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漫類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分析

2017-01-05 23:11宋春澤凌海蓉郝慧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調查分析

宋春澤+凌海蓉+郝慧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加上國家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和發展,藝術類大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加大,在促進藝術教育的發展的同時,也加大了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為能準確了解和把握2017屆畢業生的安排與就業的基本意向,以及影響他們就業的相關因素,進而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促進藝術類畢業生就業數量和質量,我們于2016年6月,對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即將升入大四的2013級學生進行了就業意向調查。

關鍵詞:動漫類;就業意向;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7.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4-146-2

1 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涉及動畫專業的二維、三維、漫畫插畫、動漫衍生產品、動畫數字娛樂、轉本六個方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數字影視特效、媒體包裝、網絡多媒體、數字娛樂四個方向,回收問卷351份,有效問卷342份(男女比為150:192),問卷有效率為97.44%。

2 調查結果分析

該調查主要從學生的擇業態度、就業意向和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

2.1 畢業生的擇業態度

①關于就業形勢的態度,調查結果表明,認為就業形勢持“形勢較好,容易就業”的比重占3.22%;持“形勢正?!钡谋戎貫?6.61%;認為“形勢嚴峻,就業困難”的比重占41.23%;對此“不了解”的比重為28.95%。由此可見,學生面對就業現狀存在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②對于自身就業狀況的態度,調查表明,對自身就業狀況持“很樂觀”心態的比重是18.13%,持“有難度但能克服”的比重是63.16%,兩者總比重是81.29%。從中不難發現,畢業生對自己就業狀況的心態是基本穩定的,且是積極向上的。但持“很悲觀,不知如何是好”和“其他”心態的畢業生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為18.71%。

③關于擇業觀念,調查表明,選擇“先就業后擇業”的占40.94%,選擇“先擇業后就業”的占40.35%,選擇“繼續深造”的占7.60%,選擇自主創業的占7.89%,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其他”的占3.22%,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其實對就業和擇業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基本都抱持積極的就業態度,還是比較理智地面對畢業就業環節。

④對于畢業生自己目前所處就業狀況,調查表明,“已就業”的學生占2.92%,“意向就業”的占24.56%,“正在

尋找中”的占48.54%,“擬出國”的占7.31%,“擬考研”的占7.60%,“準備自主創業”的占5.56%,由此可見,學生們面對就業,主動出擊的學生占大部分,且目標基本明確;但是仍然存在不想就業的學生,“暫無就業意向”的占3.51%。

⑤對于創業的態度,調查顯示,“在創業準備中”的占0.88%,“正在考慮”的占7.60%,“對創業不清楚”的占21.05%,“不創業”的占70.47%。這表明,隨著國家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幫扶,學生已不在局限于擇業就業的模式中,畢業生存在創業意向的數量正在逐步增大。

2.2 畢業生的就業意向

①對于優先考慮的就業區域,調查表明,希望到“江浙滬地區大中城市”的學生比重最大,占70.47%,其他依次為“廣州、深圳等沿海開放城市”占8.48%,“京津地區”占6.43%,“江浙滬地區縣以下小城市”占6.14%,到“中部大城市”、“東北三省大中城市”、“西部大中城市”的學生比重都比較小,分別僅為4.97%、2.05%和1.46%??赡苡?/p>

于學校處在南京,再加上生源的分布,絕大部分學生愿意留在江浙滬區域,選擇去中部、西部等中小城市的學生較少。

②對于意向行業和行業性質的選擇,調查表明,畢業后32.75%的選擇“IT與通訊業”,11.11%的選擇“金融、證券、保險業”,33.92%的選擇“商貿業”,55.85%的選擇“新聞出版業”,15.20%的選擇“政府機關”,6.73%的選擇“房地產業”,9.94%的選擇“旅游交通民航業”,3.22%的選擇“制造業”,3.51%的選擇“醫藥食品業”,2.63%的選擇“電力、石化等能源業”;對于行業的性質,選擇“民營企業”的學生比重為15.50%,選擇“國營企業”的比重為38.60%,選擇“外資企業”的比重為36.55%,選擇“私營企業”的比重為16.67%,選擇“合資企業”的比重為12.57%,選擇“政府機關”的比重為15.79%,選擇“自主創業”的比重為23.98%。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對于行業的選擇已不再只要求專業對口,已開始面向多種行業,更加多元化的去就業,符合國家倡導“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整體就業政策。

③對于就業崗位初始月薪最低要求,調查數據表明,對單位提供的初始月薪最低要求在“2001-3000元”的畢業生占42.11%,“3001-4000元”的占36.26%,“4001-5000元”的占9.36%,絕大多數畢業生關注單位提供的工資待遇,并且對初始月薪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2.3 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因素

①對于擇業前考慮的首要因素,調查表明,考慮“個人發展機會”的學生占38.60%,考慮“經濟收入”的占23.98%,考慮“工作穩定性”的占11.70%,考慮“個人興趣”的占11.99%,考慮“專業知識的應用”占7.02%,考慮“生活環境”的占4.09%,考慮“找到一份工作就好”的占1.46%,“由家長決定”的占0.58%,“其他”的占0.58%。大多數學生在選擇工作時,最看重個人的發展空間和經濟收入等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因素。

②對于影響畢業生擇業決定的因素方面,調查表明,畢業生在做擇業決定時,主要從“個人發展空間”、“薪金福利”、“地理位置”、“符合個人性格、興趣愛好”、“行業發展空間”這幾個方面考慮,分別占的比重為53.51%、53.22%、46.20%、46.20%和31.87%。從中不難看出,學生對于與個人切身利益相關的因素的重視性。

③對于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方面,調查表明,隨著媒體的發展,畢業生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其中網絡的作用越來越大,絕大部分信息都是通過網絡承載和傳達。通過“老師、親戚朋友”的比重為30.70%,通過“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比重為13.16%。

④對于自己在求職過程中最缺乏的素質,調查表明,絕大多數人認為自己缺少“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此,在校期間,增加學生的實習實踐十分有必要。另外,有26.61%的畢業生認為自己欠缺“溝通協調能力”,缺少“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占16.37%。因此,學生在校期間,還需要增加交流溝通以及抗挫折方面的能力訓練。

⑤為促進畢業生的求職就業,學生希望學校能從多渠道去幫助大家獲取信息和機會,以及能力的提升?!盀橥瑢W多提供實踐機會”占比最大,達78.36%,“多聯系用人單位”占47.66%,“加大就業信息發布密度”占46.20%,“多開設創業指導”占29.53%,“召開校友座談會”占10.82%。

⑥對于學校的就業指導,最希望獲得的信息,調查表明,希望獲得“用人單位信息”的比重占48.54%,希望獲得“應聘技巧”的比重占40.06%,希望獲得“專業出路”的占39.77%,希望獲得“職業規劃輔導”的占25.15%,希望獲得“創業指導”的占17.25%,希望獲得“求職心理輔導”的占11.40%,由此可見,學生獲取信息的需求是最大的,同時缺少應聘技巧的練習。

3 思考與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面臨畢業時的就業心態比較理性和穩重,基本的就業期望與自身狀體符合,能夠注意到自己的就業狀況和相關影響因素,并且能夠主動利用多種資源來幫助自己就業。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就業定位,求職主動性較差,認為沒有適合自身的工作機會和崗位,或者不愿意到西部等地區工作。這就要求學校在就業指導方面努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意識和觀念。

3.1 加強就業教育與指導,促進畢業生求職能力

學校在開展課程設置時,應適當增加對大學生的就業教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就業與職業生涯輔導。在開展課程學習的同時,應適時開展介紹社會現實狀況,注意引導大學生將自身興趣、職業理想、職業能力等結合起來形成職業意向,給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就業服務活動。

3.2 加大信息的收集和發布,做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

學生對信息資源利用的不高,是影響學生順利就業的一項重要因素。因此,學校需要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收集需求信息,并發布給學生;同時建立用人單位與畢業生基本信息數據庫,給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他們的雙選,從而促進學生的就業。

3.3 加強基礎文化課程與社會實踐課程的銜接,拓展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

學生所學為藝術類專業,如能真正做到專業對口,學以致用,是大家共同期盼的,但藝術類崗位的短缺,若要求專業對口,那必將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就業。因此,擴大學生的就業領域和就業空間是必須要去實現的。慶幸,學校與學生都已經在做嘗試,學校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和溝通,更多的提供就業渠道;學生打開了思路,將自己在校內所學和在校外所學結合起來,擴大就業領域。

3.4 轉變就業觀念,加強大學生擇業觀念的自我調試

大學生在就業地區、期望的職業和薪酬方面都有趨同的現象。都愿意選擇經濟發達地區、都傾向于工作待遇好、發展好的工作。這個就業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生自身間的競爭,造成了同學之間的就業困難,而且對整個資源的利用上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大學生應該將自身的發展需求與國家、社會的需求進行融合,轉變不恰當的觀念,正確定位自己的求職意向,放開眼界到更大的地域范圍、行業范圍和單位性質范圍去尋找自己的位置。求職就業本就是大學生從學校進入社會的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在求職就業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正確評價自己,科學確定目標,用于面對各種競爭。畢業生應該面對現實調整就業預期,就業第一份工作并不能判定一生,可能經過三到四次的職業調整,才能做好匹配。

3.5 增強大學生創業指導,提高畢業生創業能力

在社會越來越倡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時代,藝術類大學生的創業激情也有待開發。藝術類學生作為本身具有很大創業潛力的群體,其實學校更應該多關注、多培養,通過增強對他們的創業指導,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通過創業來打動就業,讓更多的學生從向職位擁擠到創造職位去發展。因此,面對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需求,學??梢愿鶕鄳恼呷ピO立創新教育、創業教育等課程,提高學生運用掌握的藝術技能去解決問題,激活藝術類學生的創新潛能和主動性,并將之付諸創新創業的實踐。

猜你喜歡
調查分析
某高職院校生理學教學資源庫設計與使用調查分析
在緬中國留學生學習調查與分析
淺析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心理問題
淺析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心理問題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調查與分析
??谑猩虡I健身俱樂部營銷現狀及問題分析
構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讓學生樂于參與,讓課堂更加精彩
大學生網絡參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網絡教學平臺學生應用狀況的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