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化背景下職業學校學生適應不良綜合癥具體表現、成因及對策探討

2017-01-17 12:45張峰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心理因素城鎮化

張峰

摘要:“職業教育要擔當起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歷史責任?!甭殬I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是想要學生健康成長,要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要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這些愿景的實現都對新時期職業學校育人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與這種高要求背道而馳的是學生適應不良綜合癥日益明顯,嚴重阻礙著學生的身心發展患有社會適應不良綜合癥的學生,一方面很難完成學業,另一方面也很難融入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本文旨在探討職業學校學生適應不良綜合癥具體表現、成因及對策。

關鍵詞:城鎮化;適應不良綜合征;心理因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奥殬I教育要擔當起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歷史責任?!甭殬I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是想要學生健康成長,要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要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這些愿景的實現都對新時期職業學校育人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與這種高要求背道而馳的是學生適應不良綜合癥日益明顯,嚴重阻礙著學生的身心發展患有社會適應不良綜合癥的學生,一方面很難完成學業,另一方面也很難融入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

職業學校的學生主要來源于中考失利未考上高中的學生。他們在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中考失利使他們缺乏學習的自信和熱情。他們適應能力較差,常還停留于初中文化學習狀態中,對于職業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背景和方式較難適應,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欠缺。大部分學生為獨生子女,多數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寄宿學校,對于獨立生活和學習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出現很多的不適應。絕大多數對于職業學校的選擇,專業的選擇,是來源于父母的安排,他們對于專業缺乏系統的認識。

以上的種種,都會導致這些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后,彷徨迷茫,無所適從,出現想象和現實的落差,從而引起適應不良。本文旨在探討職業學校學生適應不良綜合癥具體表現、成因及對策。

一、職業學校學生適應不良綜合癥主要表現

(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隨著“普高熱”的升溫及中等職業學校錄取分數線的一再降低,學生入學成績一再在刷新底線,乃至目前的基本不要分數,生源之差可以想象。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習慣總體一般。自覺與自控的學習習慣、質疑與挑戰的學習習慣、獨立與自主的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學習習慣、傾聽與思考的學習習慣、操作與實踐的學習習慣、閱讀與記憶的學習習慣、計劃與總結的學習習慣、預習與復習的學習習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比較缺乏,從而導致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筆者任教的中專班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該班進校時普遍分數低,普遍存在厭學情緒,尤其是對理論性較強的課堂教學更缺乏興趣。教師上課教學情緒普遍受影響,課前無預習,課上不聽講,無筆記,睡覺開小差者比比皆是,課后無復習,作業抄襲現象嚴重,基本的學習任務完不成,考試成績也只能挑戰老師的接受底線。

(二)對手機的過度依賴

手機依賴癥是一種新型心理疾病,青年學生也是它的青睞者之一。手機的不合理使用現在困擾著職業學校的正常教學管理,筆者班級有一名學生曾經說過,“老師,你沒收我的手機,我真的會跳樓”,雖比較極端,但已足以反映手機在學生心中的分量??措娮訒?、刷微信朋友圈、打游戲、購物等智能手機層出不窮的新功能,讓學生和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總是看到電子產品帶來的便利,卻未看到人們因此付出的代價?!笔謾C正在削弱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便是我們付出的代價之一。原本應該是上課或者睡覺的時間,但很多人可能玩興正濃,還在不停地看朋友圈、聊天,打亂了正常的學習、生活規律,導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無法投入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難得組織一次班級活動,學生是聚在一起了,但全都低頭不語看手機,“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卻在看手機”,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這樣疏遠了。據資料介紹,手機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長此以往甚至會讓人們患上類似“注意力障礙”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大大削減了思考的能力,讓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

(三)心理問題的增多

大部分中職生是由于成績差而沒有順利進入高中,成績是他們每個人心中的傷疤,帶著這個傷疤來到一個陌生的學校,自然會有一種自卑感,這種強烈的自卑感就是形成所有歪曲性格的導火線。他們最怕別人問:“在哪里上學???”事實上很多中職學生存在著如下的心理障礙:妒忌,偏激,猜疑,報復性強,以自我為中心,;知識水平低,言語表達力差,不會交往;粗暴沖動,極為爭強好勝,有的時候甚至僅僅因為別人多看了他幾眼就上去動手打人。

還有一部分學生與初中的老師交往的不良體驗,導致自卑、有逆反心理、害怕與老師溝通,表現為適應教師障礙多。在之前的學習中,他們受到的批評、訓斥和挫折較多,對老師多少回產生排斥、不信任、怨恨等心理。由于這樣的經歷和可能的思維定式,他們不太愿意敞開心扉與新的學校的老師溝通交流,所以在與新的職業學校的教師的適應中容易產生以偏概全的負面認知和對立情緒。

這些心理障礙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就表現為愛打架,尤其是打群架;班級不團結,同學之間溝通少,交往異常,;上課沒有表現欲,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老師溝通少,總是以比較世故庸俗的眼光看待老師的教育幫助等等,這些問題也正是中職學校中常見的問題。

(四)道德失范

每所職業類學校都在強化日常管理規范,但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缺乏排隊意識、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這些不良行為仍然時有發生,文明與道德并不完全畫等號,但很多不文明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個突破道德底線的理由。少數的學生思想認識與行動脫節,社會公德的缺失,紀律、法律意識淡薄,道德評價標準和道德認知出現偏差,沒有健康獨立的人格,沒有“自律精神”、“內省意識”和“罪惡感”,嚴重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走向自我中心和個人主義的極端,引發了一些極端事件,如學生毆打老師,手刃同學等。

二、對策分析

結合職業學校學生適應不良綜合征的表現,深入探討其原因及對策如下:

(一)高速的城鎮化進程對學生家庭教養模式的影響

蘇州地區城鎮化進程迅速,一直是全國矚目的焦點。因為有著良好的就業環境,一大批的土著居民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財富,城鎮化進程中的拆遷安置又讓他們避免了高漲的房價,很多土著家庭的經濟條件已經相當優越;還有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因為時代和機遇的關系,也在蘇州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這類家庭就有了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子女在蘇州這片沃土上儼然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危機。因為教養模式的不同,產生了一些不良家庭的模式,如放縱型家庭,孩子在富足的物質生活中被溺愛,或者在父母繁忙的工作中被漠視,或者部分家長的言傳身教,學生缺乏基本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無法適應學校生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碧厥獾貐^的特殊情況對新時期的家校聯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還要隱形關注其家庭教育,做好一名真誠的聆聽者,要聆聽家長心目中孩子的可愛形象、對孩子的可愛憧憬,甚至于要聆聽家長的沖動和偏激,要無聲的告訴他們,包辦一切或者放任不管都是不理智的行為,要針對一些實際問題,教給家長一些科學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真正實現學校和家庭的“志同道合”。

(二)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心理層面因素的影響。

職業類學校學生普遍存在自卑失落的心理、獨立壓抑的心理、焦慮緊張的心理、消極逆反的心理,就業帶來的心理危機。進入職業類學校后,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初中階段目標明確動力十足,而現階段學業壓力頓失,又沒有其父輩所承受的經濟、生活壓力,重重困惑迎面而來,他們通常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不愿與人交流、對網絡以外的事物反應冷淡、情緒不穩定等現象,大多數人心理承受能力、獨立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是有所欠缺的。

在調節學生心理方面,引導學生勇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幫助學生做情緒的主人,保持和發展健康的情緒;要引導學生認識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樂于助人,互相尊重,樹立人際交往的自信心;引導學生給他人以真誠的肯定、鼓勵、贊揚和善意的批評、忠告,不把個人意見強加于人,尊重他人隱私等等??傊?,無數事實證明,保持和發展健康良好的情緒體驗,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為學生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轉變環境,讓他們在教師的關注引導下試著與他人交往,讓他們從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擺脫出來,嘗試體驗網絡以外的同齡人群體游戲的樂趣。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其他愛好,轉移興趣點,對愛好和特長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針對性地把他們對電子產品的興趣扭轉到生活和學習中來。

(三)課程設置及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

各職業學校生源多為初中畢業生,文化成績不太理想,接受理論知識的水平較差,分析能力弱,而傳統專業課教材普遍理論性較強,邏輯性較強,學生學起來難度較高。職業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技能型人才,讓學生學習到實用的知識,掌握好扎實的技術技能基礎。因此,教材應該從適用性出發,根據目標就業崗位群需求,淘汰一些已經陳舊、過時的內容,增加貼近生產實際需要的技術知識內容,以“理論只求夠用、實踐必須加強”為原則。

另外,要積極探索實驗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革新課堂思路,體現課堂要素。注重自主學習、交流討論、鞏固訓練(培養能力),在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要注意結合本學科特點,靈活的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切勿生搬硬套,其最終的歸結點應是具有專業特點的結構“能力”,不僅讓教師明白為什么要上這門課,培養學生哪一種能力,更要讓學生了解為什么上這門課,最終可以達到哪種能力。

綜上所述,城鎮化的大環境下,職業類學校學生出現了諸多的適應不良綜合征,我們洞悉其表現,探尋其原因,以期能夠及時矯治一些不良的適應行為,對其今后的發展產生有利影響。

參考文獻:

[1《中職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何新萍 《現代企業教育》

[2]《新的一年,你還是那個手機控嗎》 陳一 《健康博覽》

[3]《城鎮化背景下高中德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庾春梅

基金項目:蘇州市教育學會“十二·五”科研課題“城鎮化背景下職業類學校學生適應不良綜合癥研究”(課題編號SJ[0493])

猜你喜歡
心理因素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淺析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就業心理
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因素對運動能力的影響及措施
創新教學模式 培養學習興趣
鞍山市高中學生足球運動技術學習影響因素分析
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在發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