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弘揚木刻版畫的原因探析

2017-01-13 07:15隋旭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年12期
關鍵詞:啟蒙木刻

隋旭

摘 要:魯迅先生作為中國現代版畫的奠基人,對于魯迅先生大力弘揚木刻版畫的原因,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分析:一、魯迅先生對于版畫藝術的深厚情感,源于兒時起便對插圖藝術根植于心的熱愛,自此便對版畫這種藝術形式寄以深厚的情感依托;二、魯迅先生“創新文藝”的藝術初衷,使他寄版畫以創新文藝之重任;三、木刻版畫的藝術形式在革命時期有助于啟蒙普通民眾,從而喚醒國民精神,最后達到宣傳革命的作用,這是魯迅先生弘揚木刻版畫藝術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關鍵詞:木刻;插圖藝術;新文藝;啟蒙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2-0133-03

Analysis of Reasons for LuXun to Carry Forword the Woodblock Prints

SUI Xu(Fine Arts Academy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 :Mr. Lu Xun is the pioneer and founder of Chinese modern prints.The reason for Lu Xun to carry forward the woodblock prints,the artide through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discussion and analysis:Firstly,The deep emotions of prints derived from the love of illustration art since childhood,since then,he had the deep emotion to the prints. Secondly,Mr. Lu Xuns original intention of "innovative art" make him regard prints as the hope of "innovative art". Thirdly,The art form of the woodblock prints contribute to enlighten the general publics so that awaken national spirit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Finally,To achieve propaganda revolution aim.

Key words :woodblock; illustration art; new literature; enlighte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20世紀30年代,新興版畫在魯迅先生的倡導下逐漸興起。①魯迅先生的一生共推薦了近50位國外的版畫家給讀者,在持續推介中,魯迅先生一共編印了9本外國版畫作品集,分別是《近代木刻選集》(1929年)、《新俄畫選》(1929年)、《梅菲爾德木刻<士敏土之圖>》(1930年,德國版畫家梅菲爾德Carl Meffert刻)、《一個人的受難》(1933年)、《引玉集》(1934年)、《<母親>木刻十四幅》(1934年,蘇聯版畫家亞歷克舍夫Н.В.Алексеев刻)、《<死魂靈>百圖》(1936年,俄國現實主義插圖畫家阿庚А.А.А.гин畫)、《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1936年,蘇聯版畫集家凱綏·珂勒惠支K?the Kollwitz刻)、《蘇聯版畫集》(1936年),其中《引玉集》是蘇聯版畫家的作品集,《一個人的受難》是比利時版畫家麥綏萊勒(Frans Masereel,1889~1972年)的作品集。除了編印版畫作品集之外,魯迅先生先后在上海舉辦和協辦過四次外國版畫展覽,它們分別是:1930年10月的“西洋木刻展覽會”、1932年6月的“德國作家版畫展”、1933年10月的“德俄版畫展覽會”和1933年12月的“俄法書籍插畫展覽會”。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為弘揚木刻藝術不辭辛勞做了極大的付出。那么,魯迅先生如此大力的弘揚木刻藝術的背后究竟蘊藏著魯迅先生怎樣的初衷呢?這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究,以為我們現代版畫藝術的發展創新提供有力的歷史參考。

一、幼時情結,天性尚藝

魯迅先生是中國現代版畫之父。中國新興木刻版畫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始被魯迅先生介紹到中國,經歷了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日益發展壯大,1949年全國解放后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逐漸走入了它的繁榮時期,發展成為一門獨立而獨特的美術門類,譜寫了中國美術史絢麗的篇章。②6-13魯迅先生在晚年時期仍然將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中國新興木刻版畫藝術的倡導之中。他在1936年10月8日還抱病參加了“第二回全國木刻流動展覽會”(圖1)體現出他對木刻版畫藝術發展的極大關注,1936年10月19日早晨5:25分魯迅先生去世。③

魯迅先生不遺余力地支持扶掖新生的中國青年木刻家,為青年木刻家們創造學習木刻藝術的平臺,在他大力弘揚版畫藝術的背后,蘊藏著他對于版畫藝術的深厚情結。終其生平可見,原因之一是,魯迅先生自兒童時期起便喜愛插畫,“震驚于它的精工活潑,當作寶貝來看”。④608魯迅先生在1926年3月10日所作的《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及過小時候的他對帶有繪圖的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魯迅先生記憶中的第一本有插圖的《山海經》(圖2-3)是他家的傭人阿長給他的,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中這樣寫道:“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墒菑倪€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于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山海經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雹蒴斞赶壬鷥簳r的這些關于帶有插圖書籍的種種記憶,足以說明自那時起在魯迅的內心便已埋下對書籍插圖藝術的深厚情感。

直到19世紀20年代末,魯迅先生初識版畫才知道在西洋還有一種由畫家親手制作的版畫,也就是原畫,倘用木板便叫做“創作木刻”,④608由于魯迅先生自兒時起就存有對于這種藝術形式根植于心的熱愛,由此便對版畫藝術寄以深厚的情感依托,由此開始著書撰文介紹歐洲版畫。中國版畫界是以1931年8月應魯迅先生之邀日本友人內山嘉吉在上海所舉辦的“木刻講習會”作為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標志來加以紀念的。⑥

二、舊瓶新酒,創新文藝

我們從新文化運動的時代背景下來看,魯迅先生弘揚木刻版畫的另一目的是引進西方先進文化,加速中國“新文藝”的產生及發展。魯迅先生認為“我們應將舊藝術加以整理改革,然后從事于新的創造,寧愿用舊瓶盛新酒,勿以陳酒盛新瓶,這樣做美術界才有希望?!雹呷欢?,這“新酒”便是指對西方先進文化,如何加以借鑒,便是填裝問題。1935年12月24日,魯迅先生在《死魂靈百圖》(圖4)小引中寫道:“設法翻印這一本書,除紹介外國的藝術之外,第一,是在獻給中國的研究文學或愛好文學者,可以和小說相輔,所謂‘左圖右史,更明白19世紀上半的俄國中流社會的情形,第二,則想獻給插畫家,借此看看別國的寫實的典型,知道中國想來的‘出相或‘繡像有怎樣的不同,或者能有可以取法之處?!?/p>

透過魯迅先生翻印《死魂靈百圖》的初衷,我們可以發現魯迅先生引進西方先進文化,創新文藝,是他弘揚版畫藝術的另一初衷。⑧

由于魯迅先生寄版畫以創新文藝之重任,所以他對于將版畫藝術發揚光大葆有極大地信心,他曾在1933年11月9日所撰寫的《木刻創作法序》中提及:“這是第一本講說木刻的書,雖然簡略,卻已經給了讀者一個大意。由此發展下去,路是廣大得很。題材會豐富起來的,技藝也會精練起來的,采取新法,加以中國舊日之所長,還有開出一條新的路徑來的希望。那時作者各將自己的本領和心得,貢獻出來,中國的木刻界就會發生光焰。這書雖然因此要成為不過一粒星星之火,但也夠有歷史上的意義了?!雹?09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希望通過木刻藝術融合中國傳統文化開辟出文藝的新路徑來,并體現著他對于使中國木刻“發生光焰”所葆有的期待。

三、正合于革命之時的中國

魯迅先生認為木刻版畫“實在是正合于現代中國的一種藝術”④207“當革命之時,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⑨在民族危亡的時代背景下,新興木刻無疑是革命宣傳的“利器”。

并且魯迅先生認為木刻版畫“正合于現代中國”④207“是因為簡便,現在金價很貴了,一個青年藝術學徒想畫一幅畫,畫布顏料,就得花一大批前,畫成了倘使設法展覽就只好自己看。木刻是無需多花錢的只用幾把刀在木頭上劃來劃去就如同刻印一樣,可以成為創作,作者也由此得到創作的歡喜,印出來了就能將同樣的作品分給別人,使許多人一樣的收到創作的歡喜,總之比別種做法的作品,普遍性大得遠了?!雹?09由此可見,制作成本低廉,利于復制傳播,讓魯迅先生認為木刻藝術是當時最適合于廣泛傳播的藝術形式。

從當時民族危亡的時代背景來看,魯迅先生認為弘揚木刻版畫有助于啟蒙麻木的大眾。這是魯迅先生弘揚版畫藝術最重要的一個初衷。魯迅先生認為以圖畫的方式啟蒙“實在是一種利器?!薄皥D畫的形式于觀者有益,因為一看即可以大概明白當時的若干情形,不比文辭,非熟習的不能領會?!??魯迅先生認為“木刻不但淆亂了雅俗之辨而已,實在還有更光明,更偉大的事業在它的前面?!?而這“更光明,更偉大偉的事業”便是指喚醒國民精神之任,可見魯迅先生對發揚版畫藝術以期喚醒國民精神所寄以的宏愿。

綜上所述,魯迅先生對于木刻版畫藝術的深厚情結萌芽于兒時的藝術熏陶,并堅定于他“創新文藝”的藝術初衷,并且寄版畫以創新文藝之重任,將版畫藝術與時代背景下的民族危情相結合,從表現最基礎的社會常態開始,以這樣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來喚醒國民精神,最后達到啟蒙民眾宣傳革命的作用,這是魯迅先生弘揚版畫藝術的一個重要的原因。魯迅先生作為中國現代版畫的奠基人,是中國自1931年起的“新興木刻版畫運動”②5時期在提倡和扶持版畫用力最大的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因此,木刻藝術成為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時期最接近普通民眾生活的藝術創作,并發展壯大至今日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

注釋:

① 王伯敏.中國版畫通史[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210.

② 孫黎.版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6-13.

③ 佚名.魯迅先生最后的儀容[J].生活星期刊,1936,1(21).

④ 魯迅.木刻創作法序[M].魯迅全集:第四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608.

⑤ 魯迅.阿長與山海經[M].魯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358-359.

⑥謝春.魯迅對近代中國新興木刻發展的貢獻[J]. 求索,2006(12):172.

⑦ 魯迅.魯迅先生1930年2月21日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的講演[M].張望.魯迅論美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204.⑧ 魯迅.死魂靈百圖小引[M].魯迅全集:第六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437.

⑨ 魯迅.新俄畫選小引[M].魯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771.

⑩ 魯迅.連環圖畫瑣談[M].魯迅全集:第六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34.

?11魯迅.一個人的受難序[M].魯迅全集:第四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557.

?12魯迅.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專輯序[M].魯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334.

猜你喜歡
啟蒙木刻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國情?家國夢
木刻沉思錄
以木為紙 以刀為筆
為革命而“新興”
學術“行腳僧”
淺談低年級兒童音樂教學
掩隱于革命與愛情沖突中的女性意識:重讀《紅豆》
再論中國近代史上的啟蒙與救亡
正字起步,初墨啟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