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院校法律基礎課程體系分析

2017-01-14 01:43王瑞山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4期
關鍵詞:體系構建公安院校教學問題

摘 要 公安院校法律基礎課程,理論和現實意義均較為深刻,可在實際教學環節中,存在諸多弊端與不足,主要分為課程結構不科學、教學技術手段陳舊落后、學生法治意識不深刻內容,以及師資條件匱乏等內容,廣泛分布。因此,需要盡快開展公安院校法律基礎課程重建活動,具體就是教學引導模式創新、適當增加實踐項目、強化師資團隊健全力度,進一步為日后優質警察人才培養,以及為社會、人民綜合化發展,提供可靠性服務。本文針對現如今我國公安院校既有法律課程教學中現存問題,以及日后健全化課程體系構建措施等內容,加以系統化探討。

關鍵詞 公安院校 法律基礎課程 教學問題 體系構建

作者簡介:王瑞山,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基礎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112

公安院校作為人民警察的培養中心,其教學教育方式,必然會對今后警察執法能力和公眾形象等產生較為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在我國大力推廣執行依法治國政策環境下,涉及法治理念在公安院校中更加需要得到全方位貫徹落實。由此,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便成為重點,具體操作方案,便是透過創新化法治理念和多元化行政行為的交互式滲透控制,令學員的法治意識和職業道德技能素養等得到改善與提升,擔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各類挑戰職責。所以說,理清當前我國公安院校法律課程教學體系弊端,挖掘出富有針對性的完善應對方案,有助于加快既有教學模式的創新整改進程,大幅度提升教學質量,應引起有關教學管理人員矚目。

一、目前我國公安院校法律課程教學環節中遺留的弊端現象

(一)過分關注應試結果,教學流程過于簡易

須知法律屬于一類繁瑣的社會科學,單純透過內容閱讀是無法全方位掌握的??上嗷_突的是,因為當前我國文理分科理念的交叉影響,使得許多人開始將法學自然地定位到文科專業行列之中,因為對文科專業傳統片面認知的習慣影響,使得學生法律課程研究興趣下降。透過調查發現,許多學生都傾向于在考試前進行書本知識和法律規范突擊式背誦復習,涉及法律知識靈活化應用技能未能得到系統化開發;再就是許多教師持續沿用鴨架式灌輸教學方法,缺乏實踐問題的聯系解析流程,不能令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熱點并做出合理總結。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消極的境遇之中,師生在不能促成良性互動結果基礎上,教學變得愈加索然無味,一旦說今后學生遭遇到任何實踐應用挑戰之后,都將束手無策,即產生學用分離和知識轉化困難的消極狀況。

(二)法律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妥善

透過客觀視角觀察,公安法律課程對于其余專業課程保留一定程度的普遍適用性以及相關基本特性,經過法律基礎課程內容吸納消化之后,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應用公安專業知識。所以說,法律課程具有一點特點和內涵,需要有關教學主體和領導的重視。但我國許多公安院校在法律基礎課程設置期間,不能引入豐富類型的法律知識點,課時設置的亦十分有限。畢竟法律屬于一類涉獵領域廣泛且分支學科眾多的課程。通常狀況下,我國公安院校只會設置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等幾門課程,并且不同課程之間聯系相對較少,嚴重情況下包括法理、法哲、法邏輯學等課程都不能在既有課程體系之中予以貫穿。須知法律并非獨立并且憑空衍生的,法律基礎教育便是公安院校法學教育工作順利延展的保障,但我國許多公安院校甚至未曾設置這部分課程,并且課時亦極為有限,在上述條件交互式作用之后,教師會選擇壓縮講課內容,造成一系列關鍵性知識點的忽略問題。長此以往,公安院校專業學生的法學知識面將愈加狹隘,不免嚴重影響日后諸多行為有效性。而依法執政方針主張作為專業化人民警察,務必要懂法知法,法律教育存在意義極為深刻,所以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后教學改革中,投入更多精力來關注法律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的狀況。

(三)教育經費投入數量不足,師資條件過于陳舊落后

如上述內容所述,法律課程教學在當前我國公安院校教學管理體系中,的確發揮著不可輕視的影響效用??涩F實中,許多地方公安院校領導無法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教師因為長期得不到全方位培訓指導,教學水平呈持續下滑趨勢。再就是因為公安院校未能達到預期級別,不能很好地吸納到標準技能和素質兼備型人才,隨后法律基礎課程研究方向變得不斷狹窄,特別是資金落實的艱難現狀,非常容易令原本素質不高的教師缺乏工作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工作的態度,將直覺決定法律基礎課程整體教學質量,一旦說師資團隊工作主動和積極性遭受打擊,學生則更加無法順利提起對法律課程的深度研習感知興趣。長此以往,公安院校中的法律課程將瀕臨邊緣化態勢。

二、新時代下構建起健全化公安院校法律基礎課程體系的措施

(一)透過多類層面入手改善法律課程教學質量

1.強化基礎教學力度:

針對公安院校既有法律課程體系加以健全化修繕的核心動機,便是大幅度提升教學質量,為我國法治社會環境創建,培養出更多支持服務型人才。想要落實該類指標,就必須做出以下準備工作:

第一,快速調試當前存在的不科學課程結構,同時增加法律基礎課程,包括法理學和法學概論等,借此修繕法律課程體系。須知法律基礎知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唯獨確保學生全面掌握法律基礎知識之后,才能促使他們今后更加快速地掌握法律精髓。

第二,公安院校領導干部要確保法律課程時間設置的充足性,避免出現以往嚴重的縮水跡象,進一步確保教師獲得充沛的時間,并進行各類重點知識解析,授課范疇擴充的基礎上,更有助于輔助學生形成一套完善化的法律知識體系,為后續警察工作必備的法律法規了解和警察行政行為合法性的維持,奠定基礎。

2.在法律教學中凸顯公安特色,培養學生標準的法治理念:

公安院校課程設置務必要彰顯出公安特色。即在進行法律課程系統化教學環節中,要求教師結合公安專業特殊性和具體方向,進行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等部門法內容重點講解,與此同時,將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技術防范法等和警察職務緊密關聯的法律法規,設定為公安院校法律基礎課程體系的關鍵性結構單元。就是說督促公安院校及時增加必修課和選修課,包括侵權責任、勞動合同、律師和公正制度法等必須課程,對于今后學生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舒展,有著可靠的指導功效;而其余選修課程,則可以更好的拓寬學生知識范疇并且豐富法律知識內涵,為今后學生法律意識強化,提供有效保障。

3.關注不同類型學科的交互式融合效:

法律這類學科并非獨立存在,因此公安院校法律課程教學過程中,不能盲目地將其和其余學科隔離開來。以行政法為例,其可以說在一切公安院校內部都有開設,但是其作為部門法內容卻顯得相對有限。而警察行政行為內容又十分寬泛,行政法涉及的只是其中的片面,剩余的還包括道路交通、信息安全等學科領域知識,再就是大規模的行政管理內容。公安院校在進行對應的法律課程體系設置過程中,不能將教學內容鎖定在法律學科層面上,相應地要注意運用多元化技術方式,使得不同學科交叉關系得以協調并促成彼此的融會貫通結果。再就是法律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實際問題,不可承受固定形式和教材內容的過分約束,就是要求教師透過多方視角觀察透析相關知識點,爭取在關聯和融合其余學科知識的同時,令學生掌握更多警察必備的技能和素養。

(二) 科學化創新改革既有教學引導方式

公安院校若想獲得長效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化警察人才,第一要務就是整改既有鴨架式灌輸教學模式,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相關實踐活動組織,激發學生學習法律課程的主觀能動性;再就是適當增加課堂內部互動時間,同時尊重并迎合學生的相關適應需求,令他們激發出法律問題思索的無限潛能。

1.案例教學方式:

其可以說是公安院校法律基礎知識教育的有效方案。經過案例和理論自然融合消化之后,學生可以鍛煉出更多實踐應用技能,養成在生活中利用法律知識觀察、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的良好習慣。在整個工序流程中,案例可以說是理論知識和能力應用的銜接紐帶,唯獨經過案例教學和理論灌輸交互式配合之后,紙上的文字才會過渡轉化為靈活且可操作的器具。須知法律并非紙上談兵,而是具備顯著的實踐應用特性。經過一系列經典案例解讀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法律知識精髓與難點;而時代熱點課題的分析則有助于維持學生長期學習法律知識的激情,使得他們迸發出深刻的洞察力。

2. 參考診所式教學方法:

此類教學方式注重鍛煉學生靈活性應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其主流思想就是將公安院校法律課堂視為異類診所,其間教師長期扮演醫生角色,學生則是助理,他們的職責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作用下,診斷不同類型常見的法律問題,結合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制定出妥善地應對方案。這類具體的法律實務活動,能夠令學生主動介入到相關法律關系之中進行特定問題深入性思索,有助于令學生更加自然地接受法律知識并鍛煉科學化應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實力。

(三) 適當地增加教學實踐環節

需知,新時代下的公安院校法律教學,并非單純地限定在課堂之中,同時還要借助一定數量的課外實踐環節,令學生快速領悟到法律知識是一項基礎性生存技能,并且愿意自主地參與到特定實踐項目之中,改善自身法律應用技能和綜合素養,如學會調查取證、調解民眾矛盾、記錄警察活動等。以上一系列內容并非課本所能全面教授的,務必透過實踐鍛煉方可習得。而能夠增加的實踐環節又十分多樣,包括法庭模擬等,即安排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包括控訴方、審判方和犯罪嫌疑人等,并且要求學生預先做好證據清單列出、辯護詞書寫等前期準備工作;之后,在教師精確化引導作用下,降法庭審理判決的整個工序流程完整化演繹,令學生在參與模擬練習期間,熟悉法律基礎性規范程序并且理解法律的適用特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關于公安院校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體系的科學化改良搭建工程,可以說是迎合當前法治社會建設發展潮流的必然結果,有助于令社會專業化法治人才的需求得到全方位滿足。長此以往,培養出更多數量的靈活熟練應用法律知識、具備完善化法律理念的警察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寧.公安院校法律課程的設置與革新.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0,26(5).

[2]張春陽.公安院校行政法教學改革探索.公安教育.2011,29(6).

[3]徐躍飛.公安院校警察公正執法意識培養路徑探析.教育教學論壇.2011,33(30).

[4]楊雪.論公安院校法律課程的特色挖掘.遼寧警專學報.2012,11(2).

[5]潘霓.我國公安院校法律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華章.2013,28(10).

猜你喜歡
體系構建公安院校教學問題
我國公安院校水上教學課程的困境與出路
關于公安院?!爸腔坌@”建設的思考
農村職業學校學生成績考核體系的研究
如何構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硬筆書法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淺析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設計
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
基于科學計量學的公安院??蒲信c評價
論公安院校診所式法學教學模式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