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科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研究

2017-01-12 20:39蘇心宇
成長·讀寫月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理工科大學生

蘇心宇

【摘 要】在大學文化建設工作中,大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學的行為文化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推進建設和諧的文化氛圍,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科學素質與文化素質。理工科的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理工科大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關系到整體的校園文化建設。因此,必須分析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中的問題,用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引領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規范大學生的行為,提升行為文化建設的有效性。

【關鍵詞】理工科;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

當前理工科的大學生占據很大的比例,理工科大學生有利于國家的科技發展,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理工科大學生在學習科學技術、感受科技精神的狀態下,具有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勇氣,但是在學習中愈發的嬌氣、經常產生傷感情緒、人文素質、科學素養比較缺乏,在學習中態度、行為都比較功利化,行為習慣中存在問題。鑒于此,下面將就理工科大學生行為文化的問題與策略進行研究探討。

一、理工科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對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做好理工科大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思想上的重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的高校領導已經認識到理工科大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環境,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理工科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影響理工科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環境。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領導認為高校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適應將來的工作,教育目的與教育過程帶有比較強烈的功利性,沒有認識到高校就要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為社會輸送大量的人才。

(二)對理工科大學生行為文化的內涵理解存在偏差。對大學生進行行為文化建設,就是將對大學生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心理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學習活動中,有的學校領導人誤認為,進行行為文化的建設,就是要多多的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大學生行為文化的建設沒有與具體的教學內容、培養目標、辦學方向結合在一起,有的學校甚至將行為文化建設與課程專業的學習相互脫節,對行為文化建設存在片面的認知。在行為文化建設中,理工科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基本的重視,行為文化建設的就是學生,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各種活動改變自身的文化認識,必須要鼓勵大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積極的投入到文化建設中來,讓學生主動拋棄不良文化的影響。然而,實際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對行為文化建設并不熟悉,不了解其內涵,不懂該如何進行行為文化建設,學生行為主體性確實。

(三)行為文化建設的內容有待改進。近年來,大部分高校開始高度重視行為文化的建設,但是具體的內容與形式還有待改進,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理工科大學生對人文知識的興趣非常的低,但是也逐漸的認識到人文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學校開設行為文化教育的內容與形式不太滿意,學生不喜歡傳統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不喜歡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待提升。在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比較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二、理工科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大學生行為文化建設中貫徹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人的行為習慣的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長時間的發展中,貫徹人文教育,建立人文教育的體系,為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提供保障。在自身專業課的教學中,選擇適當的形式與實際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領略課程中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敢于追求真善美、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同時,理工科大學生比較習慣進行實踐操作,在學生實踐、實習、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操作技能,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態度,讓學生學會如何為人處世。

(二)加強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大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理工科大學生的學習中,科技創新活動,是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邀請一些社會知名的科學家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學生讓優秀的科技人文進行提問與交流,拓寬學生的知識量,提升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教師還要學生利用周末、寒暑假讓學生參加科學實踐,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學會運用科學知識,養成學生的科學行為,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科技水平。

(三)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在理工科大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中,應該提高對行為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完善行為文化建設的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基礎設施,讓大學生接觸到優秀的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校各個領導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建設,為大學生提供生活、娛樂、問題設施,豐富圖書館的藏書,為大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次,領導還要關注校園的網絡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在理工科大學生的文化建設中具有關鍵的作用,需要發揮網絡資源的方便、快捷等優勢,建立網絡的資源庫,分享各種優秀的資管,加強學術文化的交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交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校園網站的建立,有利于提升行為文化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以先進的思想文化引領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習慣。因此,需要從以上幾個面創設校園文化環境。

(四)注重與理工科大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環境的建設。大學生生活在大學校園內部,主要有學習區、生活區、活動區 ,學校需要在這些方面進行建設,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在圖書館、實驗室、教學劉等方面,要注重文化建設,為學生布置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懷,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習中還要選擇一些名言警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張躍進.大學文化與大學精神建設[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10

[2]劉劍波,陳超.對大學行為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14):142-143

[3]王冀生. 育人為本 科學為根 文化為魂[J]. 中國高等教育,2009(20):7

[4]劉強. 論當代理工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7):14

猜你喜歡
理工科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理工科優等生WEY VV6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理工科大學生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理工科類高職女生管理工作探究
淺析理工科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培養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淺談理工科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