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信息終端(手機)對學生思維的影響

2016-12-23 17:56宋麗萍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網絡信息手機思維方式

宋麗萍

摘要:手機作為信息終端,能讓學生獲得豐富的網絡信息,這些網絡信息對中學生思維方式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正面影響可以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而面對負面影響,教師應堅持對學生的人本關懷、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信息管理教學中實現有效教學,優化學生思維方式的問題解決策略,對于引導學生自覺地構建科學的思維方式,以正確地認識和處理信息時代的新現象、新問題,在學習掌握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技能的同時,提高思維品質和道德素養,實現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手機;網絡信息;思維方式;影響;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105

隨著網絡信息終端——手機的大面積普及,網絡信息迅速席卷全球并呈指數增長,在學生中間也得到了普遍應用。學生在獲得大量信息的同時,網絡信息也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正面影響

通過手機這個移動終端,同學們可以獲得海量的網絡信息。這些信息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據統計,現在每天約有40億個信息單位的信息量向全世界發送,并且以每年18~20%的速度遞增。與此相應,文獻信息、電子信息、新聞信息、經濟信息,特別是科技信息等各類信息,總量日益龐大,速度呈幾何指數增長。受其影響,主體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學生也感受到了網絡信息的鋪天蓋地的沖擊與影響。

從正面效應來說,這些影響是巨大的:

1. 改變了傳統思維方式的因襲

通過手機獲得的信息有容量大、更新快等特點,比之傳統的信息影響,這種影響是巨大的。這使學生的思維參照系和著眼點發生了變化。過去,學生多是審思過去,從歷史上尋找思想發展的參照系?,F在則不同,學生通過上網獵取信息,可以隨處找到大量新穎的信息,用以比照,因而使得思想的依托和支撐點都發生了變化,學生變得敏捷,反應快速,思維空間更為寬廣,思考問題能做出更多的觸點嘗試。

2. 促進了學生的思維創新

海量的信息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創新,促成了學生思維的更快發展,思維的更新速度加快。學生在網絡條件下,心理需要獲得滿足,在網絡信息的刺激下,得到更自由的追求。從全局來看,網絡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自由平等、海量信息、雙向交互、超時空、超媒體、快速進化、多元文化等特性,對思維主體擴展思路,廣泛地、快速地獲取信息、交流思想,進行創造性的想象,觸發靈感,在比較中習成求異思維和批判精神,都起著不可低估的積極促進作用。

二、負面影響

許多學校不讓學生帶手機,理由主要有三點:

一是不安全。相對來講,手機還算是貴重物品,學生帶手機上學易惹事。丟失手機,會給教師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一些不法分子也會專搶中學生手機,甚至會傷害學生。

二是影響學習。許多教師反映,學生上課接聽手機,既影響自己、也影響教師和其他同學。有的學生上課時發短信,不注意聽講。不少學生因迷戀發手機短信使成績下降。

三是引發攀比心理。手機更新換代快,有的學生剛上九年級就換了五個手機了。新款手機一出來,許多學生就會纏著父母買。買吧,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不買吧,又怕其他同學瞧不起孩子,無形中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而在思維方式上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 不良內容影響健康發展

海量的信息有好也有壞,而不良信息的害處極大。中學生由于年齡和心理的原因,世界觀尚未成熟,對網絡信息缺乏必要的防控能力,許多不健康的思想乃至于錯誤的信息,會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趨向,一些學生因此而厭學、追求刺激、模仿頹廢行為,意念上滿足于享受、自我膨脹和損人利己等,世界觀、人生觀的發展受到不良影響。

2. 無用信息和垃圾信息會誤導學生

海量的信息中,對學生無用的信息和垃圾信息成堆,這些冗余信息成為干擾人們選擇有用信息的“噪音”。學生淹沒在鋪天蓋地的信息中,思辨的意識有所麻木,思想的深刻性常常會因依賴計算機和網上的現存信息與邏輯結構而鈍化。過量的和垃圾性信息,讓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對事物的審美判斷和索取,失卻了自我。這也是許多學生動輒借助網絡逃避課堂學習,尋求自我麻醉和滿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應對策略

1. 保持人本關懷

面對這些無用信息和垃圾信息對學生的影響,教師應以人為本,全方位地關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平等相待,關心學生的思想、生活和學習,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手機的主人,感悟和重視教師要求的正確與遵守的必要,進而自覺從嚴要求自己,最終實現師生理念的認同,這是解決學生思維方式異化的根本性辦法。

2.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德育與信息管理教學的有機整合,要密切注意學生思維形態和方式,強化健康人格教育,培養自我調控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學生從游戲、聊天中解脫出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和法律觀念,特別要強調學生網上活動要遵守人際交往準則,在虛擬現實中,強調用語文明禮貌、不講臟話;不玩暴力游戲;不瀏覽不健康網頁內容;不隨便在網上發布不負責任的言論;不亂發垃圾郵件等。

3. 優化學生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讓教師的幫助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教學的最終標準是學生成長,在教學中,具體可通過三個維度的對話性實踐,實現對學生的人本關注和師生關系的和諧:認知、體驗和修養。讓學生探究和理解教學內容;溝通互動體驗多元見解的碰撞;自我修養和慎獨,實現網絡道德和網絡倫理的提升。

總之,手機作為移動終端,可以讓學生獲得海量的信息,但信息對學生的影響利弊俱現,我們必須正視并有效遏止其負面影響。

猜你喜歡
網絡信息手機思維方式
多維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信息下高中生投資理財觀念培養
透視網絡信息對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隱性攻擊分析方法研究
蘋果手機黑產案件偵查與法律適用研究
關于高校體育課堂“手機”現象的思考
手機鋰離子電池充電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