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導學案的編寫原則和設計

2017-01-17 14:51章云鳳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編寫導學案農村小學

章云鳳

摘要:導學案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變革。它改變了以往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強調以學生的自學為基礎,以師生互動為手段,以發現問題自我探究為主要方式,以學生多種能力的養成為目標。本文將結合農村小學的教學實際,從導學案的編寫上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 語文教學;導學案;編寫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和老師的思想在逐步發生變化。城區學校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上比較重視,但農村學校中很大一部分都還只要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性的灌輸教學階段。由于農村學校教育資源匱乏,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實施往往受阻。因此,若能合理使用導學案,則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大提高。規范導學案的編寫在此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然而對于農村小學來講,導學案的編寫與實踐則又要因地而異了。

一、什么是導學案

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是教師在準備上課教案的同時,根據本節課教學知識的特點、教學目標和課程標準,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是教師集體備課的結晶。它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一份緊扣課本重點知識、難易適中的導學案,往往能讓教學事半功倍。

二、導學案編寫的基本原則

編寫導學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主體性原則。導學案的編寫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方案與設計,而非是否便于教師的一味講授。2、探究性原則。引導學生由知識出發,通過過程與方法達到情感價值觀的升華。3、合作性原則。新課改的教學重心在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合作能力。高質量的導學案需要的是集體的智慧,同學科教師要全力合作,集體商議。4、問題化原則。在導學案的編寫中,往往通過幾個探究性的問題來點撥和指引學生分析課文。5、層次化原則。問題的設計應該循序漸進,上下相連,便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思考。6、開放原則。課堂教學不是一個統一的模式,教學設計也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導學案的編寫也需要寬廣的視野及豐富的形式。7、留白原則。在每個導學案的后面留一點空白處,讓學生反饋一些想法,或提出一些疑惑,便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有針對性地重點點撥。8、創新性原則。在導學案的編寫中要多采取一些新穎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9、民主性原則。心理學實驗證明:在寬松自由的時空內,一個人的思維更活躍。同時人的創新思維活動也體現的更為突出。因此,導學案的編寫要從學生主體出發。10、實踐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就是堅持實踐第一,教與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創新。

三、農村小學語文導學案設計

(一)生字教學導學案設計

對于小學生來講,字詞學習是語文學習中最基礎卻又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學生只有正確地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字詞教學在農村小學中也是最主要的。盡管教師在講解一篇課文時,往往會花一個課時進行生字教學,但生字教學的方式卻總是跟讀、自讀、集體讀,再者就是書寫練習。學生比較被動,易產生怠倦。導學案的出現,從很大程度上使得這一現象得到了改觀。

生字教學的導學案,主要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往往在課前或者課堂的前五分鐘完成。所以這類的導學案應該簡短意賅。教師在設計時,應該充分了解所教課文生字的特點,結合本班級學生的學情實際,設計內容多樣性、形式多樣化的導學案。例如,在學習《我不能忘記我的祖國》這一課時,課文要求書寫的生字中有兩組同音字,分別是“州”和“洲”、“憂”和“悠”。教師在導學案設計上就可以設計選字組詞,或者出示拼音寫漢字的題型,同時采取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或者游戲競賽的方式來識記這兩組字。

(二)課前預習案的設計

理解文章時,我們不僅要求學生清楚文章的寫作手法及方式,更要對課文的主旨進行全面的了解。新課標中要求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學習課文,但對于農村小學的學生來講,要想一下子就體會出文章主旨,幾乎是很難的。那么教師在設計課前預習的導學案時就得注重學生的基礎,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幾個巧妙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了解文章主旨。

以《翠鳥》一課為例,在學生自主理解課文時,做了如下設計:

讀中感悟,體驗情感

1、出示自學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螞蟻相互救助的?

(2)螞蟻是怎樣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螞蟻被救出后又有怎樣的舉動?我從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5)從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啟發?

(6)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請說一說。

2、小組討論,交流想法

和你的組員一起討論討論,文中說的“我們人類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是什么樣的一種品質?

這份課前預習案的設計,通過幾個聯系上下文的問題,使學生能精確地把握課文,對事情的發生有了細致了解。同時,預習案中對文中重點理解的部分進行了點撥,從而為學生接下來的課堂探究做好了鋪墊。

(三)課堂探究學案的設計

教師在集體備課時,要確立課文的重難點。通過了學前預習案的自主學習,學生對課文已經得到了初步了解。為了更好地突破課文重難點,教師在設計課堂探究學案時,應該設計幾個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交流討論出文章的主旨。

如在教學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第十課《撈鐵?!芬徽n時,我便設計了兩三個探究性的問題:

1、探究點一:填空,完成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潛水摸?!?)——( )——( )

2、探究點二:用 “先……再……然后……最后……”說說撈鐵牛的辦法。

3.探究點三:你最想對誰說些什么?他是個怎樣的人?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緊緊圍繞探究性問題展開教學,將更有針對性。通過對探究性問題的分析及解答,學生也能更好地解決重難點。同時這也正是教師備課時應該著重設計的部分。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被廣泛推廣。導學案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合理利用導學案,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上,就是我對于導學案設計方面的一些探究。我相信,經過我們不斷地研究探討,導學案的編寫及設計將會更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忠慧.讓學案成為“教”和“學”的最佳結合點[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7).

[2]王秀芝.如何科學編寫小學語文導學案[J]新課程.小學,2014,(8).

[3]周彩麗.語文導學案的編寫與運用[J]成功(教育),2012,(7).

猜你喜歡
編寫導學案農村小學
撐一支竹篙 向更深處漫溯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淺談如何提高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五年一貫制大專階段二外日語校本教材的研究開發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民國時期老課本出版略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