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學方法新論

2017-01-17 14:00邢殫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新課程標準

邢殫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雁過留痕作文教學法”就是通過“讀、聽、說、寫、改”的“五步”綜合教學,來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因此也叫“五步教學法”。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應用能力;新課程標準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語文知識和“讀、聽、說、寫、改”等能力的綜合教學。一篇好習作,可以窺見一個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和能力的一斑。而當前中學作文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還沒有真正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很多教師怕教作文,原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對學生作文的點評不到位,難以教出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另一方面是學生普遍怕寫作文,對作文寫作不感興趣。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曾說過:“模仿不是恥辱,而是捷徑。模仿是培養我們語感的最重要方法?!币粋€人的語言風格是個人對語言的感受相關的。初中階段對培養一個人的語感至關重要。如果在初中階段沒有培養起一個人對語言的感受,那么后來的努力可能會事倍功半。掌握了一種很好的語感,就好像一個從事音樂的人很好的掌握了一種樂感一樣?!币虼顺踔猩?,在作文寫作上也是以模仿切入,在模仿基礎上再創作,再摸索出自己的作文特色。

針對以上問題和新課程標準最基本的理念,經過我十多年語文教學一線的實踐,摸索總結出了“雁過留痕作文教學法”。什么是“雁過留痕作文教學法”?簡單地說,就是通過“讀、聽、說、寫、改”的“五步”綜合教學,來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因此也叫“五步教學法”。

首先,老師要有選擇的找范文,請學生來“讀”。這個教學過程中,有兩個要點,一個是范文的選擇,一個是學生的朗讀。尤其是范文的選擇,主要圍繞教學的意圖來完成。中學作文主要還是記敘文為主,兼顧議論文、說明文、散文等等。所以在范文的選擇的時候,有四個方向:一是選擇與生活有緊密聯系的文章;二是選擇和與課文學習相結合的文章;三是選擇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的文章;四是選擇題材新穎、開拓視野的文章。個人傾向于選擇雜志報刊的文章,像《中學生優秀作文選》、《新安晚報》、《大江晚報》等等,通過這種方式擴大學生的閱讀面。當然,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面,訓練朗讀的能力、口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對全文有一個了解的基礎上,爭取掌握文章的主要思想和精髓,如果一遍吃不透就多讀幾遍。

其次,學生應該集中注意力聽完所讀的內容,自我總結體會,并尋找文章的結構提綱和要點,這是“聽”?!白x”和“聽”,都是“雁過”的范疇,是教學法的基礎?!白x”和“聽”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是相補互促的兩個方法。我發現,在中學作文課上,學生往往是聽老師說了一節課,似乎都聽懂了,但一下課,學生什么也記不住,再寫,也寫不出來。所以,一定要帶有目的和想法去“聽”。在聽的過程中,運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分析方法,去積累體會、認識和感受。

第三步“說”,指的是針對所讀所聽的內容,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對文章的分析和體會。葉圣陶說,“作文和說話本是同一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罷了,所以,在說話的經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北M管此時學生不能完全還原出來,但大體上會有輪廓,這就是所謂的“留痕”的第一步??梢宰寣W生說出自己記的內容,全班同學針對結構、針對語句、針對修辭等等來“找茬”。學生在敘述越有遺漏的地方,越能暴露出學生在作文寫作上薄弱的問題。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敘述絕對不是“還原”,而是“組織”,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重新組織素材,進行創作。這時老師給予及時的指導、點撥,學生會茅塞頓開,知道自己作文的漏洞所在。

再次是“寫”,根據交流的過程,學生完善自己的認識,對范文加以演繹、加工,并練習寫作,這是“留痕”的第二步。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的思維是非?;钴S的。學生每天都要和父母、老師、同學等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因此,他們首先就把人作為觀察的對象。學生不僅觀察人的外貌、語言、行為、性格等,還探索著去觀察人的心理,即察言觀色。他們課余在一起談論老師的時候,能把每個任課老師飾演得惟妙惟肖,往往能引來全體學生包括家長的共鳴。姑且不去評價這種行為的優劣,就此可見他們并不缺乏觀察的對象,也不缺乏觀察的技巧,更不缺乏對觀察的總結,而是缺乏在作文中表達的技巧。比如,魏巍寫我的老師“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也為后來的師生相認提供了寶貴的條件。學生在作文的時候,只要將這些觀察的特點,有秩序的組織出來,寫下的東西自然就鮮活了??梢娺@種“寫”,絕對不是“仿寫”。正是因為有了“讀”、“聽”、“說”的過程,上升了“寫”的層次,而這種“寫”的本質就是“創造”而不是“復制”。之所以強調“說”“寫”的過程,正是“雁過留痕法”的教學特點所在。

第五步是教師指導,對學生作文進行“階段性”的點評,并要求學生進行修改。所謂“階段性”,當然就是指這個修改的過程不一定是一次完成的。而這個“改”的過程對學生在“讀、聽、說、寫”上有更高的要求,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了一種螺旋式上升,這樣一堂作文課下來,學生作文本上會有一篇完整的習作。在階段性點評的過程中,要尤其注意:一是要鼓勵學生表現個性的思想;二是要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思考的習慣,訓練學生發散思維、求異思維;三是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四是鼓勵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在“讀、聽、說、寫”的過程中印象較深,自然對老師的講解領悟就會較深,在日后的寫作中就能做到厚積薄發。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訓練,學生在作文寫作上就會大有長進。

我個人認為:“雁過留痕教學法”是一種理念,雖然淺顯,但行之有效。一是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調動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二是針對當今的中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怕寫作文,通過“雁過留痕作文教學法”的培養使學生愛寫作文、樂寫作文;三是通過寫作文,能使學生從中得到一定程度滿足和認可;四是通過持續的、反復的訓練和強化,讓學生能夠對語文教學中分析方法、分析技巧熟練運用并加以吸收;五是通過不斷地修改,讓學生的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得到升華的同時,逐步的在文章中有所體現,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寫作,使作文成為生活需要,成為有趣的成長體驗,從根本上還學生作文教學的陽光和藍天。

以上是我作為中學一線語文教師,通過近十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的幾點總結。供各位參閱,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參考文獻:

[1]葉圣陶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1980

[2]作文教學的魅力在于創新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29(z2)

[3]教師寫作實踐與作文教學 教育探索 - 2007(11)

[4]讓作文教學匯入生活的清泉——談作文教學的生活化 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 2008(7)

[5]創新思維訓練與作文教學整合之研究 教育與職業 - 2008(18)

猜你喜歡
中學語文教學新課程標準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做法和體會
如何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探究
論中學語文教學中提問設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論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談新課程下如何做好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滲透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
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