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興趣成為小學生品德與社會學習活動中的長亮指明燈

2017-01-07 23:27唐青
考試周刊 2016年100期
關鍵詞:學習效果品德筆者

唐青

興趣是學生在愉悅精神狀態下積極、主動探究學習內容的一種主觀心理傾向,對其最終的實際學習效果有著直觀重要的影響。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品德與社會科目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進行了分析與總結。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亞曾如此高度概括興趣的重要意義;愛因斯坦直言描述:“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薄瓘倪@些名人大家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興趣之于學生學習活動的必要性及積極作用。那么,具體落實到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如何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維持與發展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通過設置疑難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正所謂“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育實踐同樣表明,學生若是對某一事物產生了強烈的疑問及探究積極性,其對該事物的興趣就變得濃厚而深刻,從而主動對該事物背后所蘊含的學科知識點展開學習與了解。

鑒于此,筆者認為,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一些與小學階段學生實際認知水平相符的疑難問題,相信,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都將產生非常大的幫助。

對此,筆者感受頗深。如,在“為校園畫張像”這章內容的學習中,筆者并沒有一上來就將俯視圖、平面圖和地圖具體區別這一知識點直接拋給學生,而是首先向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我們每天都在學校中學習知識、鍛煉身體,可以說對校園是非常熟悉了,那么,假如老師要大家將記憶中的校園全都畫在一張畫上,大家能不能做到呢?”這一問題似乎打開了學生思維與智慧的金盒子,他們在產生“究竟如何畫才更好”這一疑問的基礎上積極投入繪校園主要建筑設施的繪制過程之中,態度之積極、之主動遠遠超出筆者的所思所想。這表明,通過設置疑難問題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進而促使其以高昂、振奮的狀態持續投入學習活動之中,并確保最終高質量課堂學習效果的獲得都有著顯而易見的促進作用。

二、通過聯系現實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依靠直觀學習思維,這就決定了他們在理解、掌握某些理論性強的學科知識時存在較大的困難與挑戰。針對小學生的這一主觀認知特征,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再像以往一樣搞所謂的“灌輸式”、“注入式”理論教學活動,這不僅不利于取得預期的良好教學效果,相反,長此以往,還會逐漸加重學生對該學習科目的抵觸及排斥情緒,可謂得不償失。

面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現實生活之中所蘊含的教育教學素材,并以此作為載體輔助開展理論化的知識點教學。以筆者為例,在教學“文明的社區生活”這章內容時,并沒有將“自覺維護社區環境”、“遵守社區秩序規則”這些理論知識點死板地灌輸給學生,而是向學生展示了一組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或者是行為:

社區建有專門的自行車車棚,可是仍然有部分居民選擇占用公共空間停放自行車;

社區建有專門的垃圾回收點,可是仍然有部分居民選擇隨意丟棄生活垃圾;

社區禁止飼養藏獒等大型獵犬品種,可是仍有部分居民選擇將這些大型的犬類作為家養寵物,并時常在社區內帶其遛彎;

……

隨后,便要求學生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對上述行為進行評判,并發表認識與看法。由于上述例子廣泛存在于實際生活之中,學生倍感親切與熟悉,因此,其自身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誘發與調動,有利于形成“文明的社區生活建立在大家共同遵循社區規則的基礎之上,作為居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建立文明的社區生活秩序做出突出的貢獻”這一科學認識。很顯然,這正是該節內容的教學主旨所在,從而將聯系現實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深化其學習認知層次的課堂教學目標真正落到了實處。

三、通過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熱衷于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在筆者看來,遵循小學生的這一主觀學習需求既是激發其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更是幫助其借助實踐活動夯實、鞏固課堂所學的有效渠道。。

在對其形成深刻認知的基礎上,筆者就將上述理念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之中。如,在學習了“當災害來臨時”這一章節內容的相關知識點之后,筆者就帶領學生參加了別開生面的實踐活動:發生地震災害時,如何科學應對?要求學生模擬地震災害來臨時的危險情況,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最安全、最有效的自救、救助他人的措施。

該項實踐活動同之前的理論知識講解形成了很好的呼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筆者的引導下,他們很快就真正投入到了模擬的地震情景之中。如此,借助這一實踐性質較強的活動,不僅確保了學生學習興趣的誘發與維持,更重要的是完成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是他們積極、科學面對模擬地震自然災害的一個過程,有利于其憑借親身經歷切實掌握地震自然災害中自保、保護他人的正確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展實踐活動的作用。

興趣是學生在愉悅精神狀態下積極、主動探究學習內容的一種主觀心理傾向,對其最終的實際學習效果有著直觀重要的影響。對此,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多方法、多渠道優化、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如此才能在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同時,真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猜你喜歡
學習效果品德筆者
疫情期間線上學習效果評價分析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基于學習性評價原則提高研究性學習效果的研究
老師,別走……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蓮心寶寶有話說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品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