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實踐探索*

2017-01-31 02:45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第二課堂素質大學生

李 穎 羅 滌 李 朗

1.重慶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重慶 400044; 2.重慶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重慶 400044; 3.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重慶 400044

?

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實踐探索*

李 穎1**羅 滌2**李 朗3*

1.重慶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重慶 400044; 2.重慶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重慶 400044; 3.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重慶 400044

國家興盛,人才為本。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耙幼⒅匾晕幕艘晕挠?,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p>

第二課堂學生活動是在學校教育環境中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實踐活動[1],是以學生組織為載體,以學生成長需求為出發點,以提升學生素質能力為目標的實踐活動。第二課堂學生活動是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可以實現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

當前,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活動方案設計隨意籠統、組織分工不明晰、保障不到位、量多質廉、流于形式等突出問題。傳統的學生活動組織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的長效機制,確保學生活動更具針對性、更加科學、更為有效地開展,亟待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探索。

一、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內涵

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是指借鑒主體教育理論、管理學項目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把學生活動轉化為項目,以學生成長成才為出發點,以項目開展為平臺,組建項目團隊,建立管理體系,由高校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第二課堂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參與者,教師作為專業指導者,讓學生以組織或者個人的形式自主設計主題和方案、由指導教師審核指導,開展有益于提升學生素質能力的自我教育管理的實踐活動。

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使高校各項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拓展了學生素質教育的新空間,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從而達到豐富校園文化、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目的[2]。

二、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構建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興趣需求,開展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鍛煉學生素質能力。其次,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二)目標性原則

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建立既要符合國家、社會、高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又要切實增強大學生的素質能力,同時協調好整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關系,從而實現第二課堂學生活動的育人功能,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三)科學性原則

要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規律和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運用項目管理的理論知識,建立主題明確、內容恰當、規范合理、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確保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有序進行。

(四)創新性原則

有新意的第二課堂學生活動是吸引大學生關注、參加的必要基礎。因此,在構建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時,應注重學生活動項目在組織策劃、內容形式、方法途徑等方面的多樣性和新穎性,增強學生活動項目的號召力和感染力。

(五)系統性原則

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是一個完整的學生活動過程。第一,要認真設計和細化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尤其關注各個步驟環節的邏輯及層次聯系,使之成為有機整體,共同發揮作用。第二,要整合高校各職能部門、高校內外的教育管理資源,形成育人合力。

(六)激勵性原則

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構建能夠充分調動教師教育教學主動性,啟發大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大學生潛力,增進師生互

動,增強第二課堂實際效果。

三、“四位一體”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概述

根據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構建原則,建立“四位一體”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耙惑w”指以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為主體,“四位”指組織機構、監管體系、效果反饋、保障機制四個要素。即把握“學生素質能力培養”這一中心,將學生的主體性貫穿于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全方位、全過程,通過四個要素的支撐配合,從組織、監管、評估、保障方面確?!皩W生自主組織管理、教師全程專業指導”的學生活動項目順利開展,使學生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增強素質能力。

(一)建立健全兩個組織機構

一是項目組。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基本機構,由學生自行組建、自主申報和主辦學生活動的團隊。每個項目組設項目主持人1名,以學生成員10-15名為宜,配備1名指導教師。

二是項目辦公室。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管理機構,由學生骨干構成、監督各個項目組活動開展的團隊??稍O立學生主任1名,學生副主任2名,分為行政組、督導組、組織組、宣傳組4個小組。其中,行政組主要負責學生活動項目經費和辦公室日常管理,督導組主要負責學生活動項目全程監管,組織組主要負責學生活動項目辦公室工作隊伍建設,宣傳組主要負責學生活動項目宣傳及文化建設。每個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生組員人數,同時設組長1名,各小組配備1名指導教師。

(二)著力打造兩大監管體系

一是指導教師庫。擇優選聘具有豐富學生活動指導經驗的專業教師、學工系統人員、職能部門黨政干部等建立指導教師庫。學生活動項目組、項目辦公室和指導教師實行“雙向選擇”。指導教師需承擔學生活動項目的前期策劃、立項申請、項目執行及項目總結提煉等指導工作。

二是學生監管庫。擇優選拔擔任學生干部、組織策劃大型學生活動、文藝活動比賽獲市級以上獎勵等具有突出學生活動經歷和能力的學生代表建立學生監管庫,在項目辦公室督導組及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對項目組學生活動的開展進行監督和評價。

(三)深入開展兩種效果反饋

通過實施效果短期反饋和長期反饋兩種形式,對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進行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效果反饋。

一方面,以問卷調查、心得體會、訪談、座談等途徑,對學生活動項目組成員、參與學生活動的學生、項目辦公室成員、指導教師開展效果反饋。另一方面,建立學生活動項目組成員以及參與學生活動的大學生素質檔案,收集、統計、分析大學生在學生活動項目前后的學習、工作、生活變化,對大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狀況進行長期動態觀察和跟蹤,編制大學生素質能力成長記錄冊。

(四)積極完善四項保障機制

從規章制度、經費投入、師資隊伍、網絡建設四個維度,強化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保障機制。

要認真制定、嚴格執行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的管理辦法、指導教師管理辦法等規定,從制度上保障學生活動項目的順利進行;對于立項的學生活動項目,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指導和管理隊伍;利用網絡新媒體與新技術,為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的宣傳、發動、展示、總結、反饋等提供良好平臺。此外,有條件的高校應加大對學生活動項目場所、辦公設備等扶持力度,強化學生活動項目的組織效果。

四、“四位一體”高校第二課堂學生活動項目化運行模式的實際舉措

(一)以問題為導向,確定活動選題與內容

開展現狀調研,夯實學生活動選題的基礎。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方式,調研大學生素質能力的現實問題,為學生活動項目選題提供必要參考。在分析大學生素質能力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重點培養的大學生素質能力類型,明確大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的具體目標。

立項點面結合,確立兩種學生活動內容。圍繞共性與個性的需求,將學生活動項目分為普及性項目和針對性項目,合理設計項目實施內容。普及性項目由項目辦公室根據項目主題、項目目標、實施能力等情況綜合評估,委托相關單位及人員開展;針對性項目由學生根據自身需求、興趣特長選題申報,將項目培養目標和學生個性發展有機結合。

(二)以質量為關鍵,建立系統的管理流程

規范項目申報。學生活動項目主要包括宣講動員、組建團隊、確定選題、提交申報材料、專家評審、項目約談、方案修改、立項簽約、項目培訓、項目實施、項目監管、項目結題答辯等步驟,均由學生活動項目組學生團隊獨立參與完成,項目辦公室學生團隊監督開展,學生活動項目指導教師指導進行。

強化項目過程監管。依托學生監管庫,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監管工作。線上監管以微博、微信、易班等作為網絡平臺,要求每個學生活動項目組建立1個網上微社區,及時上傳活動照片、開展同步宣傳、完成活動反饋問卷調查。線下監管采用責任到人的實地監管方式,監管學生使用化名參與到活動中,根據活動設計、活動質量、活動參與學生現場反饋等內容綜合評分。按照線上、線下評分各占50%的比例計算出總分,定期發布“光榮榜”和“警世榜”,對不達標項目予以反饋、指導和整改。

嚴格項目結項。采取日常數據指標和項目結題答辯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活動項目組和指導教師分別進行結題評價。結題評價分數由四個部分組成:學生活動項目組的學生評分;參與學生活動項目的學生評分;學生活動項目辦公室評分;組織評審專家評分。學生活動項目成果鑒定等級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團隊和指導教師予以表彰獎勵。學生活動項目成果鑒定等級可與大學生的綜合測評、課外學分等掛鉤。

(三)以品牌為抓手,打造特色項目文化

注重文化產品開發。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學生活動項目標識、徽章、文化衫、筆記本、書簽、鼠標墊等文化產品,加強學生活動項目團隊文化建設,增強學生對項目的榮譽感和認同感。

開展特色宣傳宣講。通過學生活動項目申報宣講會、大型宣傳活動、工作簡報、宣傳視頻、申報指南、展板海報、指導教師風采手冊等方式和載體,擴大項目的關注度。

(四)以隊伍為支撐,增強師生實施能力

第一,加大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定期不定期開展指導教師培訓會、交流會、座談會等,分享學生活動項目指導經驗,加強指導教師的業務技能,同時探討問題困惑的解決之道,集思廣益提出學生活動項目指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第二,強化學生隊伍建設。通過專題講座、主題沙龍、素質拓展等渠道,提高學生活動項目組以及辦公室學生團隊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水平,確保學生活動項目的質量。

[1]李炎清.基于項目管理的大學生活動管理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18.

[2]任秀潔.借鑒項目化管理思維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新空間[J].中國成人教育,2015(21):37-39.

*2015年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第二課堂項目化育人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53018)。

李穎(1978-),女,漢族,重慶人,碩士,重慶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羅滌(1971-),女,漢族,重慶人,碩士,重慶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李朗(1989-),女,漢族,重慶人,碩士,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輔導員,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新聞傳播學。

G

A

1006-0049-(2017)08-0021-02

猜你喜歡
第二課堂素質大學生
高?!叭斯ぶ悄堋钡诙n堂建設探討
第二課堂
工藝美術教育審美素質的培養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大學生之歌
晉江“四點鐘學?!?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用好“變”的態度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