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醫學人類學視角下的“未富先胖”
——基于日常生活的研究

2017-01-31 02:45列永嬋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肥胖率人類學醫學

列永嬋

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4

?

批判醫學人類學視角下的“未富先胖”
——基于日常生活的研究

列永嬋*

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4

一、問題提出

近幾十年,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及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超重和肥胖在全球廣泛流行并呈現快速上升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2008年2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過14億人超重,其中2億多男性和近3億女性為肥胖。根據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顯示,我國2010年有1.2億成人肥胖,3.2億成人超重,4.4億成人超重或肥胖。①根據“中國居民健康與營養調查”的結果顯示,1989-2009年我國女性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與1989年成年女性超重率16.5%和肥胖率1.7%相比,2009年的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29.4%和10.4%。農村成年女性的超重和肥胖上升速率較快,應該引起關注。②以上表明,農村女性更容易超重和肥胖,陷入“未富先胖”的困境。為什么在減肥廣告滿天飛的時代,農村女性卻陷入“未富先胖”?

二、理論框架

批判醫學人類學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源于政治經濟學視角對醫學人類學發展產生的影響。從批判的角度看來,僅從人的個性、由文化決定的動機和理解力甚至地方性的生態關系去說明與健康相關的問題的解釋是不充分的,因為這歪曲隱藏了社會關系的結構。此社會關系的結構聯合(在某種程度上,經常是不平等地形成)影響大多數的個人、社區甚至整個民族。這些社會聯系歷史性地超越個體而存在,并把個體連接在一起,使其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下發展。即使在最好的環境下,人類最終還會發現他們會面臨疾病和病患。從批判醫學人類學角度看,超越人類學家的知識及其所關注的事物來界定疾病是一種退步。由于肌體、氣候以及地理環境等因素,不同的社會疾病千差萬別。不過,生產性活動、資源和生產的組織方式和實施方式以及基于社會資源分配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等的差別,也會使得不同的社會存在不同的疾病。從批判醫學人類學立場看,離開社會背景來討論特定的健康問題會弱化基于環境、職業、營養、居住和際遇狀況基礎上的社會聯系。疾病不只是病原體和生理性失調的直接結果。相反,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諸如營養不良、缺乏經濟保障、職業危機、工業污染、不標準的住房、無政治權利,都使得人們容易得病??傊?,疾病它既是社會性的,也是生物性的。如此,無論是醫學領域或是在醫學人類學領域,都把疾病視為一個既定的事實——即視為缺乏部分生理性免疫能力,使人們傾向于忽略疾病的社會根源。③本文在批判醫學人類學的視角下審視農村女性肥胖率升高的社會因素。

三、底層女性“未富先胖”的社會成因

(一)階層與母職的雙重捆綁

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要想拴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拴住男人的胃”。流行語反映了女性往往作為食物的安排者,食物安排則是依據男性的喜好而進行,而食物也作為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為家人提供豐富可口食物是大多數家庭食物安排者的責任和情感表達的方式。農村女性作為家庭食物安排者身處的性別和階層位置導致了其可能面臨著肥胖和超重。

首先,為家人提供均衡營養可口的食物成為衡量大多作為家庭食物提供者的女性持家能力重要標準。同時,食物也是常用且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因此,大多作為家庭食物安排者的女性給予家人提供盡量豐富可口營養的食物。其次,對于農村家庭,食品資源是有限的。這種“有限”并不限指食物的數量不足,也指食物的多樣性的不足,有限的食物資源下必然有人的喜好在家庭食物安排中被優先對待。在男尊女卑的傳統父權制度下,家庭中男性和兒童的食物喜好往往被優先對待,而作為女性的喜好往往排在最后。男性在家庭中處于支配地位,這種支配力量也反映在食物上。當家庭的食物安排根據個別人的喜好被優先便容易出現食物過剩,而處于社會中下層的家庭又不允許食物的浪費。因此,大多作為家庭食物安排者的女性一方面需將家庭中男性和兒童的食物喜好優先并盡可能為家庭成員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另一方面也需處理不適合、不可口或不偏好所帶來的食物過剩問題。

對于眾口難調與食物資源有限發生沖突時,作為家庭食物的安排者則需犧牲自我攝入被家庭其他成員剩下的食物。她們對于食物的攝入量并不能完全由自己來決定,往往很容易受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當家庭其他成員食物不滿意之時,則非常容易攝入更多的食物而導致肥胖,而當家庭其他成員對食物滿意時,則可能少攝入食物。醫學常常認為導致肥胖是個人無法控制自身食物的攝入量,屬于個人問題。但醫學忽略食物的攝入量并不完全是個人自由選擇的結果,如作為家庭食物提供者

的社會中下層女性的食物攝入量則容易受家庭成員的影響。在食物相對充裕的當下,人們已經開始追求更加豐富可口營養的食物,而作為家庭食物安排者的女性則容易面臨為成全家庭其他成員對食物的選擇權,而犧牲自我攝入更多。農村女性所處的階層及母職期待可能令她們非依自身需要和喜好的食物而面臨肥胖或超重。

(二)工業食品和西方快餐的流行

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進程加快,人們日常生活中消費工業食品的比重正在上升。工業化大規模地生產能將食品價格控制在較低水平,因此,工業化食品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選擇。此外,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造出食用工業化食品可得到的愉悅感,促進人們對此的消費。較為常見的工業食品有碳酸飲料、雪糕、薯片等等,研究表明,雪糕、碳酸飲料等屬于高脂肪、高能量的食品,非常容易導致肥胖。利益集團并不考慮對公共健康造成健康隱患而大量生產工業食品,全球化經濟背景下,健康容易成為利益的犧牲品。

此外,西方文化的大潮席卷中國,在中國最為人們所知的外國品牌莫過于KFC,如今肯德基已在中國大陸500多個城市開設了4600家連鎖餐廳,遍及中國大陸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是中國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快餐連鎖企業之一。④肯德基在中國已經存在20多年,剛剛入駐中國時,是只有社會中產階級才消費得起的洋餐,如今已經成為普遍大眾都可以消費得起的西方快餐??系禄膹V告傳遞著家庭聚餐其樂融融的符號,如今小朋友大多十分期待吃上肯德基。大多作為家庭食物安排者的女性也深受西方快餐文化的影響傾向于選擇可為家人帶來愉悅感,同時也深受兒童喜愛的西方快餐的影響。然而,越來越多美國的人們開始反對像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快餐給人們提供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造成人們的肥胖,存在著嚴重的健康隱患。研究表明,長期食用西式快餐會導致超重和肥胖。肥胖一直都是被認為只有在發達國家才會面臨的問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肥胖也在發展中國家呈持續增長狀態,正威脅著人民的健康。

(三)科技的進步與空間的制約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機器部分取代人的勞動,大大地降低人的活動。電飯煲、煤氣爐、微波爐、洗衣機、吸塵器、熱水器等等現代機器已減少了現代家庭主婦的家務勞動的時長,與20年前農村的家庭主婦的活動相比,現代家庭主婦的活動量已經大大降低。醫學研究表明,造成肥胖有兩大因素,一、攝入過多的食物,二、運動量少?,F代科技的進步減少了大多需承擔家務勞動女性的活動量,成為近年來農村女性的肥胖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農村成年女性除了家務勞動模式改變導致活動量減少,日常悠閑活動也受到一定的制約。大多農村女性選擇看電視作為主要的悠閑娛樂方式。改革開放后,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了城市謀求生計,城市的空間成為有限的資源。隨著城市化加深,城市的空間呈現出分層,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通過商業化的空間被區隔開??傊?,社會中下層人們所能享有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適宜的運動場所通過收費把社會底層人們限制在外,如羽毛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需收取一定的費用,而價格并不是社會底層人們所能消費得起。因此,與出外活動并進行身體鍛煉相比,看電視則成了最廉價的消遣方式。農村進城謀工的女性面臨著城市空間的制約與現代科技的進步,自然地選擇較為廉價且便利的看電視作為悠閑娛樂方式。而研究已證明看電視是影響兒童肥胖的一種環境因素,這種可控性因素在兒童肥胖的預防中占有重要地位。⑤農村女性的悠閑娛樂活動方式的選擇導致了活動量減少,從而導致肥胖。當城市空間被商業化之后,底層人們可利用空間越來越狹小,從而限制人們對悠閑娛樂及鍛煉身體的方式的選擇。在商業化空間的背景之下,科技進步將看電視變成了廉價便利悠閑娛樂方式。而看電視這種悠閑娛樂方式限制了人的活動量,從而導致肥胖率的升高。

四、結語

為什么農村女性肥胖率增加?這受階層和母職的雙重綁架、工業食品和西式快餐的流行和科技的發展和空間制約的影響,從而導致了農村成年女性肥胖率增加。造成農村成年女性肥胖率增加也可認為是全球化、現代化、工業化、父權制共同作用的結果。

肥胖是如今美國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的肥胖呈持續上升狀態,肥胖引致的一系列慢性疾病危害著國民的健康,增加醫療負擔,影響經濟發展。農村的女性更容易面臨未富先胖的問題,這無疑是陷入了經濟和健康問題的雙重困境,這現象值得引起大家的關注。

[ 注 釋 ]

①趙文華,翟屹,胡建平,等.中國超重和肥胖造成相關慢性疾病的經濟負擔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志,2006,27(7).

②張琪,潘曉群,楊婕,等.中國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營養素攝入與超重肥胖關系的研究[J].Chin J dis Control Prev,2014,18(40).

③[美]莫瑞·辛格.批判醫學人類學的歷史與理論框架[J].林敏霞,譯.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6.3.

④http://www.kfc.com.cn/franchise/.

⑤李艷萍,馬冠生.看電視時間對兒童肥胖的影響[J].外國醫學衛生學分冊,2002,29,2.

[1][美]米爾斯.社會學的想象力[M].陳強,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2][美]拜倫·古德.醫學、理性與經驗:一個人類學的視角[M].呂文江,余曉燕,余成普,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美]羅伯特·漢.疾病與治療:人類學怎么看[M].禾木,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

[4]趙文華,翟屹,胡建平,等.中國超重和肥胖造成相關慢性疾病的經濟負擔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7).

[5]張琪,潘曉群,楊婕,等.中國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營養素攝入與超重肥胖關系的研究[J].Chin J dis Control Prev,2014,18(4).

[6]許麗麗,王志春,等.兒童超重、肥胖的影響因素[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18).

[7]將競雄,夏秀蘭,催紹珍,宋琴素,袁全蓮.三代同堂家庭中祖輩對幼兒飲食行為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1.

[8]李亞妮.中國城市兒童肥胖成因的社會學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08,03,159.

[9]肖延風.肥胖兒童自我意識和心理行為特征[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8,8.

[10]張迎修,魯京浦,孫大永,于厚賢.肥胖兒童的個性、智力及學習成績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3,24,2.

[11][美]莫瑞·辛格.批判醫學人類學的歷史與理論框架[J].林敏霞,譯.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6.3.

[12]李艷萍,馬冠生.看電視時間對兒童肥胖的影響[J].外國醫學衛生學分冊,2002,29,2.

[13]http://baike.sogou.com/v102419659.htm.

[14]http://www.kfc.com.cn/franchise/.

列永嬋(1989-),女,廣東茂名人,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性別社會學。

R

A

1006-0049-(2017)08-0092-02

猜你喜歡
肥胖率人類學醫學
VR人類學影像:“在場”的實現與敘事的新變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醫學縮略語(二)
醫學的進步
伊莎白及其中國人類學、社會學考察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美軍肥胖率上升,海軍最肥
人類學:在行走中發現
日本人最瘦,美國人最胖
醫學、生命科學類
體質人類學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