夹g在教育教學中更深層次的應用。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在內心深處真正認識“教育信息化必須先行”的重大意義和作用,愿意學習信息技術并將之付諸于教學實踐中。只有教師的思想轉變了,信息化教學才會真正順利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并不意味著教師的角色變得無足輕重,相反,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應當扮演好很多角色:學生的良友、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幫促者、課堂組織者和協調者、激勵者。同時,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提升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

二、充分利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優質的數字教育資源,可以滿足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的需要,可以滿足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促進有效學習的需要。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內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叭▋善脚_”的建設和服務,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親身直觀地感受到“班班通”系統設備的引進,為教師快速上傳、下載教案和課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三、構建網絡環境下的“新”教學模式

在經歷了洋思的數學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東廬的講學稿、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學習的高效教學課堂模式等,面對我們的學情不能完全照搬;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指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是點滴的、零散的,而課前復習是將知識再現、強化、深化、內化、外函的過程。而網絡環境下的“三段式”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一種有效嘗試?!叭问健苯虒W就是把教與學的過程劃分為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部分。對教師而言,就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后反思;對學生而言,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預習)、課堂學習、知識拓展與延伸。

1. 課前

(1)教師的教學設計?!叭问健苯虒W設計既要考慮到教師、學生、技術、媒體,又要考慮知識內容等多種因素。教師可利用數字教學平臺將預習要求、教學視頻、重點難點、教學課件、知識拓展等內容上傳到平臺,以方便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和自主學習。

(2)學生的自主學習(預習)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認真預習非常重要。對學生而言,“課前”就是學生根據教師網絡學習平臺提供的學習指導,合理地利用課余時間,預習新知、自主學習。

2. 課上

(1)教師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信息技術應用的主戰場,應該盡可能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真正發揮作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學習體會、每個學生都呈現自己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收獲,教師解難答疑。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參與,而教師只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真正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同時,把課堂交給學生,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發展。

(2)學生的課堂學習?!罢n上”就是利用課堂有效的時間,將交流預習、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其他同學和教師那里得到解決。對于來自農村的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改變他們在教師面前膽小、害怕張嘴回答問題的現象,同時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同學的合作溝通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多方面進行參與,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新知識、新思想的構建者和創造者,是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貢獻者和分享者,能充分體驗學習的愉悅,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就產生了學習的動力,把以往那種“要我學”的課堂模式,變成現在“我要學”或“我想學”的模式。

3. 課后

(1)教師的課后反思。教師在竭盡全力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騰出一只耳朵來傾聽自己來自課堂的聲音,反思自己的得失,進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優化教學工作和提高教學效能。以記教師的教學反思(成功之舉、“敗筆”之處)、學生的學習體會、學習見解,知識鞏固與拓展延伸是否到位,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教師或學生的空間,師生可以互訪,并實時交流溝通,使課后的教學反思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

(2)學生的知識拓展與延伸?!罢n后”就是學生完成所學知識的鞏固,并按照教師的要求,利用網絡實現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借助網絡環境,即使在課外時間,也可以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實現個性化教學,并實現同學之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叭问健苯鉀Q了傳統教學的弊端,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既符合學校教育的發展規律,又能夠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唱主角,這樣確實提高了課堂效率,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展示的舞臺中,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獲得了學習中的成就感,為今后的繼續學習奠定了基礎。

總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無定法,學無定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適合校情的信息化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我們的課堂變得絢麗多姿。

猜你喜歡
深度融合教育教學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論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