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用工荒”的探討

2017-01-27 00:07張芳凝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
關鍵詞:用工荒勞動密集型用工

張芳凝

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上海 201424

?

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用工荒”的探討

張芳凝

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上海 201424

近年來,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了“用工荒”現象。從用工荒的成因、影響和解決思路三方面入手,探究出“用工荒”現象的背后,是勞動者要求保障合法權益呼聲的日益高漲,以及我國經濟對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

用工荒;勞動者;權益保護;產業升級

一、引言

中國勞動力人口繼2012年開始,連續第4年絕對量下降。以珠三角等東部沿海地區為例,2010年其缺工數量就超過了200萬,大量工廠因此無法正常接單,被迫停工?,F今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量眾多的低成本勞動力的支撐,用工荒無疑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沖擊。

二、用工荒出現的原因

(一)用工需求增加

1.內需擴大

為促進農村消費、擴大內需市場,中國政府于2008年宣布了“家電下鄉”這一財政政策。與此同時,國家加大力度進行城鎮化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國內訂單紛至沓來,從而導致用工需求急速增大。

2.外需回暖

金融危機漸行漸遠,全球經濟回暖。外貿訂單恢復性增多,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一些勞動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業擴大生產,使得國內短期間出現了大量的用工需求。

(二)勞動人口減少

中國從80年代初起,長期地、嚴格地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增長速度出現了不正常的降低,從2006年開始,作為勞動力主體的鄉村勞動適齡人口每年減少400萬-600萬。

但政府并沒有將人口增長劇減導致勞動力不足的風險納入考量范圍。缺乏科學的調查研究,沒有與時俱進地應變,導致獨生子女政策持續了近30年。直到老齡化社會提前來臨,勞動力不足的尷尬局面突然出現,政府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三)勞動者需求的變化

1.年齡結構更新

調查顯示,我國1.5億外出農民工中有近60%是80后,6%是90后。年齡結構更新,與老一輩相比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就業觀的新生代農民工成為主流。然而我國產業結構升級遲緩,仍以中低端的加工制造業為主,不能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需求,由此造成了我國產業結構與勞動力結構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

2.勞動者的壓力

(1)制度因素。我國底層勞動人口具有高流動性的特征,但戶籍管理制度使得勞動力遷移成本提高,甚至嚴重地限制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影響了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從而使得勞動密集型企業無法像原來一樣,依靠足夠的低成本勞動力來獲取利潤。

(2)物價與消費。東部沿海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等,是用工荒的重度地區。大城市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對外來務工人員并不友好,高房價也讓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外來勞動者們望塵莫及。大多數年輕人望洋興嘆,選擇回到家鄉發展。

(3)權益保護。國家尚未能建立起權益保障的長效機制;確保勞動者工資按時發放還沒有形成制度化,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現象時有發生;農民工工作時間長、工資低的問題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的機制也還沒有建立。

(4)中西部地區與農村的發展。國家“三農”政策帶來農村收入的提高,農村人口不再熱衷于外出打工,很多勞動者與年輕人轉變就業觀念,在農村進行創業,并帶動大量的農民工就業,很大程度減少了發達地區的用工來源。

產業轉移初見成效,中西部地區經濟高速發展,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用工需求的大幅增長,加之其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大弱化了沿海地區招工時的競爭優勢。

(四)產業調整,自然淘汰

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業實行低成本、低利潤的經營方式,而低成本勞動力短缺時,這些企業就會面臨停工甚至倒閉的危險。其被淘汰或者進行產業轉移后,就會有更具競爭力的企業取代其位置。這也是產業升級的一般流程。

“民工荒”的出現,有利于淘汰一些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促使該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另外,“民工荒”形成弱勢勞動者對強勢企業的倒逼,使企業意識到勞動者的重要性,調節勞動者收入低的問題。

三、思路與對策

(一)改革戶籍制度

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起自動登記戶籍制度,有利于消除依附在戶籍關系上的人身、經濟歧視,真正做到城鄉居民在發展機會面前地位平等,從而達到保障國民自由遷徙權利的目的。

(二)加強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

外來勞動者大部分法律意識薄弱,再加上我國不規范、不合格的企業多如牛毛,地方政府執法不積極、不徹底,被侵權勞動者走投無路的現象時有發生。

除了國家方面的立法工作與宏觀調控,地方政府也應該出臺相應政策,如建立和完善當地的勞資糾紛預警機制,積極進行用工信息監測和收集,盡早發現違規行為,解決用工糾紛。

(三)促進企業轉型

國家應該繼續實施經濟結構性調整政策,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源,大力發展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同時要大力發展規模生產,合理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源,從而提高勞動力資源的效率,提高勞動力的社會生產價值。

(四)提高勞動者素質

“用工荒”等勞動力供需矛盾緊張將具有長期性,而且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強烈,我國就業市場內部結構性失衡也會更加明顯。而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大多數勞動者都是初級勞動力,都需要人才升級,得到技能的提升。因此,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訓是解決“用工荒”現象的必經之路與未來趨勢。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2015年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有好[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1/t20160119_1306083.html,2016-1-19.

[2]杜鵬.新時期的老齡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從六普數據看中國人口老齡化新形勢[J].人口研究,2011(4):29-34.

[3]呂序言.新生代農民工遷移決策及影響因素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

[4]辜勝阻,李睿,曹譽波.中國農民工市民化的二維路徑選擇——以戶籍改革為視角[J].中國人口科學,2014(5).

[5]曹宗平.中西部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梗阻及制約因素[J].求索,2009(7):22-24.

[6]佚名.原因之一:勞動者權益得不到保障[J].2010(4):121.

F

A

2095-4379-(2017)18-0200-02

張芳凝(1996-),女,漢族,江蘇人,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勞資矛盾預警系統的研究。

猜你喜歡
用工荒勞動密集型用工
以“靈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嘗試
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丟
碎片化培訓在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探索與實踐
“用工難”困擾西部地區:費力氣招人 干一個月走人
兒子簽了『用工合同』
中國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適度性研究
勞動密集型企業職工薪酬現狀的實證研究——以重慶市為例
政企聯手應對“用工荒”困境 推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