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未來產業發展角度淺談中國教育方向問題

2017-01-04 16:12李怡豪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關鍵詞:核心能力人本主義產業

李怡豪

【摘要】未來中國若要經濟騰飛,其所依賴的產業結構必將發生重大變化,在此趨勢之下,中國教育已成傳統的“就業導向”所培養出的“就業人才”,勢必難以與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有效匹配。本文從兩個維度上依次進行相應的思考,首要在于培養人的核心技能而不是具體的專業技能,然后在于培養“人”而不是培養具體的技能,從而在中國教育的現實之上,指出相應的問題并提出對應的宏觀解決思路。

【關鍵詞】產業 ?核心能力 ?人本主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017-01

一、產業發展與中國教育,誰引導誰?

過去中國經濟起飛,主導產業幾乎全是低端制造業和房地產,它對人才和教育的依賴較弱。所以過去的教育對經濟的作用是模糊的。

未來中國經濟起飛,靠的是高端制造業和文化產業,然而從外部看,高房價等其它政策原因、現實原因卻打得這兩者一病不起,從內部看,依據長尾理論,眾多的小微企業將逐步凝成一股巨大的市場力量,以創業帶動就業才是接下來的吸納就業人口的主要方向??善袊逃w系下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實在堪憂。一方面,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之難,其中之一就難在人才缺失,技術性創新人才的缺失,而高端制造業需要高素質技術工人,又上哪里去找?現在的中國能不能提供足夠的高級技工,甚至更為根本的,能不能提供培養高級技工的土壤?另一方面,當互聯網、二次元從亞文化圈推向主流人群,當騰訊要將動漫IP打造成大眾流行文化;當電影的后產品市場來臨,票房不再是衡量一部電影商業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當產業決定人的生存,而生存技能又基于所受教育,受今日之中國教育的青年才俊,究竟是被迫扭曲自己以適應新的時代大潮,還是主動出擊引領潮流?——簡言之,中國未來的發展對教育的依賴依然是難以指望。

任何國家的發展,都得益于對舊產業分工格局的超越;大學里的所謂“熱門專業”“冷門專業”,乃是直接根據市場就業需求形成的意識潮流,如果說科研領域與市場就業需求的相關系數不是1的話,那么所謂熱門就不是指其科研領域的前沿性。那么,就業導向的中國教育只能被社會牽著鼻子走,而永遠不可能直接創造出大寫的人來引導社會。

撲所迷離的21世紀,未來走向誰敢有把握預測?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界線正在逐漸模糊。勞斯萊斯已經不再賣引擎,而是靠發動機的使用時間來收費。難道中國還要緊跟著社會后面嗅著氣味調整教育的方向,等到所謂的專家分析出一個“熱門專業”然后一群人趨之若鶩地去搶?——其結果極有可能就是:等到把這個專業學完了然而社會的風向又變了?!员疚淖髡哒J為最好的辦法還是在于人,注重教育,培養強大的人,然后由受教育者來主導,而不是去依據對眼前社會的監測結果規劃未來。

二、何為鐵飯碗?

所謂“鐵飯碗”到底應該是什么意思?——本文作者認為:所謂鐵飯碗并不是指在一個位置穩穩當當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無論怎么輾轉起伏,滾滾紅塵,滔滔江湖,都有飯吃。新一代的競爭力不應該只停留在一張學位證,畢業文憑只能在某一個時段提高找到工作的概率,找到工作之后能不能留任甚至升遷完全是另一回事;何況時代變遷迅速,社會需求變化無常,一張文憑的有效期實在不長。那么核心競爭力究竟在哪?

中國教育一大現實就在于:很多人想成為精英,卻只專注于如何證明自己是精英,卻忽視了成為精英所需要的品質,即使在成為精英的道路上只完成了證明過程,于是一張文憑仿佛就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而發展到最后的結果就是,可以被稱為“極其成功的失敗”。愛因斯坦有句話非常出名,“所謂教育,應在于學校知識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東西”。中國的大學生,走出校門后,除了文憑,還剩下多少東西?——而真正剩下的東西,就是未來的中國教育應該培養的東西。

三、以人為本

宏觀地來說,工業革命之后,科技的力量突飛猛進,面對膨脹的物質世界,人的精神何處安家?理性主義之下,巨大的心理危機和精神困惑如何排解?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生長的各種非理性主義和重新強調人自身價值的人本主義思潮在今日的中國又有何表現?中國的文化傳統,又是如何面對人的問題?

而學生首先是人,首先就需要解決任何人都會遇到的生存、生活問題,可偏偏這些問題絕不是可有可無或能夠無師自通。而如今的中國教育,學術性課程占有絕對優勢,且只是教人成為學霸,又有哪門課是教學生如何度過生命的?仿佛這都是語文的職責,中國學生的價值觀、信仰等,并沒有專門的課程去引導,尤其是對于孩子而言,思考領悟自己的成長和生命的幸福也是無人問津的,只是被凝結為簡單的公式和口號,從不被納入教學內容,更沒有細致的關懷和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1](英)喬伊·帕爾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論教育.城市品牌要素研究及實證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張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義的回答[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周洪宇.第三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教育變革[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核心能力人本主義產業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對項目化學習的發展意義
習近平領袖核心能力的演進軌跡
揭陽市麻竹筍產業發展思路研究
科學管理理論和人本主義思想在某互聯網公司的運用
本科生核心能力現狀及對策研究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從產業發展看日本1920年經濟危機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及其簡評
語用訓練,語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