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就業能力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2017-01-31 02:45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競爭能力職業規劃職業

姚 娜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

大學生就業能力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姚 娜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專業水平有待加強

我國高?,F在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水平不適應企業發展需要,課程設置、技能培養沒有完全以企業需求為主導,設置較滯后,缺乏科學的規劃性,不能滿足大學生就業的專業技能需要?,F在企業需要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大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實踐技能,能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也就是說能適應企業的工作崗位職責需要。高校在開設專業要以社會需要為主導,課程設置要以企業工作崗位職責為準則,全方面進行專業改革,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滿足企業對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缺乏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基礎,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標志?,F在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尤其三本和高職學生,高考分數普遍不高,沒有養成獨立學習習慣,意志品質不堅定,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學校學習的知識都是基礎,在工作崗位中涉及很多問題,需要自己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上手就快,提高了自己就業的能力,現在企業需要實踐能力強的學生,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三)缺乏實際操作能力

現在企業需要應用型的高級人才,而我國高校培養出的大學生實踐能力整體偏弱。實踐能力提升是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根本因素,但現在高校忽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尤其一些三本院校,學生不適應研究性學習,應該根據國家當前形勢,轉變應用型本科,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的就業能力。

(四)缺乏創新創業意識,沒有職業目標

現在大學生就業難,但是大學生應該有自己的職業目標。通過調研,高校大約30%學生沒有職業目標,三本與高職學生比例更高一些,人生要有職業目標,也是學生努力的方向。通過調研,“學生說自己學的專業是父母讓報的,畢業后干啥,自己也不知道”。職業目標是大學生的職業規劃,也是高校培養大學生的目標?,F在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在高校都在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內容,以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二、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培養具體措施

(一)加強自身能力培養

1.明確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是大學生入學時候就應該具有的意識,通過對專業的了解,就業崗位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培養目標,也是自己的努力方向。明確職業規劃是大學生努力方向,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職業規劃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高?,F在都開設相應的課程,提升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加強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根據企業的需要,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基本素質,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專業技能,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為將來就業打下基礎。

2.加強對職業精神的培養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要正確面對職業選擇,不光是有心態上的變化,還需要樹立起正確的職業理想,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在工作態度中要有勇于奉獻、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做到實事求是、認真嚴謹、精益求精。此外,還需要在人際關系上有良好的心態,而對問題能夠自我調節,擁有完善的人格等。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要有良好的心態,正確面對客觀事實,以提升自己能力為目標,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挑戰。

(二)高等院校加強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1.多增加和市場契合度高的專業

現在高校專業設置應該與社會的需求緊密相連,所以高校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以及人才培養的目標上,需要和社會的需求作出積極應答。課程內容設置需要根據職業崗位需求,科學的整合教材,以項目化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方式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為主體,全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我國高校中還存在人才培養機制上的缺陷,比如在課程中教授的內容偏多,而學生自學的內容嚴重偏少,學生的自主學習范圍較小。在面臨市場變化的同時專業設置改變的靈活調整能力低,學科之間的聯系弱,導致無法滿足發展中的社會的需要,所以高校應該在專業設置上、人才培養的機制上做出改變,保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F在高校都在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開設專業,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業問題現在已經成為高校發展中重要問題,也是一個瓶頸問題。

2.加強對學生就業指導的實用性

現在高校都非常重視學生就業課程,一般在大一就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到大四還有就業指導方面專項課程,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F在高校在適應國家人才模式改革,很多三本院校都轉型為應用型本科,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在具體的就業指導內容上,不僅僅要涉及到就業素質、能力上的培養,還需要更多元化的培養模式,比如面試之前的準備,以及簡歷的制作等,引導學生對之后的就業傾向、能力以及個人素質上有一個綜合的考慮。在培訓的方式上可以選擇開大型講座、培訓班、沙龍、網絡教學等等,使得他們按照社會要求來約束自己。

[1]徐涌金,高秋艷.試析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04).

[2]高樹文,趙斐娜.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培養對策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20).

[3]劉荀.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基本要素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7).

[4]蘭順東.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模型研究[J].襄樊學院學報,2012(04).

[5]田浩.社團活動對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作用——以天津師范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2(S2).

*大學生就業能力發展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4G235)。

G

A

1006-0049-(2017)08-0057-01

猜你喜歡
競爭能力職業規劃職業
新時代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培養路徑研究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論社會適應能力視角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
優化產業結構配置 提升綜合競爭能力——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策略研究
職業寫作
韓國法學教育制度改革與法律職業規劃協調
我愛的職業
不同商業文化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競爭能力的比較研究
玉米品種競爭能力的評價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