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幼兒園中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滲透

2016-12-27 16:05王洋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幼兒教育滲透

王洋

摘 要:幼兒期是孩子心理發展的敏感期,幼兒園則是一個幼兒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第一所學校,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所遇到的人,所處的環境對他的身心健康有深遠的影響。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現代社會中幼兒園已經成為一個幼兒形成陽光心態,學習成為社會人的最主要的陣地。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應該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介紹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幼兒心理健康;滲透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身心健康的社會人?!睆闹形覀兛梢钥闯鲂睦斫】翟谝粋€人的成長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每個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時都如同一張白紙,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在成年之后有超過30%人卻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排除先天遺傳因素和生理發展這一物質前提的影響,后天的因素即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則對其心理健康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幼兒期是孩子心理發展的敏感期,幼兒園則是一個幼兒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第一所學校,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所遇到的人,所處的環境對他的身心健康有深遠的影響。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現代社會中幼兒園已經成為一個幼兒形成陽光心態,學習成為社會人的最主要的陣地。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應該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一下是我的幾點經驗和體會。

1 努力為幼兒們營造一個友善、和諧、民主的氛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積極與社會、家庭緊密配合,為小朋友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環境和氛圍既是一種隱性的教育資源,也是一種教育力量,更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土壤。幼兒教師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更是幼兒學習生活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幼兒教師要努力用“愛”創建一個“磁場”,把班級里的每位幼兒緊緊地吸引到自己周圍。在情感上只有真心的愛的呼喚才能換來愛的回應。教師對幼兒的愛不應僅僅體現在對幼兒們的悉心照顧上,更應體現在對每個幼兒個體的尊重、賞識、以及毫不吝嗇的鼓勵上。例如,在與幼兒相處過程中,幼兒教師要盡量使用點頭、微笑、注視、撫摸等肢體語言,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和關注。在語言上教師應盡可能多的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真棒!”加油“ ”再試一次肯定行!“等等。幼兒教師除了要用心去愛每個孩子,更要從內心尊重每個孩子,尊重幼兒個體上的差異。盡管每個孩子的性格秉性不同,在班級里行為表現各不一樣,幼兒教師要盡量做到要公正平等的對待每個孩子,這樣幼兒在幼兒園里才會有安全感并進而對幼兒園、幼兒教師產生親近感。從而能夠積極主動的來園學習生活,在幼兒教師努力創設的和諧民主氛圍中健康茁壯成長,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2 通過恰當的語言或行為給幼兒積極的心理暗示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兒童,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每天對他多說幾遍“你怎么連這么簡單的事也做不好!”或者“你真是討厭!”。這種做法會讓幼兒在形成自我意識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掉入“我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或“我不受歡迎”的怪圈里。這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消極的心理暗示。這種暗示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遺憾的是在我們周圍仍然有為數不少的幼兒家長或幼兒教師在這樣做。試想如果一個幼兒每天在家里和園里都得到這樣的心理暗示,又怎么可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呢?因此幼兒教師在與幼兒的交往過程要盡所能給幼兒積極的心理暗示。具體說來就是要盡可能多的去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適度地地通過語言和行為對幼兒進行公開的表揚和肯定。多年的從業經驗告訴我,恰當的表揚和肯定如同一種興奮劑,它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激發幼兒的內在動力,而且能帶給孩子們積極的情感體驗,并進而形成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即使是孩子做錯了事,幼兒教師也應該努力的從錯誤中努力找到一兩點積極的方面,在旗幟鮮明地指出幼兒錯誤的同時,也要對事件中的積極方面加以肯定和表揚,這樣做更有利于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3 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與人合作并樂于分享

英語中有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No man is an island.”如果譯成漢語,意思是“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個諺語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人是無法脫離環境和同伴獨自生存發展的。尤其在當代社會,學會與人合作是一種比學會某一特定學科或領域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也是一個社會人立足于社會必須要具備的素質。而這一代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受到父母及家中長輩的過分照顧和關注,大多數在家中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在群體中不會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并常常因此無法融入集體生活,從而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如果在初期沒有被注意到,或是沒能得到及時的疏導和處理,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因而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個性化教學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游戲,在活動和游戲中引導幼兒學會傾聽,學會溝通,并體驗合作帶來共贏的喜悅和成就感。在學會與人合作的基礎上,幼兒教師要有目的的鼓勵孩子們學會分享?!皹酚诜窒怼辈粏螁问且龑в變罕舜朔窒硗婢吆推渌膶W習用具,更主要的是讓孩子們學會把自己的快樂和憂傷說出來和小伙伴們彼此分享或分擔。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小朋友們制作“心情卡片”,并告訴小朋友們每天根據自己來園時的心情貼好心情卡片,這樣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小朋友的心情卡片判斷孩子們當日的心理狀態,并選擇固定時間請小朋友播報自己高興或憂傷的原因,讓孩子們在分享中釋放壓力,獲得前進的動力和解決問題的勇氣。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民族復興的希望,幼兒教師要努力在幼兒園的一日學習生活中關注幼兒的心理發展,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幼兒進行積極的滲透和引導,充分挖掘幼兒自身潛力,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為幼兒的終生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我們的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郭靖.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中[J].幼教新視野,2011(3):46-47.

[2]羅曉霞.區域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96-98.

[3]徐曉英.在美術活動中滲透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J]情感讀本,2015(14):16.

猜你喜歡
幼兒教育滲透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職高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研究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