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音樂綜合課程現狀調研分析

2017-01-17 13:02謝云秀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調查分析學前教育

謝云秀

摘要:音樂綜合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也是幼兒教師必備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綜合課程的興趣與效率是當前高職音樂綜合課程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問卷結果分析了解學生的素質以及對音樂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及進度、方法,是否符合高職高專學前專業學生學情,繼而適應幼兒園教學實踐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積累音樂綜合知識、技能,提升專業水平,為今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師教學的改革積淀理論依據。

關鍵詞:綜合音樂課程;學前教育;調查分析

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生源音樂素質差,大部分來自于農村,對音樂的學習有嚴重斷層現象,學生學得吃力,老師教得費勁。音樂綜合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音樂綜合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組設計了問卷,針對我院不同年級的學前教育專業開展音樂綜合課程調研。

一、調研背景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綜合課程是一門必修核心課程,是一門包括演唱、樂理、視唱、指揮、音樂欣賞、中外兒歌等基本音樂理論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內容綜合課。作為一門理論和實踐實訓相結合基礎課程,對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具有重要作用。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時代的特征,開展音樂綜合課程的教學改革和研究,必須要全面、深入的掌握學生的基本特點,從中找到教”和 “學”的最佳契合點,將演唱、樂理、視唱練習、指揮、欣賞中外兒歌的內容有機整合到音樂綜合課程教學中。

二.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對象是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系學前教育專業三個年級學生,對10級、11級、12級學前教育分別抽取樣本量100份,共計300份,收回有效問卷300份。

三.調查內容

調研內容主要涉及音樂綜合課程對象的基本情況、音樂基礎、課程教學情況反饋等三個方面。調查問卷設計緊緊圍繞音樂綜合課程“教”、“學”的現狀,分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等題型。

問卷主要反映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調查該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來源、是否喜愛音樂等、選擇學前專業的原因等;二是調查該年級學生入學前的音樂基礎情況,包括在不同學習階段開設音樂課程的情況;三是該年級學生對音樂課程的音樂綜合課程的教學反饋,包括對課程不同部分難易程度的認識、對教師教學手段、方法、知識能力的態度、對課程的期望、自己的學習狀況等。

四、調研結果統計與分析

(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基礎特點

1.音樂基礎較為薄弱

抽樣調查顯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主要來源與農村,在中小學階段開設各年級未開設音樂課程的平均比例較高.

1.1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主要來源于農村,平均比例達50%以上,來自于縣城和大中城市的平均15%左右。鄉村較為薄弱的音樂師資,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基礎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學生中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未開設比例較高,小學未開設平均比例,可喜的是這一比例呈遞減——10級56%、11級16%、12級5%。

初中、高中未開設的平均比例分別為:均在不同年級中呈遞增現象:初中未開設10級5%、11級27%、12級20%;高中沒開設的比例比較高,10級33%、11級33%、12級60%。反映出初高中階段并未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而在音樂課程開設上有所提升,反而下降的令人擔憂的事實。

2.對音樂有較為濃厚的興趣

調查結果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音樂具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學生熱愛音樂的比例達95%以上,根據學生興趣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平均比例為36%,不同年級呈現出極不均衡現象——10級78%、11級12%、12級20%。

3.五線譜識譜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調查結果顯示,平均93%以上的同學認為五線譜視唱學習很困難,學生在入學前基本沒有接觸過五線譜,對五線譜的識譜有著情緒,同時,大多數學生沒有音樂基礎,音準、節奏感較差,也是五線譜視唱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但是認為簡譜視唱難學學生雖較少,但仍達到7%,這部分學生大都來自于邊遠山區的學生。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僅8%的學生每天抽時間練習視唱,完全未練習的達37%。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綜合課程教學反饋

1.對課程重要性認識與學生實踐有關

調查結果顯示,已經進入實習階段的10級認識到音樂綜合課程是音樂的基礎,認為需要延長至兩年半的占97%,而年級越低,學習音樂綜合課程時間越短的同學,對課程開設時間期望值越低——11級56%、12級40%。

2.對課程內容與教學形式的興趣

音樂綜合課程的內容涵蓋了聲樂、視唱、樂理、(中、外)兒歌唱跳,調查顯示,喜歡聲樂的比例較高,平均達到51%,其次就是兒歌唱跳,平均達到27%,最不喜歡是樂理,平均達到43%,其次是視唱,平均達到36%。同時調查顯示,學生最喜歡的兒歌演唱方式是邊唱邊跳,達77%以上,認為課程需要增加英文兒歌的比例則平均達到75%。

3.對教師教學滿意度不夠高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音樂綜合任課老師的學科知識水平、教學方法手段滿意度較低,分別平均為36%、35.5%。對教師教學滿意度最低的是10級,最高是12級,呈逐年增加態勢,體現了教學水平的實效。

四、對課程改革的啟示

通過調研分析,音樂綜合課程改革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1.提高學生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實踐和引導,使學生認識到音樂綜合課程在專業素質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

2.增加課程開設時間。音樂綜合涵蓋內容豐富,包括了聲樂、視唱、樂理、(中、外)兒歌唱跳等內容,對這些知識、技能的掌握是幼兒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符合現代幼兒教育中對藝術素質日益提升的需要,因此,課程開設課時以開設2.5年為宜。

3.建立動態教學研究制度。教學需要適應時代和學生身心發展變化的需要,因此,教學改革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材施教就需要建立動態的音樂綜合課程教學研究制度化,使課程教學更符合學生培養目標的實現。

4.重視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有效性。音樂綜合課程僅靠課堂教學是無法實現學生水平的提高,必須要指導并督促學生形成課外自主練習、學習的習慣,并要注重學習學法的指導,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5.強化課程的整合教學。用綜合化的教學方法,將聲樂、視唱、樂理、(中、外)兒歌唱跳等不同形式,但聯系緊密的各部分內容整合起來就行教學,改革教學形式和手段,形成符合學前教育專業自己特色的音樂綜合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劉沛編著.美國音樂概況[M].上海:上海出版社,1988.10:85.

[2] 黃鷹.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與教學手段多樣化探索—兼及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J].中國音樂,2006(1):119.

[3]馬山雪.論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9(6):173.

猜你喜歡
調查分析學前教育
構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讓學生樂于參與,讓課堂更加精彩
單一向復合的發展研究
大學生網絡參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