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創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機制分析

2016-12-26 09:01俞燕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1期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高職院校

俞燕

摘要: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國家有關部委及各省的相關調查報告都充分顯示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當前,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為4%,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平均為2%,這一數字與歐美國家大學生創業成功率20%有整整10倍的差距。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國務院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列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的重要督查內容,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近年來,國家、各地政府不斷出臺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2014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不少大學生也加入了青年創業的大軍。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機制分析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049

1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未來5年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給出了明確目標,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

國外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發展成熟,其中百森商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就非常有代表性。百森商學院的“創新創業課程”,以培養創業意識為主,通過創新性課程教學、外延拓展計劃教學支撐,倡導創新創業精神。斯坦福大學的“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工業園區”模式,一方面企業得到最新的科研成果高速發展,另一方面,學校得到企業支持更好更快地完成科學研究項目,持續為企業服務。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當前已經形成三種經典的模式。第一種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提倡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結合起來,強調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培養和知識構建。第二種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浙江大學為典型代表,提倡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培養與實踐的教育模式。第三種是以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為學生提供創業所需資金和必要的技術咨詢服務,專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視不夠,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較為單一,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實效性不強;高校推行的產學研模式發展不夠,成果轉化率不高;扶持大學生雙創的外部環境不容樂觀,實踐平臺短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資金扶持力度不夠等。為此,迫切需要立足區域產業發展,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機制,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有序對接。

2雙創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思路

雙創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應該從“供給側”改革入手,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與服務機制,形成“市場牽動、要素協同、產業帶動”的全鏈條運行模式,改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環境和方法、服務等。主要以產業需求和人才雙創需求為導向,整合校內外人才、科研、平臺、服務、資金等資源,積極探索雙創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加強促進各類創新要素的融合互動與合作協同。進而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個性化品質和學生吸引力,促進區域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及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3雙創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機制

3.1注重與產業有效對接,促進職業教育專業鏈與產業鏈高度融合

專業鏈與人才鏈必須適應產業鏈開發和發展的需要,同時兼顧企業的需求為目標,深入分析職業崗位和對應的工作過程,建立以學科、專業和產業為組織基礎的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激發其創業精神,增長其創業知識,提升其創業實踐技能,進而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重點要構建建立區域產業發展的專業群,按照產業鏈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構建課程體系,將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研究成果、創業者的創業歷程等進行開發,編寫成案例或進行開發成課程,組織多樣性的創業活動進行理論及實踐培育,開展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3.2政府、行企、企業及學校多元協同發展

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能力提升和成果孵化,需要政府、行企企業及學校的協同與融通,建立組織和管理機構統一協同運作管理。政府對創業政策頂層設計,鼓勵企業積極提供創業支持;高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培訓和孵化場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指導、培訓和服務;行企以深度嵌入創業項目的形式提供經驗、資金和技術支持,促進創新創業成果進行轉化和孵化。此外,政府、高校和企業還可以在共同開發創業課程,聯合培養師資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通過制度化、專業化的培訓,提高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和能力。

3.3建立鏈式核心驅動機制,開發大學生創新創業全流程服務

以學校的創業基地或創客空間為基礎,圍繞著大學生創業大賽、科技創新計劃等,創新課程、課堂、訓練、競賽、成果孵化的教學體系,建立“前端指導—中端實踐—后端服務”的鏈條式服務平臺,促進雙創進入“鏈式生長”。廣泛開展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積極促進項目落地轉化。大力開展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活動,由政府部門、社會團體、行業企業等搭建平臺舉辦或支持舉辦各級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類大賽,推動產教結合、教學相長。實現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

3.4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服務保障體系,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

與政府、企業、社區等組建“1+1”或“1+N”的創新創業教育合作組織,健全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體系,建立集大學生創業服務、培訓和孵化平臺于一體的創業生態圈,對大學生的創業構想、創業團隊的組織從組建、創業企業運作進行全程指導。重點要推進高校及社會力量合作設立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園等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實習示范基地,按照“互聯網+”理念,構建一批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的眾創空間。積極協調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園、企業等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對接。還要安排大學生創新創業引導性資金在教學經費中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專項,重點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項目。拿出一定比例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鼓勵取得初創成果的大學生。

3.5建立發展性評估與反饋機制

傳統一元化成績評價標準更多地引導學生注重書本知識,不利于創新人才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評價不僅重視個體潛能的全面發展,同時增加創新能力的考核,對學生的態度、價值觀、創新能力、實踐技能等進行發展性評價。要從政府、企業、高校和大學生等各個層面,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評估與反饋機制。政府主管部門評估側重企業參加創業和各高校創業教育及實踐情況,企業及高校對其所參與的高校創業教育教學情況、大學生創業實踐表現等進行評估,大學生則對學校創業教育水平及教育服務質量進行評估。

參考文獻

[1]楊曉慧.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3-201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第1版.

[2]賴德勝,李長安等.2015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創業與就業[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

[3]胡忠英.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機制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4857.

[4]王培,耿冬茹,劉志軍.工業4.0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新思維-產業鏈與專業鏈的對接與融合[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8(1):2730.

[5]胡化坤等.“雙創四驅”模式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J].山東農大報,2015,(5):08.

猜你喜歡
大學生創業高職院校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