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化學教學中的情境設計

2017-01-17 14:29李秀敏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硝酸性質創設

李秀敏

凡是愉快的、成功的教育教學活動,都離不開受教育者的參與,教學中學生參與的熱情與程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情境設計就是教師出于教學目標的需要,依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創造出某種認知情境和情感氣氛,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地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能改變平鋪直敘地刻板說教,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能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強化學生的認知行為,促使教與學和諧統一。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中,我嘗試了以下幾種教學情境設計。

一、以“趣”入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興趣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學習、探究。

化學實驗能以鮮明、生動、直觀的現象與意想不到的結果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探究的動機。例如,“鈉”新課導入就可利用實驗:滴水生火。

教師實驗前故弄玄虛:同學們只知道水能滅火,今天,我卻能讓水點火。請看:實驗(在酒精燈燈芯上放一小塊金屬鈉,滴入幾滴水后立即燃燒起來),以這是為什么激起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渴望,引入新課教學。

二、以“理”入境

向學生說明某一學習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學習的作用和重要性,向學生展示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要求,與教師一起共同努力,達到學習的目標。

例如:“元素周期律”一節教學情境可以這樣設計:

前面我們學習了氯等典型非金屬元素、鈉鎂鋁等金屬元素的知識,知道元素性質的變化有一定規律,而且性質與結構有一定關系。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經發現112種元素,這些元素性質的變化都有一定規律,這就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在化學史上有很重要的意義,元素周期律的學習在中學化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歸納掌握過去所學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學習是高一乃至整個中學化學學習的重點。

三、以“疑”入境

“不憤不啟,不排不發”,教師善于設置疑問,創設問題情境,不禁可激疑啟思,活潑思維,而且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在化學教學中,通??梢圆捎孟铝蟹椒▌撛O問題情境:

(1)實驗創疑

化學實驗的神奇變化和鮮明現象是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的主要源泉,它能有效地激起矛盾,引起學生注意,從而產生探究的愿望。例如:《硝酸》一節中學習硝酸強氧化性的情境可這樣創設:

從電離角度分析硝酸可完全電離,電離后產生的陽離子全是氫離子,它具有酸的通性,由此判斷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然后做實驗驗證,在濃硝酸中滴入兩滴石蕊試液,溶液確實為紅色。但只要稍稍加熱,紅色便馬上褪去。當第二步現象產生時,學生馬上意識到硝酸不同于一般的酸,并且疑問:硝酸為什么能使石蕊褪色?硝酸與一般酸有何不同?有什么特殊的性質?這些問題可以引發學生渴望、追求新知識的愿望。

(2)對比生疑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知識結構,當新事物與已有的知識結構對比時,若相同,就會被納入原來的結構,若不同,則會產生疑問。如苯酚化學性質的教學,可從苯酚的結構比較入手。

苯酚中有羥基,應與醇有類似的性質,羥基中的氫可被鈉取代,但苯酚上的羥基直接與苯環相連,苯環對羥基上的氫的性質有影響嗎?如何影響?苯酚為芳香族化合物,其中的苯環應與苯有類似的性質,如發生取代反應。那羥基的連接對苯環的性質也有影響嗎?如何影響?這種比較不僅使學生產生疑問,引發學習動機,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

(3)以繆生疑

教學過程中,教師模仿學生的錯誤思維方式,進行推理、論證或演示實驗,當產生不合理的結論時,極易使學生產生疑問,并努力探究錯誤之源,深刻的認識問題,如《氮分子結構》的教學可這樣設計:

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是一種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因此,氮氣的性質非?;顫?。學生可以很快意識到這一結論是錯誤的,因為它與常識不符。問題一,怎么錯了?哦,原來是老師偷換了概念,“氮元素”變成了“氮氣”了,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元素性質和單質性質兩個概念的區別,而且,很快產生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活潑的非金屬氮元素行程的單質氮氣的性質很穩定?這一疑問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究氮分子的結構。

四、以“情”入境

以情感人,是人際交往的常用方法,也是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師利用語言、表情、動作等表達自己的情感、情緒,當這種情感、情緒感染學生,引起師生共鳴,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敘述生情

生動敘述是創設教學情境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方法。教師以豐富的感情寓于形象化的敘述中,能以事情激生情,以師心動生心。

例如在王水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可用生動的語言穿插一個小故事:二次大戰中,丹麥著名的物理學家玻爾被迫離開被德國占領的國家。玻爾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國的決心,決定將自己的諾貝爾金質獎章留下來。他把金質獎章溶解在一種溶液中,后來,納粹分子竄進玻爾的住宅,那瓶有金質獎章的溶液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他們卻一無所知。戰爭結束后,玻爾回到了祖國,從溶液中重新提取出了金,并鑄成獎章。重新鑄成的獎章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因為他凝聚著玻爾的智慧,凝聚著他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這種神奇無比的溶液是什么?它是我們下面要學的王水。

在教師生動的敘述過程中,學生被玻爾的聰明智慧和愛國之情深深打動,因此也更希望知道神奇的溶液是什么?它為什么有如此之神威,學習熱情頓時高漲起來。

(2)觸景生情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以豐富多彩的景象代替抽象的語言,常常更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吸引他們探索自然和科學的奧秘。教學情境的產生可以由教師組織學生參觀、調查而得。

例如《硫酸工業制法》中“環境保護”內容的教學,可以帶學生到硫酸廠參觀,如果工廠不注意環境保護,亂排廢氣,對周圍的植物、建筑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也可放一些有關環保的電影片,當學生親眼看見環境污染給人類造成的災難和破壞,一定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反感情緒,對環境污染深惡痛疾,非常希望通過自己對有關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改變這種狀況,這樣,學習就會更加主動、更加認真。

(3)討論生情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接受教師對他的感染,也可在同伴間相互感染。課堂教學中的愉快、求知、勤思、民主的氛圍,會誘發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對認知起到積極良好的作用。

討論是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積極和諧的討論氣氛,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學習氨的噴泉實驗后提出:除了氨氣以外還有哪些氣體也可做噴泉實驗?條件是什么?學生在討論中會逐漸想到,CO2、CL2等氣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可以溶于濃堿。最后得出結論:只要燒瓶中的氣體能迅速和比較完全地被膠頭滴管里的液體吸收,都可以形成噴泉。在討論過程中,如果一些學生能沖破常規思維,求同存異,就能帶動其他學生一起擴展思路,進行富有創造性的集體思維活動。

總之,創設教學情境絕非是為了博得學生的掌聲、笑聲,目的是追求知識與情境兩者結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識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種力量,從而喚起學生追求真理、探索未來的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猜你喜歡
硝酸性質創設
弱CM環的性質
彰顯平移性質
創設未來
透視硝酸核心聚焦命題考點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雙曲線的一個性質與應用
例析中學化學中對硝酸強氧化性的
對硝酸與銅反應的全方位透視
硝酸計算題的典型錯誤歸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