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探討

2016-12-26 08:47魏雅朋
居業 2016年9期
關鍵詞:土木工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魏雅朋

[摘要]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容易對環境產生破壞。在建造過程中,通過使用生態材料,節約水、電,提高資源的回收利用,使用高科技材料等手段,能夠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建筑的性能,是未來土木工程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

文章編號:2095-4085(2016)09-0171-02

土木工程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了場所,在進行建造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隨著人與自然矛盾的加劇,環境惡化、能源短缺等問題呈現。通過在土木工程設計、建造、報廢等過程中,推行可持續發展策略,減少對資源、能源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方式??沙掷m發展是指在發展過程中,合理使用資源,減少對資源的破壞??沙掷m發展理論最初應用在林業和漁業中,強調對資源的科學管理。在土木工程中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工程材料和工程施工兩個方面。

1土木工程材料可持續發展

土木工程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原材料是構成土木工程的物質保障。選用合理的土木工程材料能夠使建筑更加安全、實用、耐久、美觀。在土木工程建造過程中,應盡量使用生態材料,實現對環境的凈化,修復環境的功能,減少工程建造過程中對環境的損害,提高對環境的保護,并保證建筑的質量。

使用高強度抗震鋼材,能夠提高建筑物的層高,滿足結構大跨度和抗震要求,其也是提高建筑結構性能的重要手段,適應建筑結構用鋼高強度、低屈服比、專用化的趨勢。在抗震設計中,需要建筑能在地震時吸收地震能量,鋼材具有較好的彈塑性。SN系列建筑用鋼材,有著比傳統鋼材更好的屈服比和收縮率。傳統方法通過添加元素提高鋼材強度和板厚,但降低了焊接性能。TMCP鋼的使用,可在不改變碳含量的同時,提高鋼材的強度,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穩定性,目前厚度超過40mm的鋼板,多采用這種鋼材。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可以滿足在施工難度大、環境惡劣、維修困難的情況下,提高構件體積穩定性、抗凍融性等指標,并可提高構建的使用壽命,這也是混凝土發展的方向。

2土木工程施工階段的可持續發展

在土木工程施工階段重點是做好施工準備和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施工準備過程中,需要通過業主提供的工程資料,依據相關技術規范和法律法規規定,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施工方案,在此情況下,根據業主的要求和施工條件,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組織設計,安排工程施工所需資源、勞動力、資金、技術、設備、工期等計劃,完成整個工程的施工部署。在施工過程中作好施工質量控制、安全控制,通過一系列管理手段,提高建筑的質量,實現建筑的增值。

土木工程的施工階段控制,貫穿于施工全過程,重點是業主方、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要根據建筑所處的自然、文化、建筑特征等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和管理手段,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護好周圍的自然、文化環境。施工方在按照業主的設計要求進行施工過程中,不僅要安排好勞動、資金、設備、工期等內容,還要做好施工范圍和周邊區域的保護工作,明確需要保護的內容,減少對周邊設施和管線的擾動。主要從以下幾個階段做好土木工程施工階段的持續發展。

(1)節約用水,在施工現場,根據不同用水區域的用水情況,盡量使用小流量的設備和器具,有條件的工地通過雨水收集裝置收集雨水,經過過濾沉淀后重復使用,推廣廢水循環使用措施,減少施工期間水資源的浪費。

(2)節約用電,通過檢測手段控制燈具的開關,使用節能燈具和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減少不合理用電量,實現節約用電。

(3)節約材料的損耗,提高企業材料的損耗是提高施工企業施工成本的手段,是提高企業施工定額的途徑。通過在采購、運輸、保管過程中,較少材料的包裝、周轉等措施,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4)利用可回收資源,提高材料利用效率是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通過對可回收資源的重復利用,能夠大量減少資源的重復購買,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壓力。建筑材料應盡量使用可再生原材料或者含可再生成分的原材料。通過對可再生成分的回收,減少原始材料的使用量,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此外,在施工現場建立可回收原材料回收系統,對施工過程中拆除的材料進行回收,可以減少材料的消耗,增加企業的收入。

(5)使用高科技材料,高科技材料的使用能夠實現建筑的多種性能,實現生態保護和環境友好的目標。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充氣ETFE薄膜,具有可回收、耐久性、自潔性、防火性、柔韌性、可加工等性能,在達到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時,改善了環境和資源的關系。

3結語

鋼筋和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使用最廣的材料,高強抗震鋼材、不銹鋼等材料可以實現鋼材的節約,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滿足建筑高性能環保的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結構和構建的形式。滿足建筑結構安全性要求,還可以減少結構脆性破壞,并進行自我修復,提高混凝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生態材料的使用,最大限度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具有凈化環境、修復環境的功能。

參考文獻:

[1]呂志濤.新世紀的土木工程與可持續發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2,(1):1-5,12.

[2]金學鵬.淺議土木工程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6):326.

[3]高博.新時期我國土木工程事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186.

[4]李盛斌,張揚.新時期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及實踐探究[J].科技資訊,2013,(21):229.

猜你喜歡
土木工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之重大(點)工程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專業評估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