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獨生子女健康人格問題及培養策略

2017-01-19 23:49張風蓮
學理論·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健康人格獨生子女培養

張風蓮

摘 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獨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獨生子女的人格是否健康則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關系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幸福,更關系著國家的長遠發展。本文從健康人格的內涵出發,著重探究了獨生子女健康人格存在的問題,分析了人格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了培養健康人格的策略,即改善獨生子女心態,使獨生子女正確地接納自我;改善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教養方式,提升抗挫折能力;改善學校教育環境,注重人文教育及道德品格的培養;改善社會網絡環境,凈化網絡空間。

關鍵詞:獨生子女;健康人格;培養

中圖分類號:C91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2-0106-02

健康人格對于一個個體的發展而言,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在現如今,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們國家面臨著諸多困難,對于獨生子女這個特殊群體而言則面臨著更多的誘惑與挑戰。獨生子女的人格問題層出不窮,為了改善這種現狀,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必須多方面努力。

一、健康人格的內涵

人格,西方意義上的人格強調“個人”表現出的獨特方面。人格是一個人的總括性名稱,健全的人格有一個穩定的心理能量層次,以支持觀念和情緒的統整系統。西方的人格概念,極端重視個人,完全以個人為著眼點。中國觀點中,不以心理健康與否論人,而論人“有格”“無格”或“格之高下”,典籍中寫道:言有物而行有格,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故君子多聞,質而守之。中國把人格看成一種代表“人之為人”的形式。

健康人格則是指一個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會環境處于一種積極、協調、統一、和諧的狀態。喬拉德認為,健康人格是人行動的方式,這種方式由理智所引導并尊重生活,因此人的需要得以滿足,而且人的意識、才智以及熱愛自我、自然環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將得以發展。

二、獨生子女健康人格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獨生子女所生活的環境太過于安逸,其在家中受到的關注度較高,導致了獨生子女在性格上具有一些缺陷,比如正確接納自我、合作能力、抗打擊能力、社會的適應性都較為欠缺。因此,要格外重視獨生子女人格問題。

(一)自私、至高至尊的心理傾向

獨生子女自從出生便在家中扮演了一個特殊且特別重要的角色。在其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了獨生子女最優越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這種環境是父輩們從未擁有過的。獨生子女不僅是家中所有人的焦點,同時也是家庭中親朋好友的焦點。這就養成了獨生子女自私、至高至尊的性格。他們處于一個集體中,以自我為中心,并不能與集體其他成員和諧、融洽地相處,更別談合作了。獨生子女在人際關系層面較為薄弱,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

(二)心理壓力重,無法承受挫折

父母往往會對獨生子女寄予厚重的期望,他們希望“獨苗”能夠實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父母時時會灌輸這樣一種理念,所有的愛與期望都集中于獨生子女自身,所以自身必須足夠優秀。一方面,對于獨生子女而言,自從出生便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父母為孩子排除一切艱難危險,在這種情形之下獨生子女并未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適當的壓力會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但是物極必反,期望過高,壓力過大,往往會使獨生子女的生活一旦受挫,便會覺得生活無望,甚至會萌發輕生的念頭。

(三)孤僻冷漠,缺乏感恩意識

相比之下,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伙伴,大多時間獨自在家,在物質層面,父母盡可能地滿足獨生子女所有的需求。擁有的東西獨生子女自己一人獨自享有,久而久之,就會使得獨生子女性格孤僻,為人冷漠,對于社會缺乏感恩情懷,不會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利益取舍問題。

(四)正確三觀的培養發生偏離

在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各種信息無孔不入,傳播速度驚人。獨生子女受到各種各樣思想影響的機會增加,由于獨生子女的知識層次、認識能力、接受能力和判斷能力等方面的局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后、積極與消極的差異,會存在一些在思想認識、工作態度、道德品質等的差異。相比較而言,獨生子女更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獨生子女終日沉迷于網絡,不能正確對待人生,過多地瀏覽不良信息,甚至會染上不良惡習和與人相處帶有嚴重的攻擊傾向。獨生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嚴重偏離,犯罪率逐漸升高。

三、獨生子女健康人格問題的原因

(一)獨生子女的主體地位與自身的發展失衡

獨生子女自降生那天開始,就意味著是家里的獨苗,確立了他在家中的獨特與重要的地位。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由于自身年齡特征、閱歷、自身辨別是非能力不足等原因,面對自身優越的物質環境,家中親朋好友的關注,獨生子女會形成一種任性、執拗、隨心所欲等性格。獨生子女所承擔父母的期望并不能與獨生子女自身發展成正比。過多地關注,使獨生子女慢慢演變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至高至尊的性格。

(二)家庭的厚重期望與家庭教養方式的失衡

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期望和心血,希望能夠培養出各方面足夠出眾的孩子。但是在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往往會顧此失彼,僅僅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成績好則高度表揚,不好則批評、打罵,過度干預孩子的社會活動,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重,人格問題較多。有的家庭屬于專制嚴厲型,有的則是嬌生慣養型,往往教養方式處于一個極端,極端教養方式導致了獨生子女出現了各種人格問題。獨生子女僅僅關注知識方面的積累,卻忽略了實踐能力的提升,導致他們無法承受挫折,抗打擊能力較差。

(三)學校的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失衡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們國家將科學教育置于一個特別重要的地位,使得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嚴重失衡。入大學之前,學校一味追求較高的升學率,學生個人則死記硬背。學校與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進入大學,完全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培養。進入大學之后,各種“考證熱”,計算機、英語等,使得學生學習趨向于功利化。學生僅僅學到了自身的專業知識,對于人文科學知識的把握則尤為欠缺,正確三觀培養的引導工作并不到位,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了提升,但是道德和人格卻存在嚴重的忽視。

(四)社會文化對獨生子女的影響與教育失衡

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人類社會相伴隨地進入了信息網絡化時代。但是互聯網對于獨生子女來說,卻是一把雙刃劍?;ヂ摼W信息容量巨大、傳播迅速、開放等特點,尤其是它的內容良莠不齊,容易對獨生子女的價值觀造成困擾。學校教育五天所形成的價值觀往往會被兩天的假期時間所抹殺,獨生子女上網成癮所導致的人格問題不容小覷。

四、獨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養策略

(一)改善獨生子女心態,使獨生子女正確地接納自我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獨生子女生活環境較為優越,且自身受到的關注度較高,使得獨生子女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針對這個問題,應該用“后進轉化法”進行教育,即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引導獨生子女通過自我思想矛盾沖突與協調,逐步糾正獨生子女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從而使得獨生子女可以一分為二正確接納自我,克服自私、至高自尊的不良心態。實施“后進轉化法”應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把握獨生子女的心理特征,提高實效。其次,分析獨生子女性格的形成因素,有的放矢。然后,采用綜合教育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后,獨生子女正確認識自身,一分為二。

(二)改變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教養方式,提升抗挫折能力

改變家庭對獨生子女過于溺愛的教養方式。對于獨生子女的教育要嚴慈相濟,有的放矢。采用激勵教育法,鼓勵獨生子女多去嘗試。對于生活中的困難,獨生子女必須要做到親身實踐,自己解決。還可以使用榜樣示范法,通過利用典型榜樣,使得獨生子女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加強獨生子女頑強的意志和鍛煉其抵抗挫折的能力。

(三)改善學校教育環境,注重人文教育及道德品格的培養

第一,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咨詢。獨生子女遇到人格和心理難題可以及時解決,三觀得以正確及時的引導。第二,注重校園建設,將道德、信念融入校園文化。通過采用各種措施,從而加強學校的校風建設。第三,在學校舉辦各種形式的感恩活動,培養其感恩情懷。第四,學校更改學校指標,不以英語和計算機作為能否畢業的硬性指標。

(四)改善社會網絡環境,凈化網絡空間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息傳播速度特別快,網絡傳播具有即時性、開放性、參與性、隱匿性、自由性、跨文化性的特點,使得獨生子女在成長中面臨很多誘惑與挑戰。因為網絡的不良信息對獨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養形成了巨大的侵蝕,所以針對這些現狀,必須要加強網絡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具體而言;其一,加強獨生子女父母的計算機應用及網絡知識培訓。其二,建立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站。其三,加大網絡建設的財力、人力投入,建立完善高效的國家網絡宣傳機構,創辦有中國特色的信息文化傳播產業。其四,采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加強對網絡的監控,深入細致地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比,生活環境特別優越,但是在心理和人格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往往會成為一個家庭的悲劇。獨生子女人格方面的教育則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我國各個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通過榜樣示范法、說理引導法、心理咨詢法等,以獨生子女個體、家庭、學校、社會為立足點,各個擊破。獨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問題關系著每個家庭的幸福,同時也關系著我們國家中國夢的實現。在培養獨生子女健康人格的道路上,無論是獨生子女個人及家庭還是學校與社會,都任重而道遠且責任重大。

參考文獻:

[1]賈馥茗.人格教育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2]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黃俊官.論獨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養[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6(4).

[4]丁璐,程士濤.獨生子女大學生人格特征淺談[J].赤峰學院學報,2012(1).

猜你喜歡
健康人格獨生子女培養
政協委員提議獨生子女帶薪休假照顧父母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社會支持系統理論在留守中職生健康人格引導中的運用
淺析以就業為導向的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健康人格養成
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分析
論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