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地方戲曲中的弓弦樂器

2017-01-30 21:32王飛飛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音高樂器山西

王飛飛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地方戲曲中的弓弦樂器

王飛飛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發生發展的核心區域,有著豐富的民間音樂遺產和得天獨厚的民間音樂發展土壤。山西的地方戲曲種類繁多,大部分地方戲曲的音樂伴奏中都有弓弦樂器,特別是在文場當中,弓弦樂器都作為主奏樂器,在戲曲伴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傳承、發展、改革地方戲曲,我們也應該密切關注為其伴奏并起到重要作用的弓弦樂器。

山西地方戲曲;弓弦樂器

弓弦樂器,是指以弓弦磨擦琴弦,使之振動以發出聲音的一種拉弦樂器。在項陽老師編撰的《中國弓弦樂器史》中,對中國弓弦樂器的起源和發展有權威而詳盡的解說;“從先秦時代肇始,在筑身上經歷了一個由棒擊到棒擦的嬗變過程,嬗變出軋箏,從而形成了‘筑族樂器’。軋箏棒擦之‘弓’影響到胡琴類彈統樂器,從而創制了弓弦嵇琴(奚琴)”“ 正是受到棒擦軋箏的啟發,奚族人以其過人的聰明才智首先將形似弦鼗的奚琴改造為棒擦的拉弦樂器,從而成為中國胡琴類弓弦樂器的始祖”。時至今日,中國的弓弦樂器已經發展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家族成員多達五十多種。大多數弓弦樂器隨著明代戲劇和曲藝的興起有所改進和發展,演奏形式也多種多樣。到明末清初,隨著梆子在戲曲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板胡成為了主要伴奏樂器。從那之后,大多的地方劇種都以弓弦樂器作為主奏樂器。我們今天所講的山西民間弓弦樂器,在山西地方戲曲中也作為主要伴奏樂器。作為中華文明發生發展核心區域的山西,有著數千年深厚的文化積淀,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特別是民間音樂遺產方面更是有 “戲曲搖籃”的美譽,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因此,為了更好地傳承、發展、改革地方戲曲,我們也應該密切關注為其伴奏并起到重要作用的弓弦樂器。

山西的地方戲曲種類繁多,大部分地方戲曲音樂伴奏中都有弓弦樂器,比如:晉劇、八音會、蒲劇、北路梆子、耍孩兒、上黨皮黃、山西道情、曲沃碗碗腔、二人臺等,特別是在文場當中,常作為主奏樂器出現。在這些地方戲曲中,常用的弓弦樂器主要有晉胡、二股弦、四胡等。

晉胡,其實屬于板胡的一種,有中音的,也有次中音的。在山西地方戲曲中,我們叫“呼胡”或者“葫蘆子”,音色厚重而又柔和。它在清代時隨梆子腔劇種興起,而后逐步被肯定。常用于傳統晉劇、北路梆子、蒲劇伴奏,屬于領奏樂器。

二股弦,又叫“二弦”或“二股子”,是北路梆子文場中的主奏樂器。二股弦的聲音腔調有著獨特鮮明的風格,地域性較強。它形成于宋朝,隨著民間的戲曲小調逐漸衍變至今,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正因為二股弦從古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更沒有受到當今的戲曲影響,所以它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

四胡,亦稱“四弦”“四股子”。音色粗獷,聲音飽滿,音量較大,韻味兒獨特。常用于二人臺、好來寶、皮影戲的伴奏。在戲曲樂隊中,四胡十分重要,常用伴奏于領腔,有時候也在曲子長音的地方作一些加花處理,也有時候倒把演奏。四胡既可以獨奏也可合奏。

一、形制方面

晉胡,琴桿烏木、紫檀、紅木或花梨木制作。琴筒稱殼子,用椰殼制成,蒙桐木板。千斤又稱中碼,有木制,也有骨制或銅制,用絲弦緊綁在琴桿的腰部。琴軸兩個,張兩根弦,舊時候,琴弦多為粗老弦或皮弦,現改用尼龍纏鋼絲弦。碼子用枸杞根或竹制作。弓子系馬尾,弓桿用細石竹制,或用兩塊薄竹片粘在一起制成。二股弦,由檀木制作,比晉胡桿子稍粗些。琴筒呈圓筒形,用桐木或楸木制成。音板也叫“面子”,多用桐木制作。琴軸用黃楊木制成,近年也有裝制銅軸的。琴弓比晉胡弓子稍短,且較之粗重,但制作相同。琴碼用竹或其它硬木所制,腰碼為銅制。外弦用花兒弦(用白、黃兩種皮革擰合而成),里弦用牛筋弦,現在也多用鋼絲弦。琴腳也是檀術所制,它的高低摸樣近似京胡琴,只是比京胡琴粗重一些。四胡,琴筒為八角,一端蒙蟒皮,琴筒底部附加一小琴托使琴放穩。琴軸四個,張四根弦,傳統的二人臺四胡琴弦采用絲弦,之后逐漸被金屬弦所代替,琴桿多用烏木或紅木制成。四胡的弓子是用竹子做成的,與其他弓弦樂器不同的是,四胡的弓毛分為兩股,一股夾在一弦和二弦中間,另一股夾在三弦和四弦中間。

二、定調方面

晉胡,在晉劇中大多用G調,里弦的音高為e1,外弦的音高為b1,用6-3弦演奏;在蒲劇中大多用bB調或著#G調,里弦的音高為g1,外弦的音高為d2,用6-3弦演奏;在北路梆子中大多用bB調,偶有用C調或者A調,用6-3弦演奏,有時也用1-5弦演奏。晉胡在晉劇演奏中不換把,而在蒲劇和北路梆子演奏中換把。二股弦,在晉劇中主要給呼胡加花助奏,一般定弦為“低音6—3”或“低音5—2”。四胡,一弦和三弦為一組,為內弦,音高為C;二弦和四弦為一組,為外弦,音高為G。各組的兩根弦音高為同度。

三、演奏方法

由于晉胡的琴弦比較粗,所以在演奏時,左手手指都帶上手指帽。手指帽分為里外兩層,里面一層先用生鐵皮或者不銹鋼做成指套,然后在外面再套一層皮革。手指帽的作用是使樂器發音清脆、嘹亮,獨具特色。它分別帶在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上。二股弦演奏時不倒把,左手的食、中、無名指都戴金屬指帽。不同于晉胡,二股弦的手指帽外不套皮革,所以音色尖細。因為多有滑奏,所以藝人們又俗稱“抹擦”。四胡演奏時,左手扶琴桿,食指、中指、無名指用第二節肚、小指用指尖肚按弦,拇指內側觸弦,可以自如地演奏,可以奏出泛音、和音的效果。

弓弦樂器用于戲曲伴奏的歷史雖不像戲曲自身的發展演變過程那么漫長,但它在戲曲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戲曲演唱不能沒有器樂伴奏的襯托。眾所周知,弓弦類樂器都具有抒情性、擬人性強等特點,但作為戲曲中的主奏樂器,演奏者必須根據不同演員的嗓音條件、演唱風格做出不同的處理,緊貼演員的唱腔,做到緊密配合,這叫保調托腔;有時它也要合理選擇曲牌,緊跟戲曲劇情,根據劇情的需要靈活起奏,并且要帶動、指揮其他樂器的演奏。

弓弦樂器在戲曲伴奏音樂中占據極其主要的地位,對其研究和改革發展對戲曲的發揚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目前這幾種弓弦樂器的制作技藝和演奏人才的培養,都主要以老藝人口傳心授的方法,相關的書籍文獻也少之又少。相關的演出團體和藝術院校也要制定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要對其本體進行深入研究,要大大提升民間音樂學科的具體性,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原始資料的搜集整理階段,這樣才能對音樂本質與實踐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與依據。同時,政府應當在這方面增加投入,建立長期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和福利待遇。還要加大對地方戲曲的宣傳力度,面向農村基層,加強市場運作,讓其產業化、市場化。這樣,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者有機結合到一起,更適合經營發展。

總之,我們必須要用長遠發展的思路看待地方戲曲及其伴奏樂器的傳承與保護工作,要與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賦予古老的藝術以新鮮的時代感,這樣才能將我們的戲曲曲藝藝術傳承發揚下去。弘揚山西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山西戲曲文化,意義深遠,人人有責!

[1]侯桂林.晉劇文場弦樂四大件歷史衍變初考[J].山西藝術教育,2003(01).

[2]李保青.淺談晉劇領奏樂器的創新與發展[J].太原大學學報,2009(01).

[3]邵云芳.山西戲曲文化的保護與發展[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4]張庚主.中國戲曲志·山西卷[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J643

A

王飛飛(1984—),男,漢族,山西汾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

猜你喜歡
音高樂器山西
學樂器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喬治·克拉姆《螺旋的銀河系》的鏡像世界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里蓋蒂《小提琴協奏曲》中的“雙律制音高組織”研究
山西嘆五更
論高平鋼琴奏鳴曲《浮影》中縱向音高組織的邏輯運用
樂器
改進音高輪廓創建和選擇的旋律提取算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